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中国男足这事儿,每次都让人觉得“哎,就这样了吧”,可心里又总忍不住冒出那么一丝丝希望的小火苗。就像你明知道追的剧烂尾概率99%,但还是忍不住点开下一集,指不定有啥反转呢。这回也是一样,18强赛下半程又是一个熟悉的味道,三连败,熟悉得让人心疼。
可巧的是,前半程也是这么个剧本,先来个三连跪,然后神奇地两连胜,硬是捞了6分。这让人不禁开始琢磨,要是最后两场再整俩胜,是不是就能压着哨进附加赛了?伊万科维奇教练倒是一直挺实在的,早早就说了,咱们的目标就是小组前四,争取个附加赛资格,起码保留冲击世界杯的希望。现在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奔着附加赛去的。假设,咱就说假设,最后两轮真给力,全赢了,那积分就到12分了。12分在手,起码不会是小组垫底的命,就看是老四还是老五了。接下来,第九轮客场打印尼,这哥们儿刚赢了巴林,现在排第四。
要是能客场拿下,积分就追平了。同一轮,巴林主场打沙特,沙特还得争小组第二呢,大概率会赢。最后一轮就更刺激了,主场迎战巴林,印尼客场挑战已经提前出线的日本。到时候,只要咱能再赢巴林,然后指望印尼在日本那儿掉链子,那就能在积分上超过这两个对手,妥妥的锁定小组第四,进附加赛!当然了,这所有美好的设想,都建立在最后两轮全胜这个前提上。有球迷可能要说了,净胜球是咱们的软肋啊!但话说回来,如果真能实现两连胜,可能就不用比拼净胜球这么复杂的东西了,直接就分出个高低了。
所以你看,从第一个三连败到第二个三连败,还没到彻底没戏的地步,晋级附加赛的主动权,至少理论上还握在手里。但前提是,自己可不能再掉链子了。说实话,每次看到的新闻,都感觉像在看一部狗血剧。剧情永远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充满了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默默地关注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当我们习惯性地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球员水平、教练战术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青训体系、联赛环境等等更深层次的因素?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问题,恐怕也不是换几个球员、换几个教练就能解决的。
就拿青训来说,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踢球?又有多少学校真正重视足球教育?当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着“好好学习才能有出路”的观念时,足球的种子又如何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再说说联赛环境,假赌黑的阴影挥之不去,球员的收入与成绩严重脱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球员的积极性和职业素养。一个健康的联赛,应该是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而不是充斥着利益交换和潜规则。当然,也有人会说,的问题是文化问题,是缺乏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以偏概全。
毕竟,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也渴望为国家争光。只是,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他们可能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其实,的问题,不仅仅是足球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它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和做法。说回到最初,那丝小火苗之所以还在燃烧,或许是因为我们不甘心,不甘心看到中球一直这样沉沦下去。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为中球感到骄傲,而不是仅仅在茶余饭后调侃几句。就像剧里的主角,哪怕经历再多的挫折,也要坚持到最后一集,看看最终的结局。而中球的这部剧,我们都希望它能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一个值得我们期待的结局。这或许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吧。
凌大风吹
争四已没有主动权,你已为印巴是软十柿子。
没有昵称
伊万的打算是:我何时收钱收拾行李走。宋凯的打算是:我何时收拾行李去踩缝纫机[笑着哭][笑着哭]
文白
用伊万就是继续犯糊涂。还没醒。
文鉴
沙特澳大利亚在印尼主场都赢不了,国足谁给的勇气?
爲袮菰単
别想了!澳大利亚给沙特送三分,日本给印尼送三分!!!!剩下的比赛随便踢!!除非国足两场全胜而且要多赢8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