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的访华之行引发了不少关注,在哈尔滨与中方会面时,原本计划15分钟的会谈时间,结果延长了整整42分钟,这样的变化自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通常来说,领导人和高级官员的会面时间都不算长,特别是像这种国会高层的外交活动,时间常常被精确控制,几乎没有太多余地。但是,这次的会面时间明显长了,原定15分钟的会谈,最后变成了42分钟,差不多是预定时间的三倍!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按理说,像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这样的人物,来中国拜访,多少也得有些“面子”工程,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就算了。实际情况却表明,这次会面远不只是“礼节性接见”,它涉及到中韩两国关系的深层次讨论,以及未来走向的战略沟通。

韩国方面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成了焦点,那就是中方怎么看韩国最近的政局。韩国的政局动荡,一度让韩国政府的稳定性受到质疑。中方的态度可以说是很“高人一筹”,直接指出:“这事是韩国内部的事,我们相信韩国民众有能力妥善处理。不禁让人想起老子的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像做菜一样,不需要太多外力的干预,韩国的事情,还是由他们自己来处理比较好。这位韩国国会议长,做事确实有点“心思”。除了想平稳国内政局外,禹元植还顺便提出了一个更大目标,就是通过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邀请中方来参加。韩国希望通过APEC会议,不仅提升自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还想通过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外国领导人对韩国的政治稳定性产生信心。

韩国自己也知道,光有“请帖”可不行,关键还是得有中方的“回应”。所以,韩国的战略非常明确,借此机会,希望中方能够站出来给自己一些支持。韩国希望通过APEC会议,不仅提升自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还想通过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外国领导人对韩国的政治稳定性产生信心。说到这个APEC会议,韩国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毕竟,这样的大场面,如果能有我们国家的高层领导出席,那对韩国的国际形象肯定有加分作用,毕竟没有什么比得到大国的支持更能让人感觉到安心的了。禹元植不动声色地邀请中方,想要借此机会“救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外交支持。中方的回应是:“我们正在认真考虑。”这次会谈到底会对未来的中韩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目前来看,韩国的政局变动确实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中方的对韩政策是稳定的,不会因为韩国的政局波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外交的根本,仍然是双方信任与共同利益的基础。在这条道路上,时间会给出答案,历史会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