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管理者标准作业5+1运行体系

职业指南针 2025-03-29 10:37:51

清晨,李姐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查看昨天的业绩数据。

她的团队最近几个月表现不错,但她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管理方法——5+1运行体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内容。

什么是管理者标准作业(MSW)?

管理者标准作业,也叫MSW,是指让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变得标准化、系统化的一种方法。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煮饭炒菜,有时饭煮得刚好,有时会糊,这就是没有标准化做法的结果。

而MSW就是为了让每顿饭都一样好吃,也就是让每次管理活动都达到预期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MSW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具体任务,比如说每天的早会、周报会议、绩效复盘等等。

这些任务如果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去执行,很容易出现纰漏。

MSW的核心就是通过这些固定安排,让管理变得有条不紊。

管理者的6大管理任务项

李姐在尝试5+1运行体系之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事务太多,安排不过来。

而这个体系中,把管理者的任务划分为6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内容。

这6个主要方面包括:正常管理、异常管理、持续改善管理、团队培育、创新管理和危机管理。

以正常管理为例,它包括了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做的常规检查和任务。

比如李姐每天都会有晨会,这个晨会在5+1体系中是她需要每天坚持的关键活动,通过这个会议,她可以了解团队的现状和当天的任务安排。

异常管理则是指,当某些问题或突发情况发生时,管理者需立即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李姐之前就有一次,因为机器设备突然故障影响了生产进度,如果当时她有一套标准的紧急应对措施,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紧张。

如何通过目视化控制与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目视化控制是5+1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一些可视化工具,把关键数据或信息展示出来。

比如李姐所在的公司,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Kamishibai的纸卡系统,每一个卡片代表一个检查点,这样,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已经完成了哪些任务,还欠缺哪些。

这种方式不仅让每个人的工作清晰明了,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姐的团队在实施目视化控制后,发现工作中的错误率明显降低,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不少。

绩效管理也是另一个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5+1体系里,通过各种绩效指标板,实时展示重要的绩效数据,比如生产效率、安全指数、质量指标等。

通过这些数据,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实施走动式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走动式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亲自走到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和交流。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让管理者更直接、更真实地了解现场情况。

李姐之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员工对她的了解不多,对她解决的问题也缺少反馈。

但自从开始走动式管理之后,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在车间里巡视,和员工聊聊工作,这不仅拉近了和员工的距离,也能及时发现问题。

她会重点检查生产效率、设备使用情况等,遇到问题立即处理或上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走动式管理的好处在于,管理者能亲眼看到现场的一切,这种直观的信息往往比报表上的数字更真实、更有参考价值。

同时,通过这种互动,员工也会更加信任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不少。

小结

李姐通过坚持实施管理者标准作业5+1运行体系,逐渐把工作中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

她的例子告诉我们,管理并不是一味地去监督和指挥,而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体系。

通过固定的管理机制和可视化的工具,让工作变得有序并提高效率。

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样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高效,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结束这篇文章前,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管理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体系,我们可以让团队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也能得到最大的释放。

希望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5+1运行体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