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大蒜返青,别光知道尿素!老农4个技巧,亩产多收300斤?

农耕传承者 2025-02-22 18:40:27

蒜你狠?

别慌!

要说啥最能牵动老百姓的心,那绝对是菜篮子里的事儿。

这几年,“蒜你狠”时不时冒出来,蒜价一涨,大家伙儿都跟着揪心。

想想看,炒菜没蒜,香味儿少一半;吃面没蒜,感觉缺了点灵魂。

可这蒜价要是涨得离谱,还真有点舍不得多吃。

有些老农也跟着犯嘀咕,这蒜价忽高忽低,种还是不种?

种多了怕赔钱,种少了又怕涨价。

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焦虑。

要知道,咱们国家可是世界第一大蒜生产国,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底子厚着呢!

老办法,不管用了!

我有个远房亲戚老王,种蒜几十年了,按他的话说,闭着眼睛都能把蒜种好。

过去那些年,老王确实靠着经验,年年蒜都卖个好价钱。

可这两年,老王开始愁眉苦脸了。

“怪了,明明和往年一样种,可这产量就是上不去,品质也差了不少。

”老王跟我抱怨。

其实,这事儿不怪老王。

时代变了,老一套的粗放式管理,早就跟不上趟了。

你想啊,现在的环境,病虫害,气候变化,哪个是省油的灯?

光靠老经验,不重视科学管理,产量能上去才怪呢!

老王也承认,以前仗着经验,对施肥、浇水啥的都不太上心。

觉得随便弄弄就行。

现在看来,这可不行了。

杂草多了,虫子也多了,蒜苗长得蔫不拉几的,产量自然就下来了。

返青期,咋救?

这不,眼瞅着开春了,大蒜也进入了返青期。

这可是大蒜一年中最重要的生长期之一。

这个时候管理得好,产量蹭蹭往上涨;管理不好,一年到头都白忙活。

老王也开始着急了,赶紧找我问:“现在开始补救,还来得及吗?

我说:“当然来得及!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只要你肯用心,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肯定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四招,亩产300斤!

我给老王支了四招,都是从老种植户那里学来的,再加上一些农业专家的建议,保证管用。

杂草可是大蒜的大敌。

它们会抢夺大蒜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大蒜的生长。

除草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搭拱形膜覆盖塑料布。

这样能压制杂草生长,即使有杂草钻出来,也要及时割掉。

另一种是氙灯灭草法。

在膜上方安装灯具,通过照射热量杀死杂草幼芽。

老王一听,觉得这方法挺新鲜,以前他都是人工除草,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伤到蒜苗。

这两种方法,既省力又高效。

开春的天气,说变就变。

尤其是北方地区,一场倒春寒,就能把蒜苗冻坏。

所以,防冻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

北方靠近坝上的区域,可以进行大规模覆土,把地表0.5米深处的土翻起来,这样能把温度控制在0℃以上,防止冻结。

还要不定期查看大蒜发芽情况,如果发现叶尖已经露出来,就要立刻进行覆盖。

即使没有露出来,也要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南方虽然暖和一些,但也要注意,一旦出现-2℃以下的低温,也要及时覆土,并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厚度,给大蒜苗一个温暖的家。

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白粉病、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的侵袭。

一旦发现这些病害,要及时喷药处理。

可以用百菌清结合多菌灵进行喷洒。

选种的时候,也要选择抗性强、品质优良的种源。

这样能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主产区如果发生甲虫危害,也要及时喷药处理。

还可以用粮食诱捕甲虫成虫。

老王说,以前他都是等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了才开始喷药,效果往往不太好。

以后要加强巡查,早发现早治疗。

大蒜的生长,离不开水和肥料。

无论是机械化方式还是人工方式,都要科学合理地施水施肥,才能让大蒜高产高质。

春季是农忙时节,要确保秧苗健康成长,并充分利用资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适时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使秧苗能够及时生长,避免因延误播种导致秧苗长势不佳或减产。

2.  合理密植:根据土地肥力和排灌条件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栽培密度,以减少秧苗间争夺养分及水分,提高地力利用效率,实现秧苗健康、高产和优质栽培效果。

3.  适量施肥:应根据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施肥方式和施肥比例,通常采用以氮肥为主、氮钾复合肥为辅的施肥比例,可以促进秧苗健康发育,提高抗性水平,实现高产优质目的。

4.  适度灌溉:适当安排灌溉时间和次数,以避免过量浇水或排水过快导致土壤缺氧或缺湿,同时确保秧苗生长需要,同时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提高秧苗抗性水平,实现高产优质目的。

老王听得频频点头,表示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做,争取今年也挣个好收成。

其实,种地和做人一样,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不能总是抱着老经验不放。

只有紧跟时代,掌握新的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于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也希望蒜农们能够种出更多更好的大蒜,让咱们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

这样,咱也不用再担心“蒜你狠”了,你说是不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