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iPhone 13 Pro,他用红米K40S,我用华为P50,我们用着不同品牌和价位的手机,却有着同样的“电量焦虑”。在手机没电寸步难行的现代社会,每天给手机充电已然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而这个习惯形成的背后,是电池技术跟不上智能硬件发展的表现。
技术受限,续航与性能的此消彼长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出现、应用、发展、瓶颈4个阶段,然后被另一种新技术取代。从1981年锂电池技术正式申请为专利,1992年开始大规模民用生产,到如今也不过短短30年应用时间,在经历从液态锂电池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短暂飞跃后,商用电池研发陷入僵局,再难突破。造成这一技术瓶颈的根本原因,在于锂电池电容量的物理上限,很不幸,我们正接近这个上限。
事实上,电池技术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只是每年7%左右的能量密度提升,相对于依然遵循摩尔定律,动辄以200%甚至更高速度发展的硬件,无异于原地踏步。在手机尺寸限制下,屏幕、SOC、网络制式等等,所有模块都需要手机供电,硬件的功耗不断的攀升。手机和硬件厂家们只能在功耗与电池之间维持着脆弱的平衡,最终带来“挤牙膏”式的提升。此消彼长之下,让消费者对电池技术的进步更加难以感知。
地盘之争,电池与模块的零和博弈在电池技术突破之前,电池的容量与体积正相关,更高的容量意味着更大的体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塞进更大的电池,一直以来都是手机厂商需要研究的课题。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者要求提高,堆硬件成了更多厂商的选择,这也导致手机内的空间越来越不够用。
在固有的主板、基带、处理器、传感器、扬声器、散热模组之外,越来越大的屏占比、越来越多的摄像头,以及新增的快充模块等等,不断挤压着电池空间,让只能靠体积提升容量的电池空间更加捉襟见肘。曾经费劲心思达到的轻薄的,重回解放前。
在既定的空间内,一方收益意味着另一方损失,虽然手机尺寸在变大,但留给电池的空间,并未改善太多。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产生之前,别说手机电池,就连电动汽车也只能靠堆电池体积才能增加续航。
厂商抉择,续航与轻薄的两难境地与之前相比,作为电子数码产品的手机,已有转变为快销品的趋势。现如今,手机换代基本保持在1年左右的更新频率,使用区间也不过3年左右。苹果甚至推出了iPhone年年焕新计划,鼓励消费者“年年用上新iPhone”。更短更快的更新速度,也导致厂商对手机电池寿命与容量的投入兴味索然。
从现实情况看,在没有革命性技术突破的前提下,仅靠提高电池容量和手机体积来增加续航带来的直观体验并不高。在手机使用频次与时长不断增加的当下,即便电池续航增加了50%,对很多高强度使用者来说,依旧不够支撑1天。技术材料无法突破,能量密度难以提升,只是简单粗暴地增加电池体积,不仅未能有效改善手机续航现状,反而导致原本追求便携的手机,成为消费者外出时的负担。
对消费者而言,一方面需要长续航带来“安全感”,另一方面需要轻薄带来体验和便携性。手机厂商一度曾试图“鱼与熊掌”兼顾,“大杯”和“超大杯”的电池容量,最终导致手机重量失控,比如索尼Xperia XZ2以234g的重量,被网友戏称为“索半斤”。在这个局面下,最好的选择不是增加重量提升续航,而是在保证基本续航的情况下,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曲线救国,快充与节电的开源节流面对困局,厂家另辟蹊径找到提升电池容量之外的替代方案,即“快充开源,省电节流”。从厂商针对电池与续航相关宣传的关键词不难看出变化,过去的“容量翻倍”、“持久续航”,逐渐被“快充”和“低能耗”取代。
首先是节电技术,从硬件层面的处理器到软件和系统层面的优化方案,实现降低能耗提升续航的目的。例如 A15 仿生芯片, GPU 极限性能较上代提升了 40%,功耗反倒较上代低的硬件节能;华为的AI智能节电技术,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在云端构建一套个性化的智能节电方案,提升用电效率的系统级节电。
其次是快充技术,近年来厂商在快充技术上铆足了劲,通过一系列定制电路、电芯、接口、数据线以及配套的快充适配器和电源管理系统,让充电功率从“祖传的五福一安”飙升到120W甚至更高,4000mAh电池在5分钟内充到50%。快充记录不断刷新带来的直观体现是充电无感化,移动设备不再长时间被充电线限制,可以依靠碎片化的充电方式,将“电量焦虑”降到最低。
其他诸如已经普及的无线充电技术和处于研发阶段的隔空充电技术,无不以曲线救国的方式,为有上限的电池容量,提供着各式各样的场外援助,将“电量焦虑”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如前所言,电池技术的发展,正在经历瓶颈阶段,要么突破瓶颈要么更换材料,它涉及的不是一项技术,而是基础科学、材料学以及能源相关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小到手机、电脑,大到电动汽车,锂电池仍是最佳甚至唯一的选择。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朗,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加持下,电池产业终将被推到台前。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终将会投射到电池技术上,带来长足的进步与革新。相信在那一天到来时,手机可以一周一充,电动汽车也可以轻松突破1000公里乃至更高的续航里程,彻底摆脱“电量焦虑”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