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铁盟友:英国和葡萄牙,为何维持了600年同盟关系?

一界 2024-10-25 13:35:18

在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敌友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比如二战中共同夹击纳粹德国的战友,美国和苏联。

随着二战的结束,丘吉尔的一场“铁幕演说”,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拉开序幕。

▲铁幕演说今天的敌人可能也会是明天的朋友,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两次世界世界大战打出“世仇”的德国与法国,二战结束后双方为了恢复实力,放下仇恨开始主导欧洲联合。

▲法国人讽刺德国人的漫画可见在利益面前,国与国之间的“敌友”关系可以随时转换。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处于欧洲的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的同盟关系,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末期,直到今天,这个同盟依然很稳固。

▲两国的位置1386年双方签订了象征友好的《温莎条约》,它强调了该条约为永久性条约,两国统治者及其继承人都必须遵守,不得有违。虽然英葡两国在后世都发生过改朝换代,但是这个同盟关系一直没有改变。而且条约规定,两国公民可自由出入另一国,可在另一国任意往来、贸易和居住。

▲标志英葡同盟的《温莎条约》那么,葡萄牙和英国的同盟,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稳定延续下去的呢?

一、葡萄牙的崛起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英国属于孤悬一隅的存在。其实葡萄牙在欧洲大陆上它也属于边缘的存在,西班牙是它唯一的邻国,以至于很长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历史是重合的,甚至在文明早期,它们根本就是一个国家。

▲伊比利亚半岛西欧国家的历史,自然绕不开“罗马”这个元素。西葡所属的伊比利亚半岛,在公元前三世纪,是北非强国迦太基的贸易基地。

▲迦太基帝国当时的罗马共和国为了与宿敌迦太基王国争夺西地中海的控制权,公元前218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里,罗马共和国军队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不过直到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初期,罗马人才彻底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在今天的葡萄牙地区,建立了琉息太尼亚省和加利西亚省。几乎同时期的英国,此时也遭受了罗马军队的入侵。

▲蓝色部分是加利西亚省,绿色部分是琉息太尼亚省从公元前54年开始,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英国,均被当地的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英国。征服英国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也就是不列颠尼亚行省。

▲不列颠尼亚行省罗马帝国的繁荣在公元四世纪夏然而止。公元四世纪,德意志地区的日耳曼人开始大规模地进入罗马帝国,并在410年占领了罗马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领土,伊比利亚半岛也未能幸免。

▲罗马帝国遭受北方蛮族入侵在半岛上,日耳曼人的两个别支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他们的势力范围也分别是,今天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雏形。六世纪末期,西哥特人打败了苏维汇人,统一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西哥特王国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西哥特王国的“太平盛世”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穆斯林骑士们不仅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还进入了波斯和东罗马帝国。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人征服了北非的突尼斯。为了征服欧洲,他们顺着直布陀罗海峡,开始对西哥特人发起攻击。

▲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西哥特人自然不是阿拉伯人的对手,公元714年西哥特王国灭亡,除了伊比利亚北部的一些地区还在哥特贵族手里,中南部的广大领土都成了穆斯林的世界。不过阿拉伯人也没能放松太久,因为著名的伊比利亚复国运动随之而来,并延续了千年。伊比利亚复国运动之所以如此猛烈,一来是为了夺回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土地,二来也是为了自身的宗教信仰而战。

▲阿拉伯势力控制的地区(绿色)早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就进入了半岛,随着4世纪基督教被罗马帝国设定为国教,伊比利亚半岛的基督教徒数量大大增加。之后的西哥特王国时代,统治者依然推崇基督教,公元589年西哥特王国里卡多一世同样把基督教设定为国教。到了8世纪,西哥特王国已经是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之一。

▲西哥特国王里卡多一世把基督教定为西哥特的国教所以,伊比利亚的复国运动,不仅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战争,同样也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战争。在抗击穆斯林的过程中,哥特贵族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公元九世纪,国王阿方索三世时代,哥特人收复了葡萄牙境内的波尔图和布拉加,并在这里设立了葡萄牙郡。

▲蓝色部分是当年的葡萄牙郡在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的基础上,哥特人又在10世纪建立了莱昂王国,这也是后来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前身。1093年莱昂王国阿方索六世的女婿亨利成为葡萄牙伯爵,亨利的儿子阿丰索一世在1139年建立了葡萄牙王国。值得一提的是,“打击穆斯林”是当时欧洲各国的共识。从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得到了包括英国等很多国家的支持。英国从公元1世纪被罗马帝国征服后,一直处于被异族征服的状态。罗马人、日耳曼人、丹麦人、诺曼人轮流进入英吉利。在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英国正处于诺曼底王朝时代。

▲基督教为了收复失地而建立的政权(彩色)尽管此时英国和葡萄牙并没有任何交际,但是两国有共同的敌人,穆斯林。1147年英国人和佛兰芒人和弗里西亚人在东征途中,由于天气恶劣,意外来到了葡萄牙沿海,恰好赶上了葡萄牙阿方索一世在围攻里斯本。英国人面对固守里斯本的穆斯林军队,与葡萄牙联合起来,围困4个月后,收复了里斯本。这也是英国和葡萄牙友好关系的开始。随着伊比利亚复国运动的不断发展,到了1230年,除了半岛南部尚且处于穆斯林的控制下,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卡斯蒂利亚王国(前身是上文提到的莱昂王国)、阿拉贡王国、葡萄牙王国收复。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主要势力不管是卡斯蒂利亚王国,还是葡萄牙,阿拉贡,他们的目标都是赶走入侵的阿拉伯人。不过大家都明白,这既是一场“复国战争”,也是一场军事竞赛。谁在乱世中抢到的领土多,谁就有日后称霸半岛的资本。公元1249年,葡萄牙大规模南下,占领了优良港口阿尔加维,形成了现代葡萄牙的雏形。

▲葡萄牙在1249年抵达半岛南端,率先收复完成作为伊比利亚半岛上极为优越的港口,卡斯蒂利亚王国同样渴望占领阿尔加维。面对葡萄牙人的“抢先一步”,卡斯蒂利亚人自然有很多不满情绪。

▲以伊比利亚正统自居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而且半岛上穆斯林势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仅活动于半岛南部的格拉纳达地区。“收复失地”的形势一片大好。之前还可以共同对外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葡萄牙王国等,如今也逐渐开始“内斗”。

二、矛盾的同盟尽管葡萄牙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相较于,拥有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前者的实力还是逊色不少。14世纪以来,领土更加广大的卡斯蒂利亚王国逐渐产生统一伊比利亚半岛的野心,为了自保,葡萄牙开始在欧洲寻找自己的盟友。

▲卡斯蒂利亚王国面积最大,野心最大放眼当时的欧洲,英国和法国似乎是葡萄牙不错的选择。可是法国在面对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葡萄牙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因为14世纪的法国,正在和英国进行着长达百年的战争,能与卡斯蒂利亚王国建立良好关系,无疑可以提升法国自身实力。比如在百年战争里,卡斯蒂利亚王国就向法国提供舰队,用于袭扰英格兰南部海岸。但是英国则不同,英国作为海上孤岛,欧洲大陆对其总有一种防备心理。在农耕文明时代,英国对大陆也有渴望心理。

▲英国人一直以来的大陆政策同时英国人意识到,卡斯蒂利亚王国背后有法国为其撑腰,英法之间一直有很深的矛盾,所谓“敌人(卡斯蒂利亚和法国)的敌人(葡萄牙)是朋友”所以在1373年,英国和葡萄牙签订了《永久同盟条约》,其中提到,“笃信若有两王之一或其后嗣亟需得彼支援时,依此约所定,得以力能为之援致其节,俾保其疆界及财货无虞,使无渝此盟。”这也是英葡同盟的起点。公元1385年,卡斯蒂利亚王国为了吞并葡萄牙,发动了阿勒祖巴洛特战役。此时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在对外关系,不仅与同属半岛的阿拉贡王国形成同盟(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形成了后来的西班牙),而且和法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中间的卡斯蒂利亚和右边的阿拉贡,联合成西班牙王国在战争初期,卡斯蒂利亚的军队,不仅进入葡萄牙,而且屡次在法国的支持下攻击英国的港口。作为盟友,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支援了葡萄牙,成功了阻挡了入侵的卡斯蒂利亚军队,避免被其吞并。

▲英国援军里有大量来自百年战争的老兵,战斗力强悍战后英葡双方于1386年,签订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温莎条约》,温莎条约”共计12条款,有两条最为重要。第一条:该条约为永久性条约,两国统治者及其继承人都必须遵守,不得有违。第二条:两国公民可自由出入另一国,可在另一个任意往来、贸易和居住。通过条约,再次重申了两国友好关系。当然决定同盟是否牢固,光靠白纸黑字是不行的,利益才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当然了,在利益的驱动下,英葡既可以亲密无间,也可以出现裂缝。随着近代欧洲的崛起,尤其是欧陆民族国家的诞生,奥地利、普鲁士、瑞典、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卷入了欧洲争霸战中。

▲影响欧洲格局的三十年战争除了欧洲内部的争霸,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各国的主战场从欧洲扩大到亚非拉的广大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开始了殖民地的占领。紧接着英国和法国也开始了这场军备竞赛。葡萄牙作为早期的殖民大国,在非洲东海岸,东南亚,巴西,都插上了他们的国旗。此时的英葡之间,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葡萄牙作为英国在欧陆的前哨站,可以牵制着西班牙,让英国人全力对付法国人。同时葡萄牙为了保持伊比利亚的现状,阻止西班牙扩张,也需要英国人。比如在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在非洲作战时战死,引发了葡萄牙的继承危机。西班国王腓力二世在葡萄牙贵族的支持下继承了王位,葡萄牙也就成了西班牙的一个行省。英葡同盟一度停止。得到葡萄牙以及其殖民地的西班牙,实力大增,俨然成了欧洲各国的公敌。

▲辉煌一时的西班牙殖民帝国作为后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与西班牙迟早会发生冲突。从1585年开始,英国就开始与西班牙作战。战争的原因,除了双方在殖民地上的矛盾,还有就是英国渴望通过战争,帮助葡萄牙独立。与之相对应的是,葡萄牙人的多次起义也客观上帮助了英国最终战胜了西班牙。

▲1588年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640年葡萄牙爆发了独立运动,不仅英国,就连之前与西班牙关系密切的法国,也开始支持葡萄牙独立,以实现伊比利亚半岛的分裂。当然了,英国人支持葡萄牙,并不是单纯为了“英葡同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葡萄牙手握广大殖民地,如果被强大的西班牙长期占有,则不利于英国的称霸计划。

▲曾经强大的葡萄牙殖民帝国英国人的救火行为,还是得到了葡萄牙的回报。17世纪中期,在英国和葡萄牙的一次联姻中,葡萄牙将印度最大的港口——孟买作为嫁妆,送给了英国。英国人得到孟买后,他们在印度的殖民事业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吞食了这颗“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珠”。

▲葡萄牙曾经在印度的殖民地但是英葡两国作为不同的利益所有者,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中都达成共识。比如说殖民事业中,英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殖民帝国,必然会和葡萄牙代表的老牌殖民帝国有冲突。1650年英国以鲁伯特亲王指挥的英国皇家军舰为借口,进入里斯本,派遣海军封锁里斯本,要求葡萄牙交出英国军舰,但是遭到葡萄牙的拒绝,战争一触即发。双方作战4年后,以英国人的全面胜利告终,双方签订了《英葡和平条约》。根据《英葡和平条约》,葡萄牙赔偿了英国的损失和战争费用;英国有权在西印度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之间自由贸易和征收进口商品的优惠关税;此外,英国商人在这些方面不受调查干预。这场战争,葡萄牙被英国人打败,丢失了自己在西印度的势力范围。可是葡萄牙并不能拿英国如何,毕竟自己在欧洲,无疑是需要英国人为自己保驾护航的。

▲在殖民事业上,英国人属于后起之秀。英国人仿佛是天生的纵横家,为了防止在殖民问题上吃亏的葡萄牙退出同盟,英国人大度地在1703年与葡萄牙签订了《梅休因条约》,规定了英国出口到葡萄牙的纺织品、葡萄牙出口到英国的葡萄酒全部免征关税,使得葡萄牙的种植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还有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的时候,英国人也毫不吝啬,国会通过紧急救援案,给予葡萄牙十万英镑的援助,同时又号召自己当时的盟国普鲁士也支援葡萄牙,帮助葡萄牙度过了一次“国难”。

▲地震加海啸彻底摧毁了里斯本在七年战争中,1761年法国为了对抗英国,和西班牙结为了名为“家族契约”的联盟,出兵逼迫葡萄牙退出与英国的联盟。又是英国出马,帮助葡萄牙打败了入侵的法国和西班牙。因为此时的西班牙和法国,都属于波旁王朝,有共同的政治考量。所以英国必须得支援葡萄牙,放下之前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否则欧陆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不利于英国人自己的利益。

▲欧洲统治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北部的跨国王朝——波旁王朝尽管英国在绝大时刻扮演了葡萄牙的保护者,但是在拿破仑战争时代,拿破仑屡次打败英国人在内的反法同盟,英国自身难保,当然顾不上葡萄牙了。西班牙和法国为了拆散英葡联盟,逼迫葡萄牙签订了《马德里条约》,要求它停止对英国的贸易。当时英国面临法国的大陆封锁,葡萄牙不仅没有随波逐流,反而依然与英国在暗地经济来往,充当了英国与殖民地之间“联络站”的角色。因为葡萄牙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而且相比英国,葡萄牙更在意这个同盟是否存在。直到1807年法军占领里斯本,统治者前往巴西,葡萄牙才不得已停止了对英国的帮助。

▲极盛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囊括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在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人守住了本土并且最终打败了法军,在欧洲地位大大增强,在国际上成长为日不落帝国。可是葡萄牙却在战争里实力一落千丈。不仅本土遭到了法国人的破坏,而且由于王室去巴西避难,间接导致了巴西的独立。

▲葡萄牙王室前往巴西的船只,也是英国人安排的相比政治上两国实力开始悬殊,更重要的是双方在经济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曾经葡萄牙靠殖民掠夺得到的财富,在统治者的挥霍、战争的开支以及里斯本大地震的影响下,逐渐所剩无几。但是英国人不仅殖民事业越做越大,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在本土如火如荼的开展,英国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于欧洲和世界。可是英国人的发迹,并没有提携曾经的盟友葡萄牙一起致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葡萄牙的发展。之前提到的《梅休因条约》,随着珍妮机的出现,英国人的纺织品源源不断、甚至"无休止"地进入葡萄牙。后者一瞬间成为前者的商品倾销地。甚至时人都戏谑地认为,葡萄牙就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

▲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三、未知的同盟总体来说,在英葡同盟里,英国是在占葡萄牙的便宜。不过在葡萄牙危难之际,英国人也没有袖手旁观。毕竟除了大航海初期,英国一直比葡萄牙在综合国力上强大。葡萄牙面对偶尔的不公平,也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英葡同盟之所以可以维持,与其说是为了遵守几百年前的《温莎条约》,不如说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利益结合。英国自从15世纪百年战争被法国打败,就退出了欧洲内陆的争霸战。但是作为天生的纵横家,它无法容忍欧陆出现一个绝对巨头。法国和西班牙在很长时间都属于波旁王朝,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波旁王朝英国为了防止法国和西班牙做大,自然需要葡萄牙或多或少对西班牙和法国进行牵制。葡萄牙在地理上虽然不像英国那样偏居一隅,但是放眼欧洲,也属于比较偏远的地理位置。所以,葡萄牙作为小国,想要在欧洲拥有话语权,和英国人结盟,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到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时候,英国对葡萄牙的行为,则有些不太公平。为了彻底控制非洲,打击法国人在非洲的气焰,英国人打算修建一条从北非开罗到南非开普敦的铁路。

▲19世纪末欧洲列强瓜分非洲但是恰好葡萄牙面对非洲,他们的想法与英国人一样,渴望建立一条路上走廊,打通自己在东西非的势力(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很显然,英国和葡萄牙的想法相撞,必须有一方要让步。弱小的葡萄牙只能屈服强权,不仅导致了自己重塑殖民事业的计划落空,反而自己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之间的土地,都让给了英国人(今天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这导致了葡萄牙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政界认为这是“英国针对其古老盟友的最无耻和臭名昭著的举动”。

▲葡萄牙在非洲的势力,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相左值得讽刺的是,纵然英国人如此算计了葡萄牙人,但是英国并没有实现独霸非洲的愿望,反而便宜了法国人,法国占领了非洲领土的35%,这应该是英国最不想看到的。葡萄牙殖民帝国也在这次外交失败中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昔日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威严。这次外交失败,导致葡萄牙国内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烈。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部分军人组成自由派反对君主专制政体,终于在1910年这些人发动了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国的统治。尽管葡萄牙的政体从封建专制变成了共和制,但是与英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破裂。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二世被推翻后,逃亡首选地依然是英国。对于葡萄牙新的共和政府,推崇君主立宪的英国人自然是反对的。甚至在葡萄牙共和国成立初期,英国人开始拉近与西班牙的关系。英葡同盟的关系一度走向低点。之所以可以继续维持,因为进入20世纪,英葡两国不管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变得更加需要彼此了。

▲葡萄牙现今为共和制20世纪世界大规模进入电气时代后,英国对葡萄牙的经济索取则有增无减。葡萄牙的钨矿、锡矿、锰矿等工业原材料低价进入英国。葡萄牙之所以这么做“亏本买卖”,一来是为了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二来是为了让英国,认真地保护自己,以及为数不多殖民地的安全。这种经济模式下,葡萄牙在20世纪初成了欧洲发电量最少的国家。到了1927年,葡萄牙注册的工业企业只有六万多家,更严重的,百分之50的企业还是已经被淘汰的家庭小作坊。

▲相比同时期美国已经有了摩天大楼,葡萄牙的城市建设略显寒酸。葡萄牙之所以对英国百依百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国力的衰落,有英国人为他们的做主,多少能在国际上为自己发声。但是葡萄牙作为老牌帝国,自然也不会真正成为大英待宰的羔羊。一战期间,新生的葡萄牙共和国,为了修复与英国颇为紧张的关系,向德国宣战。二战的时候,尽管葡萄牙名义上保持了中立,但是它却两头下注,一方面葡萄牙屡次为英国提供方便,比如1940年葡萄牙的马德拉岛收留了从直布罗陀撤离的英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与希特勒眉来眼去,为法西斯提供战争资源。

▲二战时期葡萄牙领袖萨拉查博士不过随着二战结束,英国人面对一个团结的西欧,再次拉拢葡萄牙人,重申两国的友谊,自然不会追究二战时候葡萄牙“私通”希特勒的事。为了抗衡日益兴旺的欧共体,英国和葡萄牙等国家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可是随着葡萄牙在二战后的发展,他们对英国的依赖也逐渐减少。毕竟战后欧洲的主旋律,是建立欧洲人自己的欧洲,是要进行欧洲一体化。跟着英国人,道路似乎会越来越窄。反而葡萄牙和曾经的死对手西班牙,则开始逐渐亲密。甚至有了联合的迹象。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萨拉曼卡大学2011年的投票问卷显示39.8%的西班牙人和46.1%的葡萄牙人支持两国联邦。如果伊比利亚半岛真的实现了联合,那么葡萄牙和英国之间,“共同话题”会越来越少。

▲象征半岛统一的“伊比利亚主义”当然了,二战以来的英葡关系,除了上文提到的消极面,还是有很多积极面的。比如说在马岛海战中,葡萄牙把自家的亚速尔群岛借与英国,用于其飞机和航母的停靠。进入本世纪以来,英葡同盟更多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葡萄牙作为旅游大国,每年有大量的英国人去葡萄牙度假。2019年共有938万英国游客涌入葡萄牙,增幅为1.5%,占总游客人数的19.2%。甚至英国前首相大卫·卡梅伦最爱葡萄牙,更是连续三年携家人到葡萄牙度假。

▲英国葡萄牙双方首脑商议应对“难民潮”葡萄牙人同样喜欢去英国。在足球方面,英超外援里,葡萄牙人的数量仅次于足球大国法国、巴西和西班牙。甚至在英超球队狼队里,有超过五成的球员来自葡萄牙。在经济上,2022年5月,双方签署《英葡联合声明》,某种程度上是延续了之前的《温莎条约》。在经济上避免双重征税的公约外,双方还希望“在双边层面共享贸易和投资流动信息,以及现有壁垒”。

▲葡萄牙足球巨星c罗就是从英国开启自己的传奇之路尽管在20个世纪初,由于葡萄牙人的政体变成共和制,英葡之间出现了一段不和谐。但是到了政治多元化的今天,政体不同的两个国家,依然可以求同存异。而且在当今世界,英国人似乎也渴望把视野从“世界”重回“欧洲”,当它回家的时候,自然需要葡萄牙来为他开门。葡萄牙则在上个世纪70年代“康乃馨革命”推翻独裁者安东尼奥后,全力发展经济,也需要英国人的大力协助。综上所述,英葡同盟之所以可以维持这么久,最初的《温莎条约》是起点,随着双方在复杂的欧洲形势下互相配合,携手并进,联盟才逐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尽管在殖民地问题上,英葡之间有过分歧,葡萄牙在各方面都受过不平等对待。但是本质上,从近代以来,英国和葡萄牙的重点,都集中到了海洋。对于欧洲大陆,英葡更多的考虑是“平衡”。英国平衡法国,葡萄牙则平衡西班牙。不管如何,在欧洲这个充满矛盾和变数的地方,英国和葡萄牙的同盟可以维持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奇迹。

0 阅读:4

一界

简介:国际瞭望塔,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