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立规矩这件事,不少家长表示一言难尽。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立规矩很重要。
因为从小不给孩子立规矩,铁定要出大问题:没有是非观、自私霸道、一身坏毛病等。
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家长已意识到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但在如何立规矩方面,却经常陷入误区,导致收效甚微。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以下这五个常见的误区。
01 误区一:等孩子大了再立规矩也不迟在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不少家长对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其实没什么概念,在他们看来,孩子还小,大人要呵护他们的天性,等到他们大了再立规矩也不算太迟。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日后一定会为当初的错过最佳时机而后悔。
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比较好?当然是要趁早。
具体时间一般是在孩子刚刚能够听懂父母话的时候,也就是大概1~2岁的时候。
这时候,孩子开始萌生自我意识,当我们给他们立规矩时,孩子在日常习得中,会慢慢地把各种规矩变为一种习惯。
反之,如果我们错过了早期最佳的立规矩时机,等到孩子大了之后,可能就已养成了坏习惯,这时候就很难给他们立规矩,即使我们强行给孩子立规矩,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刻意用条条框框来约束孩子,而是把规矩融进生活中。比如吃饭不能到处乱窜,要坐在餐椅上;外出在公共场所不能喧哗和吵闹,要保持安静;去别人家做客时,未经允许不能乱翻乱动主人家的东西……
02 误区二:把立规矩变成家长单方面的行为把立规矩变成家长单方面的强硬行为,是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情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误区。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习惯于把立规矩变成家长单方面的行为,对孩子要求这或要求那,孩子只能无条件服从。
其实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不能只是家长单方面的行为,孩子也必须是制定规矩的参与者,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认同感。
此外,不少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和生硬,把本应以引导为主的规矩变成一种强制行为。
当孩子的积极性和认同感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在遵守规则方面就会从被动到主动。
否则,即使家长强行让孩子接受规矩,他们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心理。
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粗暴的立规矩似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中途往往会夭折。
03 误区三:完全依赖于孩子的自觉从教育实践中来看,家长给孩子立规矩,如果完全依赖于孩子的自觉,而没有适当的监督,最后这种规矩将成为一纸空文,毫无作用。
家长对立规矩秉持怎么样的态度,孩子也会从家长身上感受到这种态度,进而模仿自己父母的行为。
家长在立规矩这件事上如果能做到一以贯之,孩子也能在耳闻目染下养成好的规矩。
否则,孩子就会对规矩失去敬畏感,觉得规矩可有可无。
因此,我们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时,必须要内心坚定,该坚持的就要坚持,同时也不能缺少温情,不能因为孩子暂时没有达到要求,就失去教育耐心而斥责打骂孩子。
家长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既满足了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又能通过沟通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
04 误区四:家庭成员要求不一致家庭成员要求如果不一致,也是立规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妈妈要求孩子可以这样做,可爸爸出于疼孩子的缘故却偷偷“放水”;或者是父母要求孩子这样做,可爷爷奶奶因为宠溺孩子而放任不管。
家庭成员不一致的要求,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好坏不分,这也就无从谈起立规矩了。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先做好沟通,在给孩子立规矩问题上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可能把孩子的规矩立好。
05 误区五:家长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来自家长母。
所谓给孩子立规矩,在本质上其实是家长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
举例来说,家长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常当着孩子的面刷手机玩游戏。实际上,那些沉迷手机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因为从小“浸泡”在这样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被家长“同化”了。
家长如果言行不一,在短期之内看不出对孩子有多大的负面效应,但从长远来看,孩子会失去对基本规则的敬畏感,从此我行我素。
结语从小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能让家长在后期的教育上省心很多。
对家长来说,不能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才考虑立规矩这件事,而是要主动出击,趁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