曹邦兴 刘本万专题研究三农工作 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
加快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2月7日,巫山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一体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实现巴渝和美乡村建设面子更靓、里子更美。
县委书记曹邦兴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刘本万,县领导杨苹、彭晓蓉参加会议。
会上,龙门街道就江村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据悉,江村位于龙门街道龙江社区1组,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较为薄弱。
近年来,龙门街道充分利用其明显的区域优势、良好的生态本底及厚重的人文底蕴,对江村进行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农旅融合示范点。如今,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院落改造升级,江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会议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年“冲锋号”已全面吹响,全县上下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新春第一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四千行动”,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全力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建设标志性成果。
会议强调,要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聚焦“3+N”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全力抓好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巫山魔芋为代表的精深加工,做强做优农业全产业链,持续推动延伸产品做大规模、做深市场,推动农业产业能级、效益提升,全力保障主导产业形成鲜明的主导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化建设。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助推群众增产增收,打造巫山农业产业品牌和亮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县。
要加快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村情实际,找准自身定位,突出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科学务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有效补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短板,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惠民实事,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争取资金、整合政策、加快进度,全力做好保障。
要着力抓好示范引领,强力推进市级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统筹推进县级示范村、达标村创建,切实打造有辨识度的巴渝和美乡村“巫山名片”。
要坚决守好防止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产业、就业系列帮扶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依法依规用地,做好耕地种植管护,及时发现和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全力稳产保供,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盘活利用好撂荒地,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要坚持强村富民综合改革,打好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组合拳”,持续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强化党建引领,加强“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落地,打造“数字乡村”。同时,严格闭环考核,激励先进,充分发动群众,建设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推动生态特色产业量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蝶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