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美国崛起的时候英国等欧洲老牌列强是否曾对其进行过打压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4-11-14 14:12:54

如今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强国最忌惮的就是霸权受到威胁,所以总是千方百计打压遏制别国的发展。那么在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前有被英国等老牌列强打压过吗?众所周知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通过独立战争才得以建国。本来以英国的实力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不成问题,但当时的英国在海外扩张过程中树敌过多。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列强都一股脑支持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寡不敌众的英国最终于1783年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的既成事实。

美国独立虽使英国损失了一大块殖民地,但大英帝国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在此后的100多年间大英帝国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这100多年间英国是否曾打压过美国?为何如今的英国反而混到要给昔日殖民地当马仔呢?事实上1783年的英国虽迫于现实放弃了对美国的军事打击,但随即就对美国展开了经济制裁。你不是要闹独立吗?那今后就甭再想和我大英帝国做生意。要知道当时的世界市场在很多程度上处于英国的操控下。

英国所有属地的港口从此不允许美国商船停靠。美国商品要进入英国及其属地的市场会被课以重税。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货物的主要出口市场就是英国,但现在英国突然就不再买美国的商品了。美国则在发展本土制造业的同时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以弥补对英贸易的损失。就在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六年后法国爆发大革命。英国和其他欧洲列强的注意力瞬间被法国大革命吸引。这下再没人顾得上打压美国了。

有大西洋作为天然屏障的美国由此获得了猥琐发育的天赐良机。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200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地区使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1812年美国趁着英国忙于应对法国拿破仑之时打算出兵占领英属加拿大。1814年8月英国终于得以从欧洲战场抽出部分兵力在加拿大民兵的配合下攻占了美国首都华盛顿。英军和加拿大民兵占领华盛顿后放火给人美国总统府烧了,后来美国人为了遮丑就把总统府涂成白色以掩盖被火烧过的痕迹。

从此以后美国总统府才叫做白宫。独立战争后英国又一次获得重新在军事上征服美国的机会,但此时英国的主要精力仍放在应对欧洲大陆法国的威胁上,所以最终英国选择与美国签订和约恢复1812年战前的状态。这场战争造成了两大结果:美国无力征服英属加拿大,英国也不能再重新恢复对美国的统治。此后英国再也没遇到过像这样重新在军事上征服美国的机会,但英国其实仍可以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遏制美国。

1861年一个遏制美国的新机会又降临在英国面前:这一年美国南北内战爆发。此时美国已扩张成为横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大国。美国的煤、铁、石油和人力资源都已是整个西方世界最丰富的。1960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四仅次于英国、法国、普鲁士。美国飞速增长的工业能力正不停从大英帝国手中分走利润。美国迅猛的发展势头令英国这个老牌霸主感受到了强劲的挑战。如果将美国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看起来不失为遏制美国的好办法。

南北战争爆发后英国立即拉拢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列强表示在美国内战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可实际上这种行为背后暗含着时机成熟时随时可以予以干涉的小算盘。当时的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定南方邦联的行为是旨在分裂美国的叛国行为。南北之间是一国,而并非两个国家。可英、法等国所谓的中立却是建立在对南方政权的承认这一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对美国内政的干涉。

英国甚至允许南方邦联从英国等中立国购买战争物资。这其实就是在中立的幌子下干涉美国内战。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海军武力截停了一艘英国皇家邮政轮船特伦特号抓走了船上的两名南方邦联外交官。事后英国向加拿大运输了三万支步枪和两千五百万发子弹为随时可能与美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可这时英国内部对是否干涉美国内战存在不同意见。此时的英国是一个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利益的超级帝国。

这固然反映出当时英国实力之强大,但也意味着英国必须分心于世界各地。英国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这很容易降低英国干涉美国内战的意愿。1853年英国曾与法国组成联军和俄国打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付出了2.2万人死亡的代价。1856年英国又和法国组成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英国殖民地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当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时英国的主要精力仍放在欧洲大陆、印度等地。

对英国而言遏制美国是重要,但帝国在欧洲、印度等地的利益同样重要。即使大英帝国再强也难以同时兼顾如此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务。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因此英国国内对是否干涉美国内战意见并不统一。从1862年特伦特号事件发生起英国一直犹豫到1863年9月才和法国商议准备出兵干涉美国内战。可就在这时俄国却横插一杠子拯救了美国:两支俄国舰队突然宣布造访美国。这摆明了就是支持美国联邦政府抵制英、法的干涉行为。

俄国和美国这两个新兴列强此时已把削弱老牌霸主英国作为共同目标。此时英国正和俄国围绕争夺波斯、阿富汗、中亚以及中国新疆、西藏等亚洲内陆腹地展开了一场地缘大博弈。深刻洞悉局势的美国联邦政府对英国采取软硬兼施策略:一方面强硬表示将不惜一战抗拒英国干涉美国内战,另一方面又主动与英国开展外交磋商缓和关系。英国面对可能与俄、美两个大国开战的可能不得不谨慎小心。

正是在英国小心衡量是否要干涉美国内战时美国联邦政府已抓紧时间消灭了南方邦联。这使英国企图借内战遏制美国的图谋落了空。南北内战结束后美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就已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但老牌霸主英国仍掌握着全球金融霸权:直到这时英镑仍是国际通用货币,英国伦敦仍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元取代英镑的地位要等到1944年。这还仅仅只是从经济层面分析。如果要比综合国力就更能看出美国当时与英国的差距了。

直到1900年美国也只有10万现役兵力。1884年美国海军在全球排名第12位远不能与英国这个老牌海上强国相比。尽管这时美国在经济上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然而在军力上依然落后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不过这时美国无论经济实力或是综合国力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已意识到发展势头迅猛的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对自己构成挑战。“美国威胁论”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欧洲列强提了出来。

“美国威胁论”首先表现为对美国庞大经济力量的担忧: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使美国的商品大规模涌入欧洲。1897年至1901年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5.1亿美元且还在不断增长。美国历史学家布鲁克斯·亚当斯据此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将逐渐把欧洲竞争对手挤出各主要市场,甚至就连欧洲本土的市场在未来也可能被美国商品占据。这种状况让许多欧洲人感到欧洲正在遭受美国的经济入侵。1892年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出版了一本名为《美国生活》的书。

卢西埃在书中生动地描述了美国产品大肆涌入欧洲的场景。书中出现了这样的话语:“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毫无疑问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1898年美国与欧洲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之间爆发了战争。西班牙在战败后被迫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其他岛屿以及太平洋上的关岛割让给美国。美国在得到菲律宾后随即照会英、俄、法、德、日、意六国要求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

美西战争以及随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使“美国威胁论”达到了一个高峰。在此之前美国在外交上秉承的是门罗主义:视美洲为自家后院,但很少介入美洲以外的事务。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得到了菲律宾,又趁机提出旨在扩张自己在华利益的门户开放政策。这意味着美国正在跨越太平洋将自己的势力渗透扩张到亚太地区。显然美国已不满足于昔日孤立于美洲的状态了。既然美国已在向亚太地区扩张,那么以后美国在任何地方都可能不请自来。

一些欧洲人开始呼吁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来自美国的威胁。美西战争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一步增长。到了1914年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英、德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美国的军费增长速度也同样惊人,以致于法国记者儒勒·于莱在1904年惊呼:“美国作为一个军队人数不过5万来人的国家军事预算竟高达10.5亿法郎!比法国的还要高。美国耗巨资建成了一支庞大的海军之后美国人的实用精神是不会同意把他们的军舰当作游船的”。

儒勒·于莱这番话恰恰体现了当时欧洲老牌列强对美国所怀有的戒心。这一时期“美国危险”一词常出现在德国议会的争论中。法国历史学家亨利·豪瑟尔在回忆那段时期的法国政坛时也曾写道:“人们在报纸上、会议上、议会里听到的除了美国危险外别无他物”。“美国威胁论”甚至被写进了当时的畅销小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年里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能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反而是欧洲内部的矛盾却正在日益激化。

尽管这一时期英、法、德等欧洲列都在鼓吹“美国威胁论”,而且这些欧洲列强也的确曾寻找机会试图遏制美国,但欧洲列强彼此之间的矛盾使他们根本不可能联合起来遏制美国。此时老牌霸主英国相比美国已不占绝对优势了。英国在失去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后已很难再通过经济手段遏制美国,可如果要通过军事手段发动战争来打压美国又不敢承担由此造成的风险,更何况此时英国并不觉得自己最大的敌人是美国。

英国与法国长期以来为争夺殖民地积累了太多矛盾,英国与俄国在亚洲内陆腹地存在地缘博弈,德国在欧洲中部的强势崛起更是令英国感觉如芒刺在背。英国眼瞅着自己家门口的欧洲大陆如此不消停又哪有精力去遏制美国呢?如果法、德等国要遏制美国也会面临同样的客观问题:法国担心德国会趁自己将精力用于打压美国时有所行动;反过来说德国也会担心自己和美国斗得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

欧洲列强彼此之间的矛盾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这场爆发于欧洲内部的战争将英、法、德等欧洲列强从霸权宝座上拉了下来。一战结束后美国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这时已不是英、法等欧洲列强要不要打压美国的问题,而是他们还有没有能力打压美国的问题了。30年代英国进行了最后一次试图打压美国的尝试:1932年7月至8月在渥太华召开的英国自治领经济会议上签订了实行特惠关税率制度的协定。

这一协定在由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共同组成的英镑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同时对外一致提高关税。这主要就是为防止美国商品低价渗透到英国的市场范围。英国试图拉拢自己的自治领、殖民地共同遏制美国,然而这时英国的各自治领、殖民地都已或多或少表现出独立倾向。英国在打压遏制美国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力不从心。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德国的势力重新开始在欧洲大陆崛起,与此同时日本也逐渐开始威胁到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在这种形势下英国不再将美国视为主要的对手。恰恰相反这时的英国在相当程度上已开始有求于美国了。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等欧洲老牌强国均遭到重创,而美国却趁机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

二战也像一战那样没波及到美国本土。战争非但没对美国国内造成破坏,反而激发了美国生产力最大程度的释放。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达到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3、黄金储备达到3/4、对外贸易额达到1/3。这时美国已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而且还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技术。这时已然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打压遏制的问题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美国开始转而遏制打压别人了。

0 阅读:1

鸿鹄之志从国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