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朝推崇墨子,中华文明会怎样?也许,科学能领先西方文明1000年,墨子被打入历史冷宫造成中华千古遗恨

文娱史记 2023-11-02 14:03:01
02黑格尔没有注意到墨学

在谈到中国古典哲学时,黑格尔有过一些论述。他对儒家、《易经》、《道德经》等有较多接触:

我们看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谈话,里面所讲是一些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在我们这里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不出色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如果他的书没有被翻译过来,倒是件更好的事。

黑格尔对儒家评价不高。但对《易经》和道家哲学评价高些。认为在两种哲学里,中国人注意到抽象和纯粹的范畴:“《易经》包含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是有绝对权威的。”“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中国人不仅停留在感性或象征的认识阶段。我们必须注意,他们也达到了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但并不深入,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中国是停留在抽象里面的,当他们过度到具体者时,所谓具体者在理论方面乃是感性对象的外在联结,那是没有逻辑必然秩序的,也没有根本的直观内在。再进一步的具体者就是道德。”

黑格尔承认中国古代有抽象的思辨哲学,但并不深入。中国古典哲学最发达的还是“道德学”。

黑格尔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古典哲学,肯定比我们看得清楚。但黑格尔也有“看不到”之处,没有注意到中华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门派“墨学”!如果说中国古代也发展出了纯粹的“思辨逻辑”,也即黑格尔所说的“抽象和纯粹的范畴”,那么非“墨学”莫属了。

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重视“抽象”的“逻辑学”呢?“思辨逻辑”有什么用处?中国人向来重视“实用”之物,“抽象复杂的”事物向来被认为“没什么用处”!不要忘记:“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正是因为在“逻辑学”的指引下,人类才发展出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导致科学的诞生,科学极大推进了现代文明。

02墨学:中国古典的逻辑学

墨子是中华古典哲学里的一个异类,他的学问原创性很高,提出了很多首次出现的“命题”,主要表现在这3个方面:

第一,墨子第一次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平民学说

墨子名翟,山东滕州人。他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迁居到鲁国。成年后墨子成为一个手工业者。他原先求学于儒家,后来脱离儒家,创立了“墨学”。在开始阶段,墨学主要对儒家展开批评:儒家重视音乐,墨子反对音乐;儒家重视厚葬,墨子坚持薄葬;儒家讲究“人各有命”,墨子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这里看出,墨子的学问恰恰与儒家相反,更多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来立说的。

兼是兼顾的意思。“兼爱”就是“平等无差别地相爱”,这是诸子中第一次提出人与人应该“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人是生而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是生而向善的,因此人爱自己就应该兼顾到爱别人;人在世上奔波劳碌是为了获取利益,为什么要获取利益?因为利益对自己来说是“好”的,既然对自己好,那么推而广之就应该对所有人好,也既“交相利”。

对个人来说应该“兼爱”,对国家来说也应该“兼爱”。国与国之间只所以有纷扰,就是因为国君没有推行“兼爱”,爱自己的国家而没有爱别人的国家!倘若国与国之间都“兼相爱,交相利”,那么自然人民乐业,世界和谐。

第二,墨子创造了中国最早的逻辑学,也即辩学

墨子认为,辨析一种事物的原理不能凭空想,更不能笼统地提出一些说教,而是应该采取实践态度。他从这个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总结出三条认识事物达到知识的标准:一,上本古者圣王之事。二,下察百姓耳目之实。三,中观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对于“认识”的来源墨子也强调了三条:闻知、说知、亲知。闻知就是听别人说。说知既通过读书所得。亲知是通过亲身实践所得!但无论怎样得到的知识,都必须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然后由已知推论出未知!比如知道火是热的,我们就能推知所有火都是热的,火能烧热食物,也能烧热其他东西。

从这里开始,墨子通过正确的认识论发展出他的逻辑学——也即辩学!他认为,得到知识需要三个步骤:虑、接、明。虑,也就是人心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具有意识;接就是接触,观察、分析;明就是判断、归纳、推理,从而对事物有真正了解!但达到这个程度还不行,必须对这些知识重新编排,使之成为一种方法和体系。在这个认识上,墨子提出很多现代逻辑学的概念和方法,比如“以名举实”、“以说出故”、“以次书义”等等,以及“名”、“辞”、“说”等等形式逻辑的概念。当这种认识论形成完备体系后,人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分析事物,达到原理。

《墨子》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是墨子逻辑学的精华,所以这部分称之为“经”。试看下面这些“论述”:

什么是原因?就是结果所赖以产生的动机。原因有“小原因”、“大原因”。小原因,就是有了它,不一定能形成这种结果;大原因,是因为有了它,必然能形成这种结果。

什么是体?就是整体中分出来的小部分。如同2中的1,线段经过的1个点。

什么是感性认识?就是人的感官能力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接触。

什么是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人们运用已经知道的事物,展开对未知事物的分析,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

你们看,墨子的逻辑学是不是很专业呢?

第三,墨子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科学,被后世尊为“科圣”

墨子在科学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他最早提出小孔成像理论,总结出与现代光学极为相似的八条规律;墨子定义了很多数学问题:“倍数”的定义,“圆”的定义,“正方形”的定义,“直线”的定义;墨子最早提出物理学上“力”和“杠杆”的定义:力,形之所以奋也;杠杆是本短标长也。

作为一个手工业者,墨子具有极强的“发明创造”能力。比如墨子制造了一只木头鸟,比鲁班造的鸟飞行时间还长;比如他制造了一辆拉货的车,载货多而行驶的时间长;比如他发明创造了很多守卫城市的机械和工具——有一次,鲁班制造了工程器械,要协助楚王攻打宋国,墨子听说后便赶紧过去制止,用皮带做了一个城,挡住了鲁班好多次进攻,让楚国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墨守”就是从这里来的!总而言之,墨子既是一位逻辑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军事家,他的一切学说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黑格尔对中国古典哲学评价不高,他唯独没有看到墨子的理论。墨子的辩学比他的《大逻辑》和《小逻辑》要早2000多年,就是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相比,其丰富性也不低!墨学是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逻辑思辨哲学”,这是达到“纯粹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后世把墨子的“辩学”,与古希腊的“逻辑学”,古印度的“因明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典“逻辑学”。

我们知道,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开启了中华古国辉煌灿烂的一派星空,对中华文明后来2000多年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秦统一中国后,建造了很多大型工程:长城、阿房宫、直道,对四周的开疆拓土,这些“工程”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同时也需要门类繁多的“学术理论”: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以及依靠这些“理论”建造的大型“机械”,很难想象秦朝只依靠“人力”,就能建造完成这些工程!那么这些“机械”是怎么来的?主要就是靠《墨子》的理论制造完成的。所以我们现在称墨子为“科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03千古遗恨:墨子学说遭遇汉朝儒生无情打击

墨学在春秋战国时代非常流行,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彼时便有“儒墨之徒盈天下”的说法。奔走在各国道路上进行游说的不是儒家就是墨家!非常遗憾的是,汉朝儒生对墨家进行了致命打击,一如儒家所抨击的:“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就是骂墨子的!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墨子”被彻底打入历史冷宫!这一埋没就是2000多年,直到清朝学者毕沅考证各种古书,才把《墨子》整理出来,《墨子》原先有71篇,历代的不重视导致散失亡佚,流传下来的只有53篇,而墨学的精华部分《大取》和《小取》,是隐藏在道家的养生著作里才传下来的。

04如果汉朝推崇的墨子,中华文明会怎样?

墨学被埋没2000多年是一个“千古遗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学在中国古代的不发达!李约瑟说,世界科技发明60%以上的成果都能在中国古代找到源头,比如涡轮机的原理,就与三国时期的走马灯是一致的。

比如热气球的发明,就与三国时期的孔明灯原理是一致的。

为何我们没有发明出涡轮机和热气球?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假设:如果汉朝推崇的是墨学,而不是儒家,中华文明会怎样?回答是:很有可能提前1000年让“科学”在中国诞生,而我们的文明也极有可能保持对西方文明长达1000年的领先!

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这种“猜想”并非今天才有,很多先贤们有类似看法。

《墨子》面世后引起众多学者重视。曾国藩说,“吾学以道为体,以禹墨为用。”章太炎称,“墨子之道非孔老所敢窥视。”梁启超称,“墨子是劳动人民的大圣人。”胡适称墨子是“中国出现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蔡元培说,“墨学中断使中国科学不得发达!”陈独秀说:“倘若墨学不中断,则汉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绝不会是这样!”

总结

今天我们除了要弘扬儒家和其他国学文化外,还应该重视墨子的学问。尤其现在我们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夜,新技术和新产业大量兴起,科学创新成为时代主流,我们更应该重视墨子的科学创新精神。儒学保障世界和平,墨学推动文明进步。儒墨合体我们才会更强大。

0 阅读:22

文娱史记

简介:有趣有料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