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来自阅读史籍的感叹:用才不当与社会问题

赵知喻 2024-06-27 11:36:52
结论:孔乙己长衫群体化现象,会和国家盛衰、社会动荡和社会腐败紧密关联。 这一次A继续采访,采访对象,历史学博士E。 关键词:社会动荡;群体腐败。 历史学博士E,一副少年学究的样子,从事历史学研究的时间尚不是很长,但受过历史学学术研究的专门训练,同时野史、杂书也看过不少。 博士E说,学子“孔乙己”群体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后续还会有一些问题的。 因为,从历史视角看,文化人才能是否得到妥当运用,会和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文化健康密切相关。 他举了历史上若干类似事例来说明。 (一)战国时代魏国的兴衰 战国时期,在魏国早期,魏文侯培养并正确使用大量文化人,使得魏国率先成为强国之一。 在魏国魏文侯魏斯时期,魏国尊重人才。魏斯尊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师,子夏在魏国创立西河学派,培养大量文化人。子夏两个学生,李悝和乐羊,都在魏国获得较高职位。其中,李悝主导了魏国初期的变法,提高了国内的法制水平、行政效率和经济富足度。乐羊则取得军事成就,攻灭当时魏国最大的威胁中山国。魏斯还主动发掘人才,任用吴起等人,巩固国家军事优势地位。在地方治理上,西门豹等著名的官吏都获得机会,一展身手。 不过,在接下来的魏武侯、魏惠王时期,文化士人面临的待遇,却大不一样。 魏武侯认为士人,应该地位地下,对当时的西河学派的主持者田子方,魏武侯出言不逊,最终使田子方愤而离魏。著名的为民除害的一代名吏西门豹,最后被魏武侯杀害,并且,部分由于魏武侯的信任原因,吴起也离开魏国,出走楚国。 再到魏惠王魏䓨时期,主要由于魏国国内选人用人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因为君王选人任人不当和在相对高位官僚的嫉贤妒能,再有大量的国际顶尖人才出走他国,其中,乐毅出走燕国。此外,出走其他诸侯国的著名才士,还包括商鞅、孙膑、张仪、范雎、尉缭,等等。 上面提到的这些魏国文化人的出走,都通过在战国其他国家的任职,掀起了巨大的国际风浪,其中,只有吴起、乐毅掀起的国际风浪,和魏国关系相对不大;而其他各位,则都或多或少地削弱或打击或削弱了魏国。 公元前225年,魏国成为了崤山以东六国之中,第二个为秦国所攻灭的国家。寻根问由,在过去,魏国出走人士,如商鞅、张仪等都对秦国崛起,也为秦后来灭六国,做出重大贡献。 (二)唐王朝安史之乱的爆发 唐王朝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当政时期,很多在朝廷体制内,没有谋到职位的读书人到地方官那儿谋出路,包括流落到节度使那儿做幕僚,其中,就包括去安禄山,后来劝安禄山起事的严庄。先后投靠安禄山做幕僚的文人,还有高尚、严庄张通儒、平洌、李史鱼、独孤问俗等人。 耐人寻味的是,后来,严庄、李史鱼和独孤问俗等人都陆续投降唐朝廷。其中,在洛阳被围困境中的严庄,投降唐朝廷之后,还被授予从三品的官职。 要知道,在唐朝,从三品是很高的官阶,一般情况下,唐王朝的宰相级别,也就是三品。 非常幽默的是,对于严庄等人而言,主要由于唐朝廷官员系统对不属于关陇门阀的文化人开放度不够,他最初的入仕动机,刚开始没有实现,却通过“投靠节度使→造反→投降”的曲折方式得以实现,并最终还获得准宰相级别的高官。 从最终结果看,严庄回味和唐朝廷的关系,真有可以暗笑的地方。但是,对于唐朝廷而言,可谓是既遭到人家打脸,又似乎在结局上还得给人家官位。那似乎还不如当初,开放一些低价朝廷职位,给这些平民文化人。 (三)唐王朝黄巢走上“杀阀”不归路 唐王朝中后期,考进士多次不中的落地秀才黄巢,走上了某条不归路。正是在那条不归路上,后来,他在长安城,对皇族和当时的门阀氏族大开杀戒。 黄巢进入洛阳和长安之后,将皇族成员、大半的门阀氏族屠戮殆尽。 唐朝诗人韦庄在《秦妇吟》中慨叹道: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很多人都分析,黄巢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谋个功名而已。 但是,唐朝实行的科举考试,却是“低录用率”、“低开放度”、高度不平等的科举考试。 唐代科举取士始于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终于昭帝天祐四年(公元904年),共开科273次,总取士8455人,其中进士6692人,诸科1569人,另有秀才29人,其他165人。 在唐朝科举考试的中前期,特别是在早期,所录用的人员当中,都高度向门阀氏族倾斜,平民氏族的中考率极低。 黄巢最终榜上无名,写了一首众所周知的怨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之乱之后,有一半多门阀氏族人员,被干掉了。那些没有杀干净的门阀氏族,都用残存的财富,找地方避乱去了。 门阀氏族者到了新地方之后,一切草创。门阀氏族的观念,由此也确实荡平了。往后,在读书人当中,再也兴不起什么再讲究门阀出身的风气。 因此,黄巢的杀戮,确实为高录用率的平民科举考试铺平了道路。 如果说,安史之乱让唐王朝,还只是半死尤活。那经过黄巢再一折腾,唐王朝后面的那些剧本,基本上就是回光返照和苟延残喘了。 (四)元王朝相对短命。 博士E认为,元王朝没有让中高层文化人形成归属感,是导致其短命的重要原因。 元朝在建国初期的军事成就,是世界上罕有匹敌的。但是,元朝入主中原之后,整个政权寿命只有98年,却大大短于其他政权的整体寿命(通常接近或超过200年) 元朝短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适应中原农业社会的制度建设不深入,中原地带文化人的归属感不强,也是重要原因。 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大元建立后,就一直没有开科举。直到1312年,元仁宗二年的时候,元仁宗才开科举。 在元朝治理中原的98年间,前后一共举行16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科举进入朝堂的官员,仅仅朝堂文官的3%。 这样做的结果是,中原大量文化人,始终排斥在朝政之外。 在元朝朝政高层,也没有高层次文化人,相对持续地协助开展制度建设和朝政管理,导致元朝很多适应农业社会的制度建设,浅尝辄止。 没有规范化的政治制度,一旦叠加继位统治者个人品性不佳,朝政堕落的速度会加快,且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五)某朝代的塌方式腐败。 某朝代的某届大学士内阁。大量阁老身败名裂。 博士E说,在他收集的史料之中,有这么一届朝政内阁,在这一届内阁里面,有多位阁老,最终身败名裂。 博士E发现,这些阁老,都掌管一个相对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发生从上至下的塌方式腐败。从阁老以下,一条线或多条线,连着很多人,都最终因为关联式罪名,身陷囹圄。 而这种塌方式腐败,和选人用人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那些身败名裂的阁老,掌管的全部都是选谁用谁,可以弹性操作很大的部门。 ——掌握兵部的两位兵部尚书,皇上本应非常倚重的两位左膀右臂,都身败名裂了。 ——皇上办公场所的大内总管,身败名裂了。 ——皇上委以重任、臣民寄以厚望的刑部尚书,身败名裂了。 ——先有一位领内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后有两位领内阁大学士,川陕总督,都身败名裂了。 博士E说,他纵览古今,作为这位皇上的直接助手,这么多阁老,塌方式“身” 败与“名”裂。这在中外历史之中,都算得上比较独特。 博士E说,每当读史读到这儿,他不禁掩卷沉思并长吁短叹,难道该朝的这位皇上,每天的文、武、刑等多方面日常工作,依靠的都是黑社会? 博士E说,需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个部门的阁老,他们自己都要经过进人、选人、用人的关卡,才能上升到皇权内阁的职位;并且,他们通过他们的职权,后面还关联着很多部门大量士子个人发展的进人、选人、用人。 形成对比的是,掌管那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部门的阁老,则身败名裂的概率相对较低。 少年学究E意味深长地说道,历史可以提供借鉴,社会各方都应该共同深思。
0 阅读:4

赵知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