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的血糖控制到多少较为正常?
新手看“多少”,高手看门道。
自己在家测血糖,除了看血糖值有没有超标,高手还能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1.空腹血糖>7.0mmol/L
暗示:胰岛功能受损
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病友的空腹血糖目标为4.4~7.0mmol/L。具体因人而异。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7.0mmol/L,不仅说明空腹血糖超标了,还提示:
①胰岛功能受损
空腹血糖,是一夜不进食后通过肝糖输出维持血糖的基础状态,空腹升高暗示胰岛功能受损。
②并发症风险增加
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餐后血糖和升幅,会导致整体血糖控制不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之内不吃任何食物(少量饮水除外),一般选择早晨6~8点检测。最好空腹8~12小时。
2.餐后血糖>10.0mmol/L
暗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大增加
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病友的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为<10.0mmol/L。具体因人而异。
如果你的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了10.0mmol/L,意味着:
①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大增加
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远高于空腹血糖。
研究发现,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随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增加。即使在糖尿病前期,餐后血糖超标也已经开始危害心血管了。
②胰岛功能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刺激胰岛β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超标,意味着胰岛功能受损,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足。
③吃太多或吃的不对
餐后2小时血糖,还反映饭后血糖的控制情况。餐后血糖不佳,可能意味着你要调整饮食了。
※ 餐后血糖:通常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看表计时。第一口饭,指任意食物,而不是特指米饭。
3.血糖波动>4.4 mmol/L
暗示:并发症来得更快,死亡风险更高!
一天中最高的血糖和最低的血糖,相差数值不要超过4.4mmol/L。
如果超过这个数值,说明血糖波动过大,同时暗示:
并发症来得更快,死亡风险更高!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来的越快,死亡风险更大。
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的正常参考值应<2.2mmol/L。
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的计算方法:一日三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A、B、C,相应的餐前血糖值为a、b、c
餐后血糖波动幅度=[(A-a)+(B-b)+(C-c)]/3
4.血糖<3.9 mmol/L
暗示:大脑正在被伤害!
糖尿病病友只要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
血糖控制最好不要低于4.4mmol/L ,这是低血糖的警戒线。
如果出现低血糖,一定要及时纠正,因为:
①大脑正在被伤害
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急性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慢性低血糖会加剧大脑缺血,导致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老年性痴呆等。
②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低血糖会导致心率加快、脉压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③眼、肾受伤害
低血糖显著减少玻璃体中葡萄糖的水平,加重视网膜缺血损害。
血糖急性下降可降低约22%肾血流,降低19%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5.血糖≥13.9mmol/L
暗示:可能要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血糖值。
如果血糖超过了13.9mmol/L,说明体内脂肪开始分解,并产生酮体,有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喝水,多排尿,因为酮体可以随着尿液往外排。
吃带“列净”类降糖药的糖友,血糖超过11.1mmol/L,就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了。
注意,发生或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6.血糖≥16.7 mmol/L
尽快去医院!
血糖一旦超过16.7mmol/L,很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
血糖高到这个程度,说明内源性胰岛素严重不足,体内脂肪开始大量分解,酮体生成增加,面临酮症酸中毒的高风险。
患者必须尽快就诊,调整降糖方案或住院治疗。
如果血糖≥33.3mmol/L,往往已经超出了血糖仪的检测范围,提示全身细胞处于高渗脱水状态,须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这些血糖值背后的含义,你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