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国内的科技公司,机友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
由于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塑,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新主导,才是目前的主流趋势。
比如,此前被央视点名的中国四大硬核科技公司: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

要机哥说啊,在这其中,现在又以小米的进步速度最为惊人。
早在今年初,小米成为了「CCTV 品牌强国工程」的成员之一,「人车家全生态」和中央电视台达成了战略合作。
在此之前,「CCTV 品牌强国工程」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品牌,只有华为一家。

可能放在五年前,大伙对于小米最大的印象就是性价比、价格屠夫。
但现在随着小米「新十年战略」的落实,曾经那个经受无数质疑的阿米,其实已经真正迎来了硬核科技全面绽放的「新起点」。
手机高端大成,离不开自研投入
先说手机业务。
作为一家坚定走全球化道路的厂商,最近几年小米手机在全球的发展,确实可以用「起飞」来形容。
根据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 17 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其中今年 8 月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再具体到不同的地区上。
如今的小米,更是主打一个雨露均沾——
截至上半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 58 个。
像欧洲的话,今年 Q1 的份额就涨到了 18%,和前一位苹果的差距越来越小。

曾几何时,一提到小米在全球市场的攻城拔寨,网络上就总是会有类似于「组装厂」的质疑。
但在「新十年战略」下,小米显然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小米。
在过去的六年里,小米已经连续入选全球 500 强企业。
今年入选《2024 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 TOP100》,排名第 87 位,中国唯二。

归根结底。
加大底层技术研发投入、死磕硬核科技,才是小米敢于去和苹果、三星、华为等厂商竞争的关键。
直接看数据和实际动作。
2024 年全年,小米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将达到 240 亿。作为对比,22 年是 160 亿,23 年是 191 亿。
而到了明年,这个数据预计还将再度提升到 300 亿。

此外,智能制造也被小米当作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早在 2020 年,小米的第一座智能工厂就正式投产。放在当时,是全国最高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手机工厂之一。
而到了今年 2 月,小米另一座投资 121 亿的智能工厂,也在北京昌平完成建成投产。
北京昌平智能工厂采用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技术,系统软件自研率达到 100%。
重点来了——它的旗舰手机年产能,超过了一千万台。

自研技术上的持续投入,最终也给小米手机的高端化带来了无数成果。
比如说。
在 5G 标准的全球榜单中,小米目前排名全球第八,国内第三。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排在小米之前的厂商,全部都是通信行业巨头。

再比如说。
最近刚刚发布的小米 15 系列,又落地了全新的小米龙晶玻璃 2.0、超高能量密度金沙江电池、小米星辰通信系统、LIPO 屏幕立体封装技术...

所以大家今年也都在说。
阿米的底气和自信更足了。
新发布的小米 15 和小米 15 Pro,也在强大产品力的加持下,真正实现了全面越级对标 iPhone16 Pro 系列。

包括小米的高端化进展,如果说前两年还是属于一个慢慢摸索的阶段。
那现在的阿米,则是已经通过小米 13 系列、小米 14 系列等机型的成功,向世界宣告——「小米手机,高端已成」。
AI 时代,小米有自己的解法
在 2024 年聊新手机,总有一个话题无法绕开。
那就是 AI。

实际上这不仅仅只是手机行业,随着美国、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 AI 领域上的竞争愈加剧烈。
现在的 AI ,既是各个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重要博弈。
好在关于这一点,早在 2016 年就提前布局的小米,如今也已经拥有了全栈的自研 AI 能力。
以最新发布的小米澎湃 OS 2 为例。
作为一个为「人车家全生态」服务的操作系统。
小米澎湃 OS 2 内置了 HyperAI 架构,而它所带来的超级小爱,也给世界带来了小米关于 AI 的全新解法。

相比起目前行业里各种花里胡哨的 AI 功能。
小米更希望目前的 AI 技术可以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体现到超级小爱上,它就成了一个真正生活中的小助理。或者说,是你的另一个无限容量的大脑。
它可以随时随地帮你记录各种证件信息、商品信息、菜单、照片...

甚至是生活里各种需要被记住的环节。
只需一句「记一下」,全部搞定。
等到需要使用时,再问它或者让它自动填写即可。

当然,作为一个全生态 AI 智能助手。
超级小爱,也可以帮你通过一句话来创建各种自动化流程。

有一说一。
看到这次澎湃 OS 2 对于 AI 的演示,机哥真的有「awesome」的感觉。
对于小米这样的中国公司来说,现在掌握更强的 AI 实力,就等于拥有了未来的竞争力。
同时也意味着在全球市场,阿米可以代表中国科技去和谷歌等外企竞争。
汽车时代,小米要走最艰难的道路
最后,再聊到造车的话题。
曾几何时,进口车一直被当作是象征高贵身份的奢侈品。欧洲、日本、美国主导了整个市场格局。
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大伙应该也都看在眼里,国产车企逐渐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最大搅局者。
在出口量上,中国汽车也在去年超越日本,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但尽管如此。
正如当年市场都看不起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一般。
当雷总真的宣布造车时,市场的声音,还是大多都是不看好。
甚至在 SU7 发布之初,网上关于它的言论都是:
「军,收手吧,外面全是 XX。」

结果呢,等到 SU7 一经上市,大伙才真正感受到它所带来的震撼。
毫无疑问,从上市首日就接近 9 万台大定。
如今依然后劲拉满,10 月累计交付突破 20000 台的小米 SU7。
已然成了今年车圈乃至整个新能源车历史上,一款超现象级的产品。

那现在再让我们回顾整个过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小米造车,为什么会成功?」
我觉得是因为,小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
「新势力的智能化、传统车企的机械素质,我全都要。」

为什么要卷机械素质?核心原因就是如今的性能领域,还是被海外品牌所垄断。
而小米汽车的目标,就是致力于成为这个领域的突破者。
当然了,这事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可不容易。
小米最终选择的是全栈自研的路线。
短短三年,就建成了首座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自研的 9100t 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超级电机 V8s 相继面世。

所以看到这,你应该也能理解雷总那句「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的含金量。
再拿刚刚成为纽北赛道史上最速四门车的小米 SU7 Ultra 来说。
「6 分 46 秒 874」这个成绩,充分证明了中国车企除了能拥有更强的舒适化和智能化,也能拥有最巅峰的性能。
可以预见的是,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的发布,势必也将引领国产性能车迎来新的时代。

当然,在智能化领域,小米的目标也一直是做到行业第一梯队。

其实话说回来。
对于目前的科技大厂,造车就等于是未来,科技 × 汽车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华为开创了帮助车企造车的路线、小米选择亲自下场。
原本来说,苹果也应该会是这个领域的最强竞争者之一。
只可惜,最终阿果选择了放弃。
难怪福特 CEO 说小米是「中国的 Apple」,因为他们把苹果没干成的事儿干了。
总结:小米又迎来了新起点
可能不用机哥说,很多机友应该也能感受得到。
对于小米来说,2024 年绝对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手机上,走了四年的高端化迎来大成,软硬件水平真正能在世界舞台和苹果三星竞争。
汽车上,一鸣惊人的小米 SU7,证明了只要肯研发肯投入,国产车企同样也能造出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高端性能轿车。
至于全新登场的小米 HyperAI,也将成为链接小米手机、汽车乃至全生态的关键桥梁。

回顾小米过去十五年的历史。
曾经的它,代表的是新国货;而现在的它,代表的是中国新一代的硬核科技力量。
小米这一次,是真正站在了品牌价值重塑的新起点。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