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大师申凤梅,入京演出,拜师马连良,周总理评价极高?
世人皆知申凤梅是越调大师,却鲜有人知她还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关门弟子。1963年春,当这位来自河南乡间的戏曲艺术家带着越调剧团首次进京演出时,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台上,她以一身乡土气息浓厚的越调唱腔,演绎了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台下,却坐着当代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更令人称奇的是,周总理不但亲自观看了她的演出,还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位以"活诸葛"闻名于世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她又是如何在京华舞台上绽放异彩的?
一、童年颠沛流离,戏路艰难启程
1928年,申凤梅出生在河南省临颍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临颍县虽然位于豫中平原,但并不富裕,当地百姓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申凤梅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为了补贴家用,父亲还兼职做些木工活。
在申凤梅8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当时有一个越调戏班来村里演出,年幼的申凤梅被戏台上的表演深深吸引。她经常躲在戏台后面偷学唱腔,有时还会模仿台上演员的身段动作。这一幕恰好被戏班的老艺人看到,他们发现这个小女孩嗓音清亮,模仿能力极强。
1938年,日军的铁蹄已经踏入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中,10岁的申凤梅进入了临颍县张潘镇的越调科班学艺。科班的生活异常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功。从基本功到身段,从念白到唱腔,样样都要严格训练。当时的科班遵循"先苦后甜"的传统教学方法,新学员要经过至少三年的基本功训练才能登台演出。
然而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随着日军的推进,科班不得不四处迁移。有时白天刚演出完,晚上就要收拾行李转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申凤梅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即使在逃难途中,她也不忘记练功。有时候找不到地方练习,就在露天场地上对着月光练习身段。
1940年至1942年间,河南连续遭遇严重旱灾。这场灾害不仅使当地百姓流离失所,也迫使许多戏班解散。年仅12岁的申凤梅不得不跟随几个不同的戏班在豫东、豫南一带流动演出。这段经历虽然艰苦,却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剧团的表演风格。她不仅学习了传统的越调表演技巧,还吸收了其他地方戏种的优点。
在这期间,申凤梅遇到了对她影响深远的老艺人张德成。张德成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专攻生行。他看出申凤梅的潜质,便收她为徒,悉心教导。在张德成的指导下,申凤梅不仅学会了传统的程式化表演,还掌握了塑造人物的技巧。特别是在表演诸葛亮这个角色时,张德成教会她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眼神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艰辛磨砺,越调名家初露锋芒
1945年抗战胜利后,17岁的申凤梅已经在河南戏剧界小有名气。她所在的剧团开始在郑州、开封等地巡回演出。这一时期,她开始尝试扮演诸葛亮这个在越调中极具挑战性的角色。起初,由于年纪尚轻,观众对她能否驾驭这个角色存有疑虑。但在1946年春天的一次演出中,申凤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1947年,河南省举办首届戏曲汇演,申凤梅被选中代表越调剧种参演。在这次汇演中,她演出了《失街亭》中的诸葛亮。与传统的表演方式不同,申凤梅在保留越调程式化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生活化的细节。比如在诸葛亮布置军务时,她特意加入了一些轻微的咳嗽动作,展现出一个操劳过度的军师形象。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引起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
1950年代初期,申凤梅开始在河南省越调剧团担任主要演员。这个时期,她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技艺。在《三顾茅庐》中,她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停"技巧,即走、说、看三个动作的节奏把控,使诸葛亮出场时的气势更加凝重。在《舌战群儒》中,她又突破性地采用了"以静制动"的表演方法,通过细微的手势和眼神变化,展现出诸葛亮的智慧与从容。
1956年,申凤梅在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中,以《空城计》一剧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出戏中最难演的是"弹琴"一场。为了演好这场戏,申凤梅特意向古琴演奏家请教,学习了基本的弹琴手势。她还研究了诸葛亮的历史资料,在表演中加入了一些历史细节。比如在弹琴时,她刻意放慢了抚琴的动作,展现出诸葛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自若。
1958年,申凤梅被推选为河南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委员。在这个职务上,她积极参与越调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她提出要在保持越调传统韵味的同时,适当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她的建议下,越调剧目开始尝试采用京剧的一些表演技巧,如"亮相"和"甩水袖"等。这些改革使得越调表演更加灵活多样。
1960年,申凤梅主演的《草船借箭》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引起轰动。这台戏中,她创造性地将越调的唱腔与京剧的身段相结合。特别是在借箭的关键场面,她采用了类似京剧"水袖功"的表演方式,使得整个场面既保持了越调的韵味,又增添了视觉效果。这次演出后,越调艺术家申凤梅的名字开始为全国戏剧界所熟知。
1962年冬,申凤梅带领河南省越调剧团在开封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展演。在这次展演中,她不仅演出了传统剧目,还排演了新编历史剧《出师表》。在这部戏中,她尝试用越调的表现手法来诠释诸葛亮的忠君报国。这次展演的成功,为次年春天的北京演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拜师马连良,艺术造诣更上层楼
1963年3月,申凤梅率领河南省越调剧团首次进京演出。演出安排在北京天桥剧场,剧目包括《失街亭》《空城计》《草船借箭》等传统剧目。这次演出引起了京剧界的极大关注,其中就包括了京剧大师马连良。3月15日晚,马连良观看了申凤梅演出的《失街亭》。
演出结束后,马连良亲自到后台拜访申凤梅。在交谈中,马连良对申凤梅的表演提出了几点专业性的建议。他特别指出,在表演诸葛亮这个角色时,可以在走台、抖须等细节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处理。这些建议让申凤梅深受启发。
3月20日,申凤梅冒着春寒,带着拜师礼来到马连良家中。按照传统戏曲界的规矩,她准备了八盒点心、一对蜡烛和香炉。马连良欣然应允收她为徒。在拜师仪式上,申凤梅向马连良行三跪九叩之礼,正式成为马连良的关门弟子。
从此,每逢申凤梅进京演出,都会抽时间向马连良求教。马连良将自己多年来演出诸葛亮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比如在《空城计》中弹琴的场景,马连良教会她如何通过眼神的变化来体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在《失街亭》中,马连良又教她如何在责备马谡时既要表现出威严,又要带有惋惜之情。
1964年春,申凤梅再次进京演出。这次她特意带来了新排演的《出师表》。马连良观看演出后,对她在表演中融入的京剧元素给予了肯定。同时,他还建议申凤梅在念白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以突出文字的韵味。申凤梅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在当晚的演出中进行了调整。
1965年夏,申凤梅专程到北京向马连良学习了一个月。在这期间,马连良着重指导她在表演中的"神韵"问题。他认为越调虽然与京剧不同,但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上是相通的。他教导申凤梅如何在保持越调特色的同时,借鉴京剧的表现手法来丰富角色。
这段师徒关系对申凤梅的艺术造诣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开始在越调表演中尝试融入更多的京剧元素。例如,在表演诸葛亮出场时,她采用了京剧中的"亮相"手法;在表达情绪时,也借鉴了京剧的"程式化"表演方式。这些创新使得她的表演既保持了越调的地方特色,又具有了更高的艺术格调。
在向马连良学艺的过程中,申凤梅还特别注意收集整理各种戏曲曲谱。她将越调的传统唱腔与京剧的表演程式进行对照研究,努力找出两种剧种的共通之处。这些研究成果后来被整理成教材,成为越调艺术传承的重要资料。
四、周总理观看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1963年3月22日,是申凤梅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北京天桥剧场观看了申凤梅主演的越调《失街亭》。演出开始前,剧场里已经座无虚席。除了周总理外,还有多位文化部领导和戏剧界的著名艺术家。
当晚的演出中,申凤梅选择了最能展现越调艺术特色的《失街亭》。这部戏讲述了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违背军令,致使街亭失守的故事。在表演中,申凤梅特意加入了一些新的细节。比如在得知街亭失守的消息时,她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表演方式:先是快速翻阅军报,然后突然停顿,这个细微的动作变化生动地展现出诸葛亮的震惊与愤怒。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立即来到后台。他首先称赞了申凤梅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的精准把握。他说,在历史上,诸葛亮既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政治家。申凤梅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
周总理特别提到了《失街亭》中责备马谡的一场戏。他认为申凤梅在这场戏中既展现了诸葛亮作为统帅的威严,又表现出对部下的惋惜之情,这种细腻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周总理还对越调这种地方戏曲能够演绎如此宏大的历史题材表示赞赏。
在与申凤梅的交谈中,周总理询问了越调的发展状况。当得知越调主要在河南农村地区流传时,周总理建议要注意保护和发展这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他指出,越调虽然源于民间,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他鼓励申凤梅继续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创新。
1963年4月,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会上,周总理专门谈到了观看申凤梅演出的感受。他说,像越调这样的地方戏曲同样能够演绎出高水平的作品,这证明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他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地方戏曲的发展,让更多像申凤梅这样的民间艺术家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才华。
这次演出之后,申凤梅的名声更加响亮。各地剧团纷纷邀请她前去交流演出。在随后的几年里,她率领越调剧团先后到达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演出。每到一处,她都会根据当地观众的特点对演出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在上海演出时,她在传统剧目中加入了一些吴语的念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1964年春节期间,申凤梅再次被邀请到北京演出。这次,她带来了新排演的《隆中对》。这部戏着重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在排演过程中,她特意参考了一些历史资料,力求在表演中还原历史的真实感。这次演出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进一步印证了周总理对她艺术成就的肯定。
五、传承越调,培养新人
1965年秋,申凤梅在河南省戏曲学校开设了第一个越调专业班。这个班级共收录了12名学员,都是从全省各地挑选出来的有天赋的年轻人。申凤梅亲自为这些学员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基本功训练、唱腔练习和表演技巧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申凤梅特别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她都会带领学员们进行发声练习。她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练声方法,即"三字练声法":以"门、前、声"三个字为基础,用不同的音调反复练习,帮助学员掌握越调特有的声音技巧。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越调的表演特点,申凤梅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编写成教材。这份教材详细记录了越调中常用的程式动作,如"圆场"、"亮相"、"站立"等。她还绘制了大量的动作示意图,方便学员们理解和模仿。对于每个动作,她都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解释其来源和运用场合。
1966年春,申凤梅组织学员们排演了一出新戏《走马荐诸葛》。这是一出专门为教学而编写的剧目,其中包含了越调表演的各种基本技巧。在排练过程中,她手把手地教导学员们如何运用身段、表情来塑造人物。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她还带领大家研读相关的历史典籍。
1967年,第一批越调学员开始在各地演出实践。申凤梅带领他们到河南各地的农村巡回演出,让学员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演出间隙,她会组织学员们和当地的老艺人交流,收集整理各地的越调曲调和唱腔,丰富教学内容。
1968年,申凤梅开始着手整理越调的传统曲牌。她走访了河南多位年迈的越调艺人,记录下许多濒临失传的曲调。在整理过程中,她将这些曲调分门别类,编写成教学用的曲谱。这些资料后来成为越调艺术传承的重要参考。
1969年初,申凤梅在开封建立了越调艺术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整理越调的历史资料,研究越调的发展脉络。她带领组员们走访了开封、商丘等地的戏曲艺人,记录下大量的口述史料。这些资料为越调的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1970年,申凤梅的第二批学员开始接受培训。这次她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内容,如引入现代教育方法,使用录音设备辅助教学。她还定期组织学员观看其他剧种的演出,鼓励他们在保持越调特色的同时,借鉴其他剧种的优点。
1971年秋,申凤梅组织编写了《越调表演基础教程》。这本教程系统地总结了越调的表演特点和技巧,包括唱腔、身段、表情等多个方面。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练习曲目,这些曲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适合初学者练习的传统剧目。这本教程的编写,为越调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