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辣推书】《漫长的余生》在历史细碎里窥见被遗忘女性的一生

这里有一个不辣 2022-10-13 10:39:15

豆瓣简介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辣辣书评

我自己看到这本书的契机是上下班路上听博客“随机波动”【098-罗新:故事是江河,历史是海洋,人又是什么?】这一期的时候了解到的,她们邀请了这本书的作者罗新上节目,在聊这本书,我还没听完就转到网购页面把这本书买了,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去听听这期博客

我看完之后,给这本书打了五星,无它,历史是history ,也就是his story,not her story,在由男性书写的历史中,作为普罗大众,男性底层人民都难以在史料中寻找到痕迹,更别说王钟儿这样的普通女性了,因此她的完整的墓志铭,以及她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

正如作者罗新自己所说,墓志铭上面的文字只是墓志铭书写者想要表达的片段,或者说是他们心中觉得的女性的重点,但是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里,窥见王钟儿作为一个普通宫女在深宫内漫长的余生。

看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会偏向于王钟儿的自传,细说她的故事,但是其实不是的。

正文内容的书写是,由王钟儿的墓志铭上面的只言片语,去延伸出来这句话的背景故事,然后去帮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普通的女性如何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走,没有选择。所以,能够看到作者想要尽力去还原她的故事,去体现对历史小人物的关心,但是奈何信息太少,所以重点对王钟儿的着墨其实不多。

但不管怎么样,这终究开了一个好头,换一种叙述方式让人了解一些历史人物,进而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

但是里面还描述了其她几位宫女的墓志铭,简单叙说了她们的故事,并且猜测王钟儿与她们的关系,极有可能是认识并熟知的,或许还会有我们常在古装剧里看到的“义结金兰”,这又是his story里没法被看到的女性故事。

我也联想到前段时间上官婉儿墓志铭的出土,大唐故昭容上官氏被葬于太平公主家中。

太平公主给上官婉儿写的墓志铭: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我无法不为此而感动,女性们在his story里呈现的永远是孤立的,或者依附于男性的,但是在这些细枝末节里我们看到了她们的故事,她们的友谊,她们给对方的陪伴。

一些摘抄

“制度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一个系统中的约束性法则,规范着这个系统中的人的行为。但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古代中国,制度对皇权的约束性往往有限,甚至被皇权过度利用,变成一种危险因素。“子贵母死”制度恰恰就是这样。常氏以文成帝保母的身份,先是成为“保太后”,进而有成为’皇太后‘”

佛教的盛行早期女性功不可没,作者这样写道:

哪怕是——也许可以说特别是——对于慈庆这样的人来说,佛教信仰与比丘尼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欢迎的,是带来了光亮、空间和自由的。佛教固然有屈服并服务于权力,为权力提供规驯工具的一面,但新传入的佛教也为信众提供了崭新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即使在最粗浅的层面,佛教教义也可以帮助慈庆这样的信仰者反思生命的意义,给人生苦难提供某种解释,让她明白,她遭受和见证的这么多苦难并非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有着超越当前时间与空间的、深远且神秘的理由。这当然不止是一种精神安慰。更何况,信仰者社群生活也是对原生活世界、原社会关系网络的一种突破,突破就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自由(或曰解放)。

3 阅读: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