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者报道》一份针对13款市售零添加酱油的重金属检测报告引发广泛关注。结果显示,包括海天、欣和、千禾等知名品牌在内的12款产品检出微量镉,7款检出总砷。虽然所有产品均未超出国标限值,但高达92%的镉检出率和54%的砷检出率仍令人心惊。味事达头道鲜特级酿造酱油成为唯一“双零检出”产品。


镉与砷的危害不容小觑。镉作为剧毒元素,曾在日本引发"痛痛病",其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肾损伤甚至癌症。而总砷中的无机砷(如砒霜)更是致命毒物,即便微量摄入也可能带来慢性中毒风险。专家分析,污染可能源自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在土壤酸化、工业废水污染环境中的生长,或是传统酿造工艺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有限。
面对检测结果,部分企业迅速回应。万字酱油解释称镉可能来自原料大豆和空气,强调产品符合国标;老恒和则归因于原料污染,承诺加强供应商管理;千禾则重申生产工艺合规性。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标榜"有机"的中坝酱油竟以镉砷总量排名第二,彻底打破"有机=无污染"的消费认知。
此次检测还揭露行业潜规则:所谓"零添加"仅指不添加防腐剂、增味剂,与重金属污染毫无关联。更令人意外的是,6款宣称"未添加味精"的产品实际使用了酵母提取物变相提鲜,而所有样品钠含量与普通酱油相当,部分产品开盖7天后菌落总数飙升。
消费者选购时可重点关注三点:
一是优先选择未检出重金属的味事达等产品;
二是警惕"零添加"营销话术,综合查看氨基酸态氮(鲜味指标)和钠含量;
三是开封后务必冷藏保存。业内人士呼吁,食品行业需从源头加强土壤治理和原料筛查,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制定镉含量标准,让"舌尖上的安全"不再让老百姓提心吊胆。
网友热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