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成熟了收获咋操作?机械人工各有利,依据规模来选择​

景哲说三农 2025-03-27 07:48:39

玉米成熟了收获咋操作?机械人工各有利,依据规模来选择

玉米,那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煮玉米香甜可口,玉米粒能做菜能煲汤,玉米须还能入药。眼瞅着玉米成熟了,这收获的时候可就要到了,可这玉米收获到底该咋操作呢?是机械收获好,还是人工收获好,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先说说这玉米成熟的景象吧。当玉米开始成熟的时候,那一片片玉米地就像是金色的海洋。玉米植株的叶子不再像生长时那般翠绿、舒展,而是渐渐染上了微黄的色泽,有些叶子开始变得干枯,像是被岁月抽走了生机。玉米穗从植株顶部探出,被层层包裹的玉米须像是老人的胡须,干枯却又有着一种别样的美。玉米粒呢,在壳里也变得饱满坚硬,用手指轻轻捏一捏,就能感觉到那沉甸甸的充实感。

人工收获玉米,那是一种传统的方式,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在过去,每到玉米收获的季节,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人们拿着镰刀,蹲下身子,先把玉米杆下半部分的叶子剥开一些,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握住玉米杆,然后用镰刀在玉米杆根部上方几寸的地方快速地割下。一捆一捆的玉米杆就被放在了田地里,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接着,再把玉米穗从玉米杆上掰下来。掰玉米穗也是有技巧的,得一手握住玉米穗底部,一手用力掰动玉米芯和玉米穗连接的部位,要是力气小了,玉米穗就掰不下来,劲儿用大了,又可能会把玉米穗弄伤。这种人工收获虽然辛苦,但是能让人和土地有更亲密的接触。而且对于小面积种植的人来说,这是很不错的选择。比如说,一些农户只种了几亩玉米,自己一家人就能把玉米收完。在这样的小规模种植中,人工收获的灵活性就体现得很明显。可以根据每株玉米的成熟情况,逐个收割,不会因为机械的不灵活而错过最佳收获时间的部分玉米。

不过,人工收获的效率毕竟有限。一个人一天能收割的玉米数量是固定的,如果种植面积大,那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就相当高了。而且人工收获之后,玉米的搬运、脱粒等工作也都需要依靠人力,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劳动量和时间成本。

再看看机械收获。现在有专门的玉米收割机,在玉米田里那是一路轰鸣而过。玉米收割机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巨兽,它的收割装置就像是一张巨大的嘴巴。当机器开到玉米地时,这个“大嘴巴”会把玉米穗连同下面的部分茎杆一起咬下来。同时,机器内部有专门的结构把玉米穗和茎杆分离,玉米穗被收集起来,茎杆会被粉碎后撒在田间,既可以作为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又能作为肥料滋养土地。这种机械收获的速度非常快,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地,一台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完几十亩。比如说在一个大型的玉米种植农场,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玉米地,如果靠人工去收,那得组织几十个人干上好几天,但是一台收割机加上几个操作人员,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这机械收获在效率和规模效益上就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优势。

然而,机械收获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机械收割机需要一定的操作场地和技术支持。如果没有足够大且平坦的场地让收割机转弯、掉头,那它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操作收割机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要是不小心操作失误,可能会损坏机器或者影响到收割的质量。对于小面积种植者来说,租用收割机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包括收割机的租赁费用、燃油费、操作人员费用等,这样算下来,有时候人工收获虽然慢,但是成本反而可能更低。

另外,机械收割在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时也比较棘手。就比如有些玉米地地势高低不平,或者玉米植株生长得比较杂乱,这时候收割机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会出现收割不完全的情况,留下一些玉米穗在地里。而人工收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把每一株玉米都收割干净。

从玉米的质量上看,两种收获方式也有不同的影响。人工收获可以在玉米穗完全成熟且处于最佳状态下进行收割,这样能保证玉米穗的品质。而机械收割由于是批量快速作业,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提前收割一些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穗,这可能会导致玉米粒的含水量偏高,在后续的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发霉的情况。

在实际的玉米收获中,选择机械收获还是人工收获,关键还是要看种植的规模。如果是大面积的种植,就像那些大规模的农场或者种植基地,机械收获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它的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收割工作,而且在后续的处理上也可以借助一些大型的农业设备进行,如大型的脱粒机、烘干机等,可以将玉米快速地加工处理,确保玉米的品质并减少损失。但如果是小面积的种植,尤其是那种家庭的几亩地的小园子,人工收获就更具优势了。它不仅简单易行,还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而且家人一起劳作,还能享受到收获的乐趣。

无论是机械收获还是人工收获,都是在顺应玉米生长的规律,都是在为了让成熟后的玉米能够顺利地从田间来到餐桌。我们在关注玉米收获方式的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馈赠和农业生产的智慧。当那金黄的玉米粒最终出现在碗里,无论是经过了哪种收获方式,都承载着农人的辛勤汗水和大自然的美好希望。每一口玉米,都是一种味道,是传统的味道,也是现代的成果,是汗水的结晶,也是土地的奉献。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颗粮食,因为它们来之不易,无论是用古老的镰刀一点点割下的,还是现代机械收割机一鼓作气收获的,背后都有着无数关于土地、关于人类劳动的故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