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改套餐发现被贴标签,网友:还有这种好事?

电脑天呐好棒 2024-12-21 08:30:51

近日,来自江苏的网友发文称,由于手机卡套餐到期,去营业厅修改套餐时无意间瞥见,自己被贴上了标签。

从其晒出的图片来看,疑似为中国移动客户后台,画面显示的是PC端操作页。上述标签内容是显示在“统一支撑平台-前台营销”界面,显示内容为:非家庭决策人,敏感用户。这一标签引发该用户的强烈不满和对隐私的担忧。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网友看法不一。

部分网友认为,贴标签这件事已是行业普遍现象,目的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没有觉得受到冒犯。

有网友解释称,这些标签可能是用来提醒客服在与客户沟通时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非家庭决策人”可能意味着该用户不负责家庭财务决策,而“敏感用户”则可能指那些对推销电话反应敏感的用户。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被打上标签后,客服的态度变得更谨慎,甚至怀疑自己接到的推销电话变少了。

然而,部分网友则认为自己像是被商品一般被展示出来,这种做法不尊重人,甚至存在歧视用户的嫌疑‌。

江苏移动工作人员对此回应:江苏有10多个地级市,需要和具体的市级分公司去核实,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实际上,为用户的消费行为提供专门的标签,按标签内容绘制用户画像,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营销,不仅是运营商的惯用手段,也是诸多企业的常见做法。

例如,此前有网友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其中主要包含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这些标签包括 “20-30岁,圆脸,长发,瘦,中等,大学生”“20多岁瓜子脸嘴巴长得好看,板栗色头发,大学生,喜欢番茄锅”“吃橙子喜欢服务员剥”等。有的顾客则被打上了“喜欢在App上投诉”的标签。

海底捞的回应是,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不过2020年起公司已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如体貌等特征等进行任何备注。

运营商给用户贴标签也非新鲜事。

曾有网友放出截图并爆料,在用户行为习惯方面,运营商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创建一套复杂的用户标签系统,进行精准活动推送。在客服方面,运营商也会根据客服电话、一线员工的接待情况对用户进行分类,这些标签可能包括“杠精”、“暴躁”、“高危客户”等,用以描绘用户的个性特质、消费倾向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级,灵活调整自己的话术。而这些都是卡圈用户的荣耀。

一般来说,高价值用户意味着可能接到比普通用户更多的业务营销电话,比如套餐资费升级、免费流量包等。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部分网友认为被贴上看似不太友好的标签可能会给自己减少很多麻烦,能接受无侮辱性字眼的标签。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经济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大面积采集和处理,消费者被贴上标签、形成用户画像等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接触到“用户画像”,例如在微信朋友圈收到的推送广告、网易云音乐推送的可能感兴趣的歌曲,抖音的可能感兴趣的视频等这些都是用户画像在做出选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确用户特点及行为习惯,从而为产品设计、研发、服务提供辅助参考。

不过,也有平台利用这些用户数据,进行大数据“杀熟”、区别定价、算法歧视等。比如在线旅游、外卖平台和网上叫车平台,曾屡陷利用大数据“杀熟”等争议事件。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平台必须妥善保管用户数据,使用前需用户授权,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在同意“隐私政策”时务必慎重,面对用户画像、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麻将

麻将

2
2024-12-21 13:01

大数据已经给所有人打标签[笑着哭]

电脑天呐好棒

电脑天呐好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