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CHJIM家不论是原线还是升级线的选材用料,基本上都会遵循尽可能细、尽可能软、尽可能保持与耳塞腔体的设计风格统一的原则,而对线材懂行的人其实会知道,即便是市面上最顶级的材料,其线芯本身不会有多粗,很多粗壮的电源线拆开来其实中间也只是细细一根罢了,所以我一直是提倡把“升级线”的外观给做的更“常规化”的,至少能够保持一定的收纳便捷性和佩戴舒适度。而Cable X的线芯虽然放在市面上的升级线中算是非常独树一帜级别的那种美观、好看,但也算是目前TANCHJIM家族里最粗的一根线了,线体本身的部分透明有光泽,而且使用了钛合金的接插件。
线体选材方面使用的是银铜合金加厚镀银层,以LITZ复合密绞技术编织,在内芯使用Litz绞织的基础上,再对成型芯线进行一次Litz绞织,使整个结构成为主芯线,通过修整绞合密度与间距、线材容感值等方式来使得细节揭示力更强,而且建立在把线材的粗细控制得非常适度的基础上。
如果单纯只作为模拟线材的话,Cable X的升级方向还是很明确的,以Origin这种典型动圈风格的耳塞为例,接驳自家的Space小尾巴来参考,它能够带来更好的透明度、更大的动态表现,两端的能量感也加强了不少,一耳朵是“更劲”的声音,而且能够有效增强低频结像的剥离感、聚焦感,让整个空间的Y轴空间更拉得开、更有临场感去适应Live型音乐。声场的横向我觉得谈不上有多么强的提升,主要还是体现在立体感上,并且作为一根我认为偏素质风的线而言,它对于Origin本身的那种“圈味儿”没有做可闻的削弱。
当然了,这根线最大的亮点可能还是在这个DSP插头上,芯片内置两路24Bit高性能DAC,支持44.1kHz、48.0kHz、96.0kHz采样率输出,而且插头的部分几乎就和普通的C口线无二异,采用了弯插的设计。如果是和几百元价位的小尾巴相比的话,这个插头下的声音大动态和中频醇厚度要削弱了一些,比较注重透明度、结像聚焦感的塑造,听起来是那种非常清晰、线条分明的路子,而且声场可以说刻画的非常完整,横、纵高、纵深都能够有充分的表达,至少在声场方面,从4.4+Space切换回C口插头时不会有明显的降级感。
在官方APP内,你可以切换你正在使用的TANCHJIM家族耳塞型号,但是切换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太明显的声音变化,因为在APP首页的耳机型号切换的时候,只会微调200Hz以下和8K以上的部分。真正有声音变化主要还是几个官方预设,我认为都是可听性比较高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是默认音效和流行音效,流行音效在高频的部分会显得更加轻快鲜活一些、女声的部分有轻微的甜度增强,而自然音效乍一听和流行音效非常相像,但是低频的部分瘦削了一些,有一些像是“科Hi”版本的流行音效,低频的部分比较近似于小4的那种风格,但出于掩蔽效应的影响,也会让你感觉中高频比默认音效要鲜活一些。
但这里划重点:假设你也和我一样使用的是Origin这个型号、并且在APP首页里选择了Origin,那么你会在下方看到一个“ORIGIN音效社区”的字样,同理,你切换到什么耳机就会显示什么社区,每一款TANCHJIM的耳机,官方都额外针对该型号做出了针对性的、不同风格的预设,而我上一段提到的“DSP S 官方预设”则是无差别针对所有耳机型号的,所以,虽然我认为Cable X本身C口的适配性很高、素质也够用在更广阔的高端耳机上,但如果你使用的是TANCHJIM自家的耳机,还可以感受到官方对于很多老型号的一种“解读”,如果你手头有TANCHJIM家的老塞子,也许可以在Cable X上焕发二次生机。
Cable X的声音素质考虑到价位来说我认为是没什么毛病的,主要是一些体验细节上还有上升空间,比如在切换官方预设的时候会断连一下,然后切一次就会跳出一个连接提示的弹窗,而且目前在社区里能够获取的音效还是比较有限,也希望官方多多推广并发动用户来分享,也许有不少民间大神的预设能够给你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