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快3年,作为资源输出的幕后集团之一,欧洲人这些年其实也不太好过。除开作茧自缚的一系列制裁俄罗斯政策,导致本身的经济、产业和能源危机之外,政治上的冲击也同样严重。而这样的冲击,在特朗普高举着“关税大棒”即将回归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显。
我们可以很直接地说,当前的欧洲,需要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但却没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还有一场“战争”没有打完,可能有些朋友以为我说的是“俄乌冲突”,那很遗憾,并不是。虽然的确和俄乌冲突息息相关,但我指的是欧洲的内部政治矛盾,“极右翼”集团的快速崛起。
其实我们在过去节目里,聊过关于欧洲深陷民粹螺旋的话题。这个情况挺无解的。一方面,中东、东欧的战争带来的难民,冲击着欧洲的社会秩序和消耗着欧洲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就是对乌克兰的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给欧洲经济和能源带来的极大的影响。在社会矛盾、经济矛盾的双重因素下,欧洲的民粹开始崛起,排外、种族主义,几乎不可避免。这就是欧洲“极右翼”集团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核心因素。
当然了,为什么这个极右翼要打引号。因为本质上来说,这是西方“民主叙事”的一个老套路。不符合美国利益,或者不符合美国代理人主流政治观点的集团,都是要扣“极右翼”的帽子的。坦率说,以本土利益优先来作为政府发展纲领,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当前欧洲政治环境里,有3股在本土已经占据优势的“极右翼”。意大利的梅洛尼是已经上台,法国的勒庞是能够踹翻马克龙的新政府,而德国的魏德尔,则在舆论上火力全开,即将到来的大选,民调上已经力压朔尔茨一头了。从宏观角度来说,欧洲“极右翼”正在成为欧洲社会的主流群体。要知道,不会有任何一个组织会甘愿放手如此庞大的权力,“极右翼”逐渐走向权力中心,势必导致旧有集团进行反扑。
不论谁胜谁负,在决出胜负之前,面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欧洲都不会有任何的议价能力。或者说,反而会因为欧洲这种政治上的分裂,带来无数的“带路党”和“中间人”。事实上,美国对欧洲的“进攻”,是已经开启了的。特朗普的确是还没有把“旗帜”举起来,可左右手的马斯克,已经和德国政府吵起来了。不客气地说,欧洲人未来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极端思想和民粹交织之下,一定会有大事发生,再加上俄乌冲突,欧洲下一步得面临“双线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