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曾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退役老人回到珍宝岛为战友扫墓,临走前,他深情地表示:
“给我留下一块墓地,百年之后,我要和战友们在一起。”
这位“战斗英雄”就是孙玉国。
1974年,孙玉国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年仅33岁。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担任起了大军区的副司令一职,甚至比当时很多开国将领的职务还要高,而让他拥有这么快晋升速度的正是他在珍宝岛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1964年开始,因中苏关系一再恶化,两国边境多次发生了一系列流血事件。
1969年3月2日,边防站巡逻小分队在站长孙玉国的带领下执行巡逻任务,这时,对面突然响起了一阵轰鸣声,孙玉国向声音的源头看去,很快便发现苏联境内的两辆装甲车正想着珍宝岛迅速赶来。
孙玉国立即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当即提醒道:
“做好自卫还击的准备。”
说罢,苏军便率先开火,打倒了我军的几名战士。孙玉国见状,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大声喊道:“开火”。
声音刚落,珍宝岛上枪声大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边防战士们终于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军队赶了出去。
3月15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孙玉国和战士们再次上了战场,面对苏联军队猛烈的炮火攻击,孙玉国等人奋不顾身发起冲锋。这次战斗我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要胜利,给不可一世的苏联军队以沉痛的打击。
同年4月1日至24日,孙玉国赴京参加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他走到主席台上发表讲话时,心脏砰砰直跳。讲话过程中,毛主席更是两次起身为他鼓掌。
9月,孙玉国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事后,他也得到了提拔,从一个普通的连级干部升任边防团团长。
1974年,孙玉国更是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年轻有为的孙玉国在突如其来的功名利禄面前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开始讲究排场,一旦有下属提出反对意见,他便控制不住脾气地发火……
1977年7月,孙玉国停职审查,不久后,他被免去了军区副司令员一职。经过长达五年的调查,孙玉国最终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按照正团职转业。
离开部队后的孙玉国,被安排到了隶属沈阳军区的兵工厂担任副厂长。回归于平凡生活后的孙玉国,全身心投入到了工厂建设和发展中,不停穿梭于各级公安部门,一上任便解决了建厂以来的一件“老大难”,解决了18户老工人家属的农村户口。
面对厂内员工送来的各种礼物,他没有接受过一件,至于自己当年在珍宝岛战役中的战绩,他更是只字不提。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工厂,孙玉国更是参加了全国厂长统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88年,孙玉国调任3301厂副厂长。此时的3301厂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为了救活这个工厂,孙玉国在外四处奔波,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努力,终于让工厂恢复了正常运转。工人们感慨:
“不愧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英雄。”
退休后,孙玉国过上了平静的晚年生活,爱喝酒、喜欢吃红烧肉。空闲时还经常去钓鱼、打麻将。值得一提的是,孙玉国的档案和人事关系继续留在了沈阳军区总院,这是经沈阳军区首长特别批准的。孙玉国得知后,十分感动。
参考资料:《时代邮刊》2007年第10期、党史天地2015年25期
用户10xxx76
布苏里要塞里有孙玉国于庆阳等战斗英雄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