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边欣赏梅兰芳唱段的同时,详细了解下此人的一生。喜欢京剧的人,相信对梅兰芳非常熟悉了。
在二十世纪初,梅兰芳这三个字可谓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地位更是堪称是国际巨星,碾压如今的那些流量明星等。
梅程荀这样级别留名青史的角儿,本身的技艺自然是不得了。
那嗓子身段是无法挑剔的,那演唱的片段更是称为是经典。靠天资技艺红,其实也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能够红这么久,那就不只是技艺的本事了,只能说明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民国初代实业家张謇、著名大书画家齐白石、山东督军张宗昌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他还受邀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地进行全球巡回演出。
文学家泰戈尔、高尔基和萧伯纳,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电影导演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电影明星卓别林、范朋克,舞蹈家乌兰诺娃,歌舞伎表演艺术家中村雀右卫门、市川猿之助等,都是梅兰芳的良师好友。
但就是这样一位惊艳了世界的大艺术家,却完败给了爱情。
在他的幼年可谓是极为幸运又极为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
幸运的是:梅兰芳出身与梨园世家,因此自幼对京剧戏曲耳濡目染,接触这些,自然起点比别人高一些。他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容貌可谓是端丽而又不失俊朗,天生就比别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幸的是:自幼孤苦,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先是寄于伯父梅雨田门下,又被送去朱小芬处学艺。本应是无忧无虑的时光,梅兰芳却不得不四处为家。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梅兰芳小小年纪便深谙人情世故,不服输的他日日勤学苦练,力求有朝一日能自食其力。
或许从小就经历了父母双亡的事情,因此,小小的年纪就比别的孩子更加懂事,还要明白人情世故,于是自小就开始养成了一种不服输的性子,每天日夜勤学苦练,自力更生。
然而,正当梅兰芳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件他最不愿遇到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时间的飞逝,梅兰芳逐渐的被世人所熟知,就在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的阶段,却发生了一件令他慌张、恐惧的事情,就是嗓子要变声了,如若变声失败,那作为京剧演员一生就这样断送了,自然心中会非常惊慌。
就在他处于低谷阶段,家中人帮忙说了一门亲事,同样是梨园世家出身的王明华,虽比梅兰芳年长2岁,可是容貌出众 、小家碧玉,就这样这门亲事定下了,在那时候,王明华对梅兰芳可谓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婚后,还生育了一对儿女。
各种角色——经纪人、服装设计师、秘书、保姆……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在梅兰芳的内心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他身体里始终住着一个脆弱敏感的小孩,而这也注定了他日后的爱情悲剧。且说梅兰芳自幼勤学苦练,人又格外机敏灵巧,小小年纪便展露头角。十岁登台,十四岁便被人赏识,加入当时最大的戏曲经纪公司“喜连成”。
然而,正当梅兰芳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件他最不愿遇到的事情发生了。
十六岁时,梅兰芳遇了倒仓变嗓期,无法登台表演。他内心非常惶恐,因为一旦变声失败,作为演员的一生也就废了。正在此时,家里帮他说了一门亲事,同是出身梨园世家的王明华。王明华比梅兰芳年长两岁,人出落得周正水灵,双方父母一拍即合,就这样定下了这门亲事。
在梅兰芳前途未卜的忧郁时期,王明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甚至为了梅兰芳的事业,在生下一儿一女后,王明华做出了一个女人最艰难的决定——做绝育手术。
梅兰芳终于顺利度过了变嗓期,又一次惊艳亮相。而王明华也全能地充当起各种角色——经纪人、服装设计师、秘书、保姆……
儿女双全,夫妻和美,丈夫事业蒸蒸日上,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然而上天却给了他们致命一击,一对儿女双双去世,让王明华从一位万事顺意的少奶奶,变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不孝媳妇。
她想让梅兰芳收养一个儿子,但梅兰芳拒绝了:“我这么年轻,应该有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收养呢?”
十年夫妻,十年恩爱,十年付出,却终究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王明华对梅兰芳无私的付出,与其说是夫妻之间平等的爱,不如说是无私的母爱。梅兰芳也习惯了她不求回报的付出,如今丈夫要平分、爱情要平分,就连“妻子”这个称谓也不是唯一的。王明华终于明白了,她给了他一切,他却给不了她爱情。
梅兰芳以“双祧”之礼迎娶了福芝芳,与原配平起平坐,不分大小。福芝芳青春年少,芳华正好,然而奠定她梅家少奶奶地位的是“梅党”要人冯六爷的一句话:
长得不错,唱得不错,能生孩子。
福芝芳也不负梅家所托,婚后十四年中先后生了九个孩子,五男四女。
而且对家庭,对丈夫,福芝芳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梅兰芳的原配,福芝芳视若亲姐,尊敬有加,表现得异常宽容大度。对自己文化上的欠缺,福芝芳恶补文学知识,直至能够陪梅兰芳排新戏、赏绘画。最重要的是对丈夫梅兰芳,她亦是毫无保留地付出着全部:在风雨飘摇里,福芝芳与他同行;在落魄迷茫时,福芝芳舒解开导。
所以后世给了她一个戏称:“扶植芳”,意思就是一直在支持、扶助着梅兰芳。
福芝芳要的也不多,就像亦舒说的:
当我40岁时,略有积蓄,丈夫体贴,孩子听话,这就是成功。
然而这也终究是个奢求,因为一个人的到来。
如果说王明华和福芝芳都是梅兰芳背后的女人,那只有孟小冬与他的爱情能称得上是势均力敌,平起平坐。
九岁学戏,十二岁登台,十四岁便已大家风范,惊艳四座。
年仅十八,便已被冠上“冬皇”的称号,被万人顶礼膜拜。这样一个冰肌玉骨,天资聪颖的妙龄少女,梅兰芳自然也不能免俗,只一眼就深深地爱上了。
孟小冬与梅兰芳
两人因戏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孟小冬这个骄傲的女子,在爱情面前第一次低下了她那高贵的头。
女人一旦陷入爱情,什么身份、地位,统统可以抛弃。
她同意嫁给梅兰芳,只为做他的第三位太太。然而,结婚当日,没有花轿,没有吹打,没有亲人的祝福,就连婚宴的地点都没有设在梅家。
这显然是在向世人宣布:这次结婚,名不正言不顺,而孟小冬也只是他梅兰芳的情人。婚后,梅家也不接受孟小冬的到来,梅兰芳只租了一个小楼,二人委身于此。
也许,他们也曾琴瑟和鸣,也许,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也许,梅兰芳真的深深爱过孟小冬,也许,也许……
但这些只是也许,当梅兰芳的养母去世时,两个人终究脱不了决裂的命运。
孟小冬身着素衣,头戴白花,来到梅家灵堂,想要为自己的婆婆送行。但梅宅的人不准她进去,就连梅兰芳本人也出面劝孟小冬离开。这时的孟小冬才如梦初醒,花前月下,琴瑟和鸣,不过是镜花水月,了无踪迹。
他给得了她蜜语甜言,却给不了她一句承诺和一份行动。
梅兰芳的一生,脱离不了这三个女人。
这三个女人为他付出了所有,而他真的得到爱情了吗?
也许在新婚燕尔,写诗作画的日子里,他总归是有爱的。然而,梅兰芳也害怕纯粹的爱情。 王明华和福芝芳都甘愿做梅兰芳背后的女人,毫无怨言地支持他的事业,辅助他的家庭。
梅兰芳对这两位妻子离不开,也放不下,但若说这是爱情,不如说是能带给他安全感的亲情。
孟小冬却不一样,她的明媚,她的张扬,她的傲气,让梅兰芳又爱又怕。他不可避免地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却也知道被千人敬仰万人膜拜的“冬皇”,终究无法屈居他的背后。
对待爱情,梅兰芳的内心依旧是懦弱的,活血这就是脱离不了幼时的经历和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创伤。
这也未尝不是梅兰芳内心的写照,他带给了全世界所有能幻想到爱情的美好,然而却败给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