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镜头前那些总是从容自若的主持人,在突发状况下如何化险为夷?比如,直播间中突然断了提词器,节目单也被打乱,主持人仅凭记忆对接下一段环节。如果换作我们普通人,可能早就乱了阵脚。但曾经的央视主持人顾国宁,面对这样的“直播事故”,依然稳如泰山,将其化作一次堪称经典的直播救场。
那是2015年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新闻直播间》的直播突然遭遇技术故障,安排好的提词器内容完全消失,节目编导一时间也没法补救。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可镜头里的顾国宁却像是毫无察觉,自然地调整语速和节奏,衔接下一个环节,甚至连语气中都听不出丝毫慌乱。正是这一临场救场的神操作,让顾国宁再一次在家喻户晓的主持阵营里赢得了“金口主持人”的美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完美救场背后的功夫,是顾国宁十几年来深耕细作、日积月累的结果。他并不是天生“话术天才”,而是靠精细到近乎苛刻的专业要求,自学每一段词稿并琢磨应对每种意外情况。例如,他会习惯性地在正式播出前,将节目流程完整推演几遍,确保自己对每一环节都有足够的熟悉度。换句话说,观众看到的临危不惧,其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种对自己的高标准,也让他成了行业标杆。
但在镜头之外呢?成功和光鲜的职业生涯并非顾国宁的全部。他的故事,其实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东北小城齐齐哈尔。顾国宁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学识渊博,家境优越,但却没有过多溺爱,而是从小培养了他勤奋学习、主动钻研的好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下,顾国宁爱上了播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在整个黑龙江省,每年能成功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人屈指可数,而顾国宁以黑龙江全省选拔的优异名次,成为当年少数成功考入北广的考生之一。
可以想象,当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背着行囊从东北小城来到首都,那意味着一个多么光辉的开始。可是,家境优越并不代表一帆风顺。媒体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并不如今天广为人知,尤其是播音主持,甚至很多人理解为“站着念稿子”。顾国宁面对的不仅是行业理解有限的困扰,更是学业上的挑战,比如语言标准化、镜头前语态与情感的掌控等都是他从未接触的领域。尽管如此,他依然交出了精彩的成绩,甚至成为学校里精气神最足的一批学生之一。
毕业后,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顾国宁成功进入央视,开启了一段让同龄人羡慕的人生。他先后主持了央视电影频道和《新闻直播间》等王牌节目,更是在2010年坐上“央视主持人大赛”冠军的宝座,成为观众心中稳重而睿智的“央视男神”。不过,掌声和赞誉的背后,是极其高强度的日常工作和精神压力。一般观众可能看到的是他在荧幕上优雅得体的言行,实际上,央视直播节目的工作是零差错容忍,长时间站立、连续熬夜备稿是家常便饭。顾国宁却始终保持着专业精神,严要求自己,甚至很多合作嘉宾评价他“不仅是个主持人,更像个完美主义的艺术家”。但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生活却悄悄下了绊子,让他慢慢体会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的聚少离多,让家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顾国宁的妻子吕婧和他最终因为感情裂痕选择离婚。此外,他最敬爱的父亲在同一时期因病去世,一时间,生活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了顾国宁的肩膀上。有人说,男人到中年时,总有一些挣扎不得的坎儿,而顾国宁却选择了不再挣扎。他主动请辞央视,离开了那片众人瞩目的舞台。有人质疑他的选择是否正确,但他告诉朋友,“舞台有时太亮,会遮住你的眼睛。”辞职后,顾国宁选择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教授。就这样,从四千万观众的屏幕前,转身走到了几个学生的讲堂上。成为教授后的顾国宁,在课堂上的职业素养丝毫不逊于当年的主持台。他不仅带领学生们学习播音基础,更愿意结合当年的职业积累,讲解面对镜头的临场技巧。用他的话说,“教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如何在各种环境中自由切换心态和角色。”此外,顾国宁积极投入学术研究,发表多篇论文,还编撰专业书籍,为播音主持行业的教育输出奠定了更高标准。他曾自嘲,“人到中年转行教育,好像是主动换了‘苦力活’,但得益的是下一代。”其实,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他总是利用假期回到齐齐哈尔,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益主持贡献力量。他觉得,这既是回馈家乡,也是慰藉自己的一种方式。主持那些质朴的公益场合时,他脸上的微笑甚至比央视直播时还要真诚。
遗憾的是,天妒英才。46岁的顾国宁因病英年早逝。对于无数曾受益于他教导的学生而言,这犹如雷霆一击。他的同事和学生纷纷发声悼念:“讲台上的顾教授,永远不败。”顾国宁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那些铿锵有力的语句,还是一种对生活近乎执着的热爱。他活得不啰嗦、不将就,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起点多高、光环多亮,懂得从容转身、重新选择,才是一种真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