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有理有据的说下美国军队眼里真实的中国军队电子战水平

小毛趣趣 2024-07-13 14:36:36

在当今世界的军事舞台上,电子战无疑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有关中美电子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各方观点纷纭,然而无论如何争论,都无可否认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控制电磁权,便握住了战争走向的关键钥匙。那么,在美国人的眼中,中国的电子战水平究竟如何?

让我们回溯历史,回到中国电子战曾不堪一击的时代。美国作为电子战的先行者,早在二战时期就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电子战实力。当时美国研制的杂波干扰机,让轰炸机被德军炮瞄雷达击中的概率大幅下降。

越南战争中,面对苏制 S-75 防空导弹,美国大规模投入电子战飞机和野鼬鼠飞机,成功使 S-75 防空导弹的命中率急剧降低。此后,美军在电子战领域持续发力,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电子战飞机的出色表现,使得美军战机的战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之下,中国在 50 年代末的东南沿海和抗美援越防空战中,就深受美军电子战的困扰。到了 90 年代,曾经所学的反电子战方法已然过时,在与美军的交锋中全面处于劣势。1994 年 10 月的“神圣 94”海空演习中,美军“小鹰”号航母起飞的多架 EA-6B 电子战飞机。

在中国对空警戒雷达上制造出大量不明飞机的虚假信息,诱导我方战机紧急升空拦截,最终扑空,演习被彻底打乱,济南军区和南京军区的防空能力陷入瘫痪,这便是著名的“94 华南空情异常事件”。1996 年,在东山岛军事演习期间,“小鹰”号航母故技重施,再次起飞电子战机对我方进行干扰和压制。

当时的中国,电子战装备相对落后。仅有 20 - 30 架轰电一 5 和轰干 - 5 电子战机,其性能与美军的 EA—6B 电子战机相去甚远。轰电一 5 虽具备一定的电子干扰能力,但功能有限;轰干 - 5 能投放箔条,但干扰手段在先进雷达面前作用微弱。而原本的图一 4 电子侦察机和干扰机已退役,正在研制的轰电 - 6 电子战机尚未装备。

在那个时期,美国在电子战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倘若中美在 1996 年爆发战争,美军必将凭借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高科技武器展开大规模空袭。战前,他们会动用众多间谍卫星、电子侦察机等,全方位搜集我方情报。

作战时,EA - 6B 舰载电子战飞机、EC - 130H 通信干扰机、野鼬鼠飞机等协同作战,对我方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而当时我方主要的防空导弹——红旗 2 防空导弹,在面对美军的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攻击时,应对能力有限。

美军会通过多种手段让我方雷达失效,如投撒箔条、电子欺骗、发射反辐射导弹等。他们还会使用 B - 2 和 F - 117 隐身战斗机投掷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使我方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陷入瘫痪。在这样的攻击面前,当时的中国军队确实难以有效抵抗。

然而,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让中国深刻认识到与美国在电子战方面的巨大差距。此后,中国为改变这一局面,首先研制了图 - 154MD 电子侦察机,随后更是加快了新型电子战机的研制步伐,启动了“高新”系列电子战机项目。这一庞大的计划涵盖了多种功能的电子战机,包括电子对抗侦察机、电子情报搜集机、海军电子干扰机等,使中国空军的电子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15 年,中国成功研制了歼 - 16D 电子战机,其性能堪比美国的 EA - 18G“咆哮者”,标志着中国空军拥有了强大的近距离伴随干扰电子战机,向进攻型空军迈进。

根据美军的军事推演,假设中美再次交手,场景将极其复杂和激烈。在一次对岸的大规模抗登陆演习中,我方电子侦察船获取电磁信号后,高新 11 号电子战机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干扰和欺骗。

岛内会出现电力、通信等系统的瘫痪,各种混乱接踵而至。而当美军第七舰队企图干涉时,也会遭遇一系列的电子干扰和打击。

尽管电子战神秘而保密,但从种种迹象和分析来看,中美在电子战技术水平上目前仍在相互较量。中国拥有地理优势,而美国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然而,电子战机若无法进入有效干扰范围,再多经验也无用。而在第二岛链外,中国的地理优势减弱,美军的数量优势则可能凸显。

总之,电子战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博弈也将继续。只有不断加强研发和实战训练,才能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掌握主动,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参考资料:

0 阅读:0
小毛趣趣

小毛趣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