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中国“饮食杀手”不是油和糖,致死率前三的吃法,尽快改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9-28 03:41:5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周末的傍晚,林女士和她的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餐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特别是油炸的肉类和带着奶油的甜点,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饭后大家笑谈着最近网上看到的健康新闻,林女士提到自己最近改掉了不少坏习惯,比如减少了油炸食品的摄入,少喝含糖饮料,朋友们纷纷表示认同,觉得健康饮食确实就是少油少糖。

但就在这个时候,林女士的老同学陈先生皱了皱眉头:“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最新的《柳叶刀》报告?我们平常以为油和糖是健康杀手,可实际上最致命的不是它们,而是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吃法,居然排在了致死率前三。”

大家都停下了筷子,好奇地问:“什么吃法这么危险?”陈先生没立即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是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东西。”

这个问题戳中了林女士的心,她一向注重少油少糖,但是什么东西比油和糖还致命呢。

根据《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报告,导致中国人过早死亡的饮食习惯中,排名前三的并不是高油高糖的饮食,而是钠摄入过多、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

这一结果打破了许多人对“油和糖”才是健康杀手的固有印象,报告显示,中国人因钠摄入过量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上升,而全谷物和水果的缺乏,则使得营养不均衡问题加剧。

数据显示,仅高钠饮食每年就导致了约150万人死亡,而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水果不足则分别与约80万和40万例早逝相关。

这些数据不仅让人震惊,也提醒我们,饮食健康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平常认为的健康饮食习惯,可能并不足以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中国癌症和心血管死亡,与饮食息息相关

提到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遗传、环境污染、吸烟喝酒这些因素。

没错,这些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但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隐形杀手”——饮食。

根据最近的研究,饮食结构对中国人的健康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和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关系紧密。

很多人以为控制好油和糖就万事大吉,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就拿高钠饮食来说,过量摄入盐分是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高血压又是心梗、脑梗的直接诱因。

也就是说很多人觉得自己的饮食还算健康,但实际上盐吃多了,心脏和血管早就在暗中“埋雷”。

说到癌症,可能很少有人会把它和饮食直接挂钩,其实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大大提高患癌的可能性。

尤其是红肉摄入过多、全谷物摄入不足的时候,肠道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肠癌的风险随之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全谷物和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帮助排出致癌物质。

如果吃得太精细,加上红肉摄入过量,肠道的压力就会增大,长期下来很容易出问题。

现在中国的城市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不重视早餐,不吃或者凑合吃,长期下来这对健康的危害可不小。

不吃早餐可能让人更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还会影响一整天的能量供应,没有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早餐让我们的身体错过了最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刻。

长期下去,身体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这些问题,很多人不觉得是“问题”,反而习以为常。

二、致死率前三的吃法,尽快改

1.减少钠的摄入

盐吃多了,身体真的吃不消,盐里面的钠离子是血压升高的元凶,心脏和血管压力就会变大。

控制盐分并不是让你完全戒掉,而是学会精打细算,现在很多加工食品里面其实就藏着大量的盐,甚至比你自己做菜放的还多。

购买食物时看看配料表,注意一下钠含量,减少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是个聪明的选择。

自己做饭时少放点盐,或者用一些新鲜的香料代替,既能让食物有味道,还不用担心“钠过量”。

2.全谷物

我们日常吃的精细米面,虽然好吃,但它们的营养成分相对单一,尤其缺少膳食纤维。

而全谷物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还能稳定血糖水平,减轻心血管负担。

全谷物不仅仅是那些粗糙、口感不好的食品,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这些其实都挺美味,也容易添加到日常饮食里。

养成习惯,每餐吃一点,逐步替代精细米面,身体会感受到全谷物带来的轻盈感。

3.水果

很多人嫌水果麻烦或者觉得不重要,但事实上水果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身体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应该保证一定量的水果摄入,而这个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很多人以为吃一个苹果或者喝一杯果汁就够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果汁里糖分高,纤维少,真正的营养远不如吃整个水果来得丰富。

简单的做法就是随时随地吃点新鲜水果,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个香蕉,饭后来个橙子,习惯慢慢就会养成了。

调整饮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某种理想的健康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给你带来实际的好处。

三、这4种癌症,很可能是一步步“吃”出来的

1.肠癌

肠道是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主战场”,它的健康与我们吃什么息息相关。

经常吃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比如红肉、加工肉类,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特别是加工肉类,像火腿、腊肠等,含有很多防腐剂和亚硝酸盐,这些物质会在体内形成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对肠道的刺激很大。

而膳食纤维是肠道的“清道夫”,帮助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减少有害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

2.胃癌

特别是在饮食中长期高盐摄入,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造成慢性损伤,胃黏膜一旦被破坏,就很容易引发慢性炎症。

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癌变,高盐食物不仅限于大家常说的咸菜、腌制品,还包括许多加工食品、零食。

这些东西吃多了,胃黏膜受损的风险就会增加,再加上很多人不注重饮食规律,暴饮暴食、吃得太快,都对胃部健康有害。

3.肝癌

这个毒素主要存在于受潮发霉的食物中,比如发霉的花生、玉米等,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可以直接攻击肝脏,长期摄入少量也会对肝脏产生慢性损伤,最终可能导致肝癌。

不良的储存环境和不注意食品卫生,会让我们无意间摄入这些有害物质,所以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存放,避免食用已经变质的食物。

4.胰腺癌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因为它发现时往往已经晚期,治疗难度很大,高糖、高脂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长期摄入大量高糖、高脂的食物,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导致代谢紊乱,尤其是经常吃甜食、喝含糖饮料,会让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胰岛素分泌失衡,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高脂肪食物同样会让胰腺产生过量的消化酶,胰腺炎反复发作,也可能发展为癌症。

四、结语

饮食其实就像人生中的一场“投资”,你今天吃什么,未来就可能会收获什么结果。

也许我们偶尔想放纵一下,吃一顿大餐、喝杯奶茶,没什么问题,但关键是不要让这些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参考资料

【1】王海洋.锻炼期间饮食规则[J].健与美,2024,(09):66-68.

【2】闫昌葆.正确饮食吃出健康血管[J].食品与健康,2024,36(09):22-23.



0 阅读:0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