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反复强调:患肝病的人,宁愿出门常走走,也不要做这3件事

垌菲随心养护 2025-02-13 09:06:35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肝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往往悄无声息地发展,等到症状明显时,病情可能已经相当严重。

很多人以为肝病只是喝酒喝出来的,其实不然,熬夜、肥胖、乱吃药……这些生活习惯都会成为肝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有人觉得得了肝病就该多休息,少活动,恰恰相反,适量运动反而能帮助肝脏修复,而某些错误的生活方式,却可能让病情雪上加霜。

宁愿每天出门走一走,也不要做这三件事,否则肝脏吃不消,病情可能恶化得更快。

长期熬夜,肝脏负担加倍

夜深了,很多人还沉浸在手机屏幕前,短视频、电视剧、游戏,一刷就是几个小时。殊不知,熬夜对肝脏的伤害,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人体的生物钟关系到肝脏的修复,长期熬夜会导致肝细胞无法得到充分修复,肝功能下降,脂肪代谢紊乱,甚至引发脂肪肝、肝硬化。

医生曾接诊过一个30岁的患者,小李(化名),他身材偏瘦,却查出了严重的脂肪肝。问及生活习惯,他说自己从大学开始就习惯性熬夜,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医生建议他调整作息,坚持晚上11点前入睡,三个月后复查,脂肪肝竟然明显减轻了。这说明,肝脏最怕的并不是外界的伤害,而是长期不规律的生活。

胡乱吃药,肝脏可能“罢工”

感冒了,随便拿点药吃;腰疼了,止痛药不离手……很多人觉得药物是治病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事实上,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滥用药物,很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张阿姨(化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有长期的腰椎病,习惯性地吃止痛药,后来慢慢开始出现恶心、乏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飙升。

医生告诉她,止痛药中的某些成分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长期服用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

停药一段时间后,她的肝功能才逐渐恢复正常。对于肝病患者,任何药物都不能随便吃,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暴饮暴食,脂肪肝找上门

很多人以为,只有胖人才会得脂肪肝,其实不然,饮食不节制,爱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哪怕体型不胖,肝脏也可能“藏满脂肪”。

长期摄入过多热量,肝脏无法及时代谢,脂肪就会在肝细胞中堆积,久而久之形成脂肪肝,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李先生(化名)是个美食爱好者,每天大鱼大肉,体检时发现肝脏脂肪浸润严重,医生警告他,如果再不控制饮食,肝脏迟早会出问题。

痛定思痛,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增加运动。半年后复查,脂肪肝明显改善,这证明,控制饮食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医学研究表明,适量运动有助于肝脏健康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状况。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肝脏脂肪代谢,减少肝细胞的脂肪堆积,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肝脏造成额外负担。

日常生活中,保护肝脏要做到这些

1. 保持良好作息,晚上11点前入睡,给肝脏足够的修复时间。2.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甜食和加工食品,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坚果。3. 适量运动,每天走路30分钟以上,避免久坐不动。

4. 远离酒精,酒精是肝脏的最大敌人,哪怕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加重肝损伤。5.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肝病家族史或长期服药的人,更要关注肝功能指标。

关于肝病的几个常见误区,很多人都搞错了

有人认为,吃护肝片就能保护肝脏,其实大多数护肝片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真正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还有人觉得,肝病没有症状就不用管,但事实上,肝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等到不适时,可能已经进展到严重阶段。

最常见的误区是,瘦子不会得脂肪肝,实际上,即使体重正常,但如果饮食不健康,依然可能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肝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掉以轻心。

与其等到病情严重后才去后悔,不如从今天开始,远离那些伤害肝脏的习惯,哪怕每天只是多走几步,少熬一次夜,对肝脏而言,都是一种保护。健康是一份长期的投资,每一次正确的选择,都会让身体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中国肝病防治基金会. 《脂肪肝防治指南(2023版)》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3, "Exercise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0 阅读:0
垌菲随心养护

垌菲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