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曾经风光一时的德云社近年来频频陷入争议事件中。
除了旗下弟子,屡屡被爆品行不端,黑料缠身外,弟子出走,师徒反目。
一句“堂前尽孝”更是扯下了父子之间的遮羞布。
这也让人不禁好奇,德云社究竟还能走多远?
都说父母爱之必为之计深远,但爱与爱之间还存在着偏爱。
就拿郭德纲和郭麒麟这对父子来说,偏我来时不逢春,偏我去时春满园。
如果没有小儿子郭汾阳作对比,或许谁也无法知晓郭德纲严父面孔下的偏心与区别对待。
就如烧饼所说:
“郭麒麟具备一切学会的条件,但他却成长为最好的郭麒麟。”
同大部分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一样,郭麒麟也有一个破碎的家庭。
在郭麒麟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小小年纪他被迫跟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6岁之前,郭麒麟甚至不知道有父亲郭德纲的存在。
一直到郭麒麟6岁,这才开始和父亲一起来到北京生活。
但北京生活对于郭麒麟而言并不快乐,甚至一度是一场噩梦。
当时的德云社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并不好,一屋子的徒弟都等着要吃要喝,对于这个半生不熟的儿子郭德纲实在无暇照看,是以在对郭麒麟的教育上也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对此,郭麒麟也不是不能忍受。
但之后郭德纲的行为却一点点将郭麒麟推开。
为了能更好管理一屋子的徒弟,在一众徒弟面前做出个表率,郭麒麟便成为了那只杀鸡儆猴中的那只鸡,时不时就被郭德纲用来敲打、立规矩。
明明是一众师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却要谦让这个,谦让那个。
为此,郭德纲还专门给郭麒麟树立了个规矩。
但是这样看似公平的公平,真的公平吗?
年纪尚小的郭麒麟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于是他用哭泣来表达不满。
都说爱哭的小孩有糖吃,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这个小孩得是被爱着,才有人会心疼妥协。
显然郭德纲并不吃这一套。
郭麒麟越哭,郭德纲便整治他越狠。
至于郭麒麟哭泣的原因,在郭德纲看来根本不重要。
时间一长,郭麒麟也便不再哭泣,同时将自己的心门悄然紧缩。
寻常孩子,遇到惊吓都会第一时间寻求父母的庇护。
但是郭麒麟却没有。
可明明,哪怕时隔多年,他依旧能细致地讲出那个大叔的特征、当天的穿着........
可在受到惊吓的当天,他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本该亲近依赖的父亲。
纵观郭麒麟的成长道路,郭德纲的打压可谓是无处不在。
动辄劈头盖脸,稍有反抗便是训诫到凌晨三四点。
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的郭麒麟,内心充斥着自卑,整个人宛如惊弓之鸟。
在某期采访中郭麒麟曾坦言:
“若是这个采访放在2015年,你会发现我会卑微到泥里,我恨不得趴在地上跟您说话,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是接受挫折教育偏多。”
对于郭麒麟的状态,自己给郭麒麟带来的伤害,郭德纲不知道吗?
不,恰恰相反,作为始作俑者的郭德纲心知肚明。
他清楚地知道,郭麒麟的童年并不快乐。
但他将自己的打压教育,美其名曰的冠以爱字。
在接受采访时义正严辞的道,自己是为了培养郭麒麟,只有将郭麒麟的自尊心全部打掉,把他欺负够了,这样远比郭麒麟出去后受外人欺负,心理会好受的多。
但是对于郭德纲的说辞大部分网友根本不买账。
甚至有网友直言:
“郭德纲怎么不对小儿子施行挫折教育,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也正是在郭德纲一碗水端不平的教育下,成年后的郭麒麟与郭德纲渐行渐远。
在“堂前尽孝”这句话说出口之前,父子二人的生疏之前便可见一斑。
在《一封家书》节目中,其他明星嘉宾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写信给自己父母,唯独郭麒麟写信给了自己师父于谦。
在那封温情款款的家书里,不能看出郭麒麟的孺慕之情。
在郭麒麟看来,能让他敞开心扉,并且他人生中保驾护航充当父亲角色的人是于谦。
除了对于谦敬爱有加,私下里,二人的相处也宛如爷俩。
于谦曾经透露,郭麒麟酒量不错,二人还是个酒友,时不时地便会小酌几杯,小聚一下。
但同样的问题到了郭德纲那里,却是截然相反的答案。
当被问及郭麒麟酒量如何时,郭德纲不假思索的道:
“他不怎么能喝,酒量一般。”
在一期采访中郭麒麟自爆,自己在家中就是个客人,都知道我是谁,但是我对家根本不熟悉,我连家中的东西在哪都不知道。
明明是身价不菲的德云社老板,却在家中,没有一间属于自己儿子的房间,甚至连一张床,一个牙刷,一个毛巾都没有。
于是在影视圈站稳脚跟后,郭麒麟便第一时间搬出了那个家。
即使郭德纲想要见郭麒麟一面也要许久才能见到一面。
不知是不是心理有亏,一直以来对于德云社继承问题避而不谈的郭德纲,在近期一期德云社综艺中公开称郭麒麟为“德云社唯一继承人。”
话语一出,也让人怀疑郭德纲转性了。
但是也有人对此根本不买账。
网友更是讥讽道:
说白了就是个高级打工仔呗,空有名字,没有股份。
也不怪网友这么想,了解德云社的都清楚,目前德云社的股份都在王惠手中,在有亲儿子的前提下,王惠会甘心将德云社给别的孩子吗?
郭麒麟或许也心知肚明,所以对于父亲的画大饼,无论是让他当公司的法人也好,还是所谓的继承德云社也罢,统统不接招。
除了父子关系处理得一团糟外,郭德纲倾心培养的徒弟,也各有各的一言难尽。
这也让人不禁想起了郭麒麟在采访中说的一番话:
“没有我,他这套教育放在别人身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是我成就了他的教育方法。”
对于有网友道:
“郭德纲把这一套对待金子,金子就不惯着他,还以为谁都是他儿子呢?”
这里所说的金子不是别人,正是郭德纲的昔日的徒弟曹云金。
当时的德云社还没有德云男团的称号,在一众相声演员中,除了郭德纲于谦外,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曹云金、何云伟、李菁、刘云天这四位。
因此有粉丝给了他们起了个“德云四少”的称号。
作为云字科的大师兄,曹云金可谓是劳苦功高,为了德云社的扬名立下过汗马功劳。
郭德纲对于这个陪自己一路走来的徒弟也是欣赏有加。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路共苦走来的师徒,竟然在日子好起来之后反目成仇、分道扬镳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从2010年8月开始。
哪一年郭德纲因“别墅圈地事件”引起诸多媒体的注意,谁曾想就在这个关头又爆出德云社弟子打人事件。
一时间德云社被置身风口浪尖,随后被相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也正是这时,郭德纲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德云社要想继续走下去,就不能采用以往的师徒模式,要采用公司制。
按理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谁能想到,郭德纲在改革时精华没吸取多少,糟粕倒吸收了许多。
在新改革的模式中,郭德纲表示,要想留在德云社就要签订合同,一次性要签署十年。
如果福利待遇给的可以,那么签署长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但显然郭德纲并没有想到这出,在合同中,郭德纲明确写到,不管你走到什么地位,工资都只是基础公司,期间还不能利用德云社的名气接私活,不能中途退出,否则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赔偿。
妥妥的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一时间,令人想到何老师所提到的签约的一众练习生,我就赚你们给我解约的钱。
针对这一份苛责的合同,已经闯出名气的曹云金自然不乐意。
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
于是便有了后续的曹云金大闹生日宴。
曹云金的本意或许是想借此机会,让郭德纲更改合同,提高一下工资福利,谁曾想,王惠的那一跪彻底将他架在了哪里。
于是便有了之后郭德纲含泪唱未央,师徒分道扬镳的德云传说。
或许是兔死狐悲,在曹云金离开德云社之后,曾经的德云社四少也相继退出德云社。
自此之后,二人桥归桥,路归路,勉勉强强也算个好聚好散。
谁曾想,2016年郭德纲的一出清理门户,又让这对师徒互撕了起来。
这边郭德纲发文怒斥曹云金欺师灭祖,那边曹云金发文,历数郭德纲的七宗罪,直接将郭德纲的面子里子撕得底朝天。
在曹云金发布的七宗罪里,曹云金怒斥郭德纲办学授课无正规学堂、多赚徒弟学费,因私人恩怨勒令曹云金退出央视比赛。赔钱赶演出,郭德纲却吝啬得分文不给。
甚至曹云金还透露郭德纲私下里就是个伪君子做派,表面一副艺术家风骨,私下里骂相声圈、骂春晚、骂记者,并强制全体德云社上下一起骂姜昆。
在自己和德云社桥归桥路归路后,还借着舆论打压自己。
一时之间,师徒之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郭德纲的口碑也自此急转直下,一同急转而下的还有德云社的整体形象。
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即使是德云社也免不了鱼龙混杂。
2022年6月,朝阳警方接到了一位女子的报警电话,随后警方火速赶到现场,将涉嫌猥亵的男子带离审查。
这个涉事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德云社的弟子陈宵华。
一时间,德云社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很快德云社便发布情况,表示自己已全权配合警方调查,确定旗下艺人确实涉嫌闯入他人住宅,现已第一时间对陈宵华进行了辞退。
但是大众和官方媒体对于德云社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人民网更是直接喊话:
“德云社应该好好自我检查了。”
事实上,也不怪大众对德云社的容忍度这么差。
自2019年起德云社便有多名艺人存在“失德”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陈宵华以外,张九南、靳鹤岚、王九龙、于子淇、张云雷等人都被爆出过负面舆论。
在他们之中,除了王九龙随地大小便被人诟病生活作风外,其他人一个比一个严重。
张云雷以地震、慰安妇取乐,其他人不是被爆出轨,就是被爆私生活混乱,甚至还有人软饭硬吃家暴女友。
一连串的负面消息下,也难怪大众对其容忍度越来越低。
除了公开喊话德云社外,人民网更是一点面子也没有给德云留,直接贴脸开大。
“除了陈宵华必须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外,不得不追问,德云社在管教陈宵华上是否存在失职行为?平时是否缺乏应有的教育?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德云色号旗下时不时地出现有问题的艺人。”
“德云社以德打头,更需守住道德底线,告诫公司的艺人涵养功德,遵守法律。”
“德云社现在还有好人吗?”
但显然德云社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就在去年,德云社现顶流之一的秦霄贤也被卷入渣男行列,被前女友实锤出轨,私生活混乱。
而在今年的 3月3日,冥顽不灵的德云社再次被相关部门罚款并警告,这已经是德云社在两年内的第二次被罚。
结语
在连年的负面新闻作用下,曾经风光无限,一举开启新相声文化的德云社,人气口碑、吸金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但不得不说,德云社不愧是相声界的庞然大物,即使大不如前,依旧实力雄厚。
只是不知今后的德云社是继续轻拿轻放,还是痛下决心整改。
参考文献
新周刊,德云社,偏偏缺了“德
新浪财经,人民热评:德云社该好好自我检视了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明星为何惹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