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颖通控股再度冲刺“中国香水第一股”,自有品牌营收占比不足1%

红星资本局 2025-02-10 18:00:49

红星资本局2月10日消息,近日,颖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颖通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凭借拥有爱马仕、范思哲、梵克雅宝等众多奢侈品大牌的香水经营权,颖通控股在近年来营收、净利润双增,其在2024财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不过,由于颖通控股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不足1%,国际品牌授权为主的模式也让颖通控股面临分销协议到期的风险。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颖通控股来自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在近年来不断降低,其自营的线下门店/专柜数量也在减少。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大客户因滞销退回的商品总额在近两年有所增加,反映出颖通控股存在着一定的滞销迹象。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去年曾递表失败

2024年7月,颖通控股就曾向港交所递表,后因招股书失效,如今再次递表。

招股书显示,颖通控股产品包括香水、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及家居香氛。颖通控股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欧洲、日本及美国的品牌授权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颖通控股管理的外部品牌总数为66个,包括Hermès(爱马仕)、Van CleefArpels(梵克雅宝)、Chopard(萧邦)、Albion(澳尔滨)及Laura Mercier(罗拉玛希)等。截至2024年9月底,颖通控股产品于超过100个自身经营的线下POS及超过7500个由零售商客户经营的POS出售。

财务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下称报告期内),颖通控股的营收分别为16.75亿元、16.99亿元、18.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73亿元、2.07亿元。

2024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颖通控股的营收为10.64亿元,2023财年同期为9.32亿元;净利润为1.16亿元,2023财年同期为9610万元。

细分来看,颖通控股的营收主要来自香水业务。报告期内及2024财年上半年,香水在颖通控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9.3%、88.5%、81.7%、83.1%。颖通控股管理及销售各种价位的香水,包括入门高端香水(价格为每50毫升599元或以下)、高端香水(价格介乎每50毫升600元至1199元)及奢侈香水(价格为每50毫升1200元或以上)。

报告期内及2024财年上半年,颖通控股香水的平均售价分别为201.2元、215.6元、216.0元及225.2元。颖通控股称,香水的平均售价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所售的香水(一般介乎1000元至2000元)中建议零售价相对较高的香水的比例于往绩记录期间内增加所致。

自有品牌营收占比不足1%

虽然近年来公司营收、净利润持续双增,但颖通控股主要做的是品牌管理工作,以品牌授权为主。颖通控股称:“一级授权经营商无法保有品牌商的授权,我们未能维持或重续与彼等的关系⋯⋯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022年12月,颖通控股与一家奢侈品牌的授权商协议到期,而当期(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有关协议)通过分销这一品牌,颖通控股获得的收入达4.25亿元,占当年公司总收入的25.5%。颖通控股称,未续约主要是因为该品牌授权商决定自行在中国经营。

另一方面,颖通控股目前只管理一个自有品牌Santa Monica。1999年,颖通控股开始以Santa Monica品牌提供眼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颖通控股以Santa Monica品牌提供三类眼镜。此外,2022年,颖通控股以Santa Monica品牌推出五款香水,该等香水通常被视为入门级高端香水。

截图自招股书

报告期内及2024财年上半年,Santa Monica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为约100万元、530万元、170万元、65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0.1%、0.3%、0.9%、0.6%。因此,颖通控股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较低。

詹军豪告诉红星资本局,依赖授权品牌会使颖通控股陷入战略被动,一旦授权关系破裂,颖通控股将失去重要市场支撑,影响业绩稳定;同时,缺乏自有品牌支撑,将限制公司战略调整和多元化发展能力。

此次IPO,颖通控股目的之一就是发力自有品牌。颖通控股表示,此次IPO募集的资金,除了用于收购或投资外部品牌、开发和扩展自营零售渠道等,还将用来发展自有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过,颖通控股仍然面临众多竞争对手。近年来香水市场涌现了很多国产品牌,如RE调香室、观夏、闻献。其中,观夏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观夏母公司北京广宜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美次方投资等的三轮融资,国产香水也会加大颖通控股自有品牌崛起的难度。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下滑

大客户退回商品总额增加

颖通控股的销售渠道共有四种,分为直销渠道、零售商渠道、分销渠道和其他渠道。

其中,直销渠道分为网店和线下门店/专柜。报告期内,网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0%、7.3%、6.8%,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24亿元、1.26亿元。2023财年收入虽有所回升,但近两年表现已不及2021财年。

报告期内,零售商渠道中线上零售商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2.2%、21.0%、17.6%,收入分别为3.72亿元、3.56亿元、3.28亿元,已连续两年下滑;分销商渠道中线上分销商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5.3%、15.0%、11.6%,收入分别为2.56亿元、2.55亿元、2.16亿元,仍然连续两年下滑。

截图自招股书

随着线上渠道销售下滑,颖通控股选择深耕线下渠道。报告期内,颖通控股来自三大线下渠道的收入整体呈上涨态势。不过,近些年颖通控股自营的线下门店/专柜数量在减少。

2021年和2022年,颖通控股分别关闭了3家和20家(或约4.0%和23.0%)线下门店/专柜。颖通控股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管理团队关闭了表现不佳的线下门店/专柜。2023年,颖通控股没有披露关闭自营线下门店的比例。

另外,颖通控股对少数大客户设有特殊的产品退货政策,允许其根据协定的条款及条件退回滞销产品,滞销产品通常指大客户无法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介乎两至六个月)达成其销售目标的产品。报告期内,享受该等特殊产品退货政策的大客户所得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7%、5.5%、6.3%,该等大客户因非缺陷原因退回的产品总值分别为470万元、690万元、590万元。因此,近两年因滞销退回的商品总额较此前有所增加。

詹军豪认为,从数据来看,颖通控股存在一定的滞销迹象,关闭门店、存货积压及大客户退货增加均表明其销售不畅,这会影响公司资金流转和盈利能力,迫使其调整战略,如优化库存管理、加强品牌营销等,以应对市场变化。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曾汉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1 阅读:11
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

聚焦资本市场,专注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