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终结

南晴看电影 2023-09-08 16:45:00

刘慈欣常说,亚瑟克拉克是他最崇拜的偶像。

虽然在他的诸多作品里,都饱含阿西莫夫的影子,单单《神们自己》里,就汇集了“不要回答”和“带球流浪”梗。

可是他却很少提及阿西莫夫。

但是《童年的终结》真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刘慈欣心目中,亚瑟克拉克的“偶像之名”。

对应了刘慈欣的短篇作品《朝闻道》,或者说《朝闻道》是“提纯版”《童年的终结》。

基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面对高等文明降临的问题上,亚瑟克拉克描写出来的自由与放纵,与《朝闻道》中东方人的执着与克制完全不同。

小说不长,只有12万字,2015年拍摄过一部3集的美剧,可惜评分不佳。

影视化的局限性,实在影响了原著的震撼力。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前目的地》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显得索然无味。

但读原著《你们这些还魂尸》(All you zombies)的时候,到最后一章才豁然开朗。

《童年的终结》发表于1953年,雏形应该是1950年发表在杂志《Famous Fantastic Mysteries》上的短篇故事《守护天使》(“Guardian Angel”)

以21世纪初为故事的背景,亚瑟克拉克当初预测,月球登陆发生在1970年代末,而实际上登月在1969年完成了。

所以在1990年,他对于小说的内容进行了一定地修改。

改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台词,可惜他依旧没有能够预测苏联的解体。

不过没关系,这些受困于时代局限性的小问题,不影响小说本身的精彩。

小说中的21世纪初,人类登陆并移民火星。

现实中人类对于火星的探测从1960年就开始了,可惜至今无人登陆。

关于火星移民的问题,菲利普迪克还有一部小短篇叫《火星先遣队》,很有意思。

扯远了,回到《童年的终结》,开篇直接点题。

2001年美国总统宣誓就职当天曾宣布:“2100年到来之前,人类将造访绕太阳运行的各大行星,并至少在其中一颗上长久居住下来。”

但是没过多久,人类对于探索地外行星的梦想就被掐灭了。

他们来了——上帝。没有任何预兆。

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形体,无声地悬停在每一块陆地之上。

它们是高科技的象征物,人类再过几百年也无望匹敌。

它们飘浮在城市上空,一动不动。

当然,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来了。

但是他们并不仅仅是外星人,不是来侵略的,也不是来谈判的,更加不是来交朋友的。

他们是“超主”,地球的新管理者。

为25亿地球人,提供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生存规则。

人类被允许保留原有的制度,但不得发动战争,不得存在歧视,不得互相伤害。

允许保留各种体制和宗教,下达过最严厉的指令是:可以吃肉,但不准虐待动物!

另外,超主宣布人类的星际远航停滞于此,探索外太空的星辰大海已与地球人无关。

人类肯定不可能逆来顺受。

有的国家试图发射核弹,但在靠近飞船的一瞬间,导弹便消失无踪;

有的人发动过几次游行示威和集会抵抗,但超主没有做出任何反击的动作。

超主降临后的五年间,地球人过上了和平且繁荣的生活。

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乌托邦时代,全世界各地不分肤色、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人人都能吃上面包,逐渐消除贫穷、饥饿、歧视和阶级。

当无法控制歧视和偏见行为时,超主就把某一片地区的阳光“劈开”,简单的魔术,秀一秀肌肉。

当出现残害动物的事件发生时,施暴者将与被害的动物承受同样的疼痛与折磨。

超主不反对人类咒骂他,媒体大肆渲染他们是可怕的魔鬼,超主如同看待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充满怜爱。

“只要你们不互相残杀,怎么骂我都可以。”

“主不在乎”——感觉也是由此而来。

联合国秘书长是唯一可以与一位叫做卡列伦的超主沟通的人类。

但是只能进行远程沟通,但秘书长至今没有见过超主的样子。

卡列伦的答复很简单——因为地球人会恐惧我们的样子。

50年,卡列伦给人类的答复是50年。

50年后,大多数人类都是在超主时代诞生的,他们将习惯于拥有超主的地球,也能够接受超主的真正样貌。

所以超主到底是谁?

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叫做童年的终结。

50年转瞬即逝,卡列伦在这一天向全世界直播自己的长相。

“羽毛的翅膀、小小的犄角、带刺的尾巴,一应俱全。传说中最恐怖的东西活了起来,脱离未知的过去。现在它站在那儿微笑,古树般伟岸,阳光倾泻在它巨大的身躯上,双臂上坐着两个对它备感信赖的人类之子。”——西方传统神话中恶魔的样子——迪亚波罗。

这个形象不能让50年前的人看到,正是这个原因。

50年的时间,人类社会已经被彻底改造了。

疾病、贫困、恐惧都不复存在,这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能源问题全部解决,体力劳动不复存在,人们可以自主选择简单短暂的脑力工作,目的是不让生活过于无聊。

全世界的人类都会讲各种语言,都读书识字。

所有人都可以看电视,任何人都能在24小时内,从地球的一边到达另一边。

犯罪也已经消失了,或者说没必要犯罪了,谁都不缺什么,偷窃强迫都毫无必要。

人类的心智也得到了成长,基本上没有心理问题。

只有少数人觉得日子缺乏激情,大多数人都享受这种平静和祥和。

婚姻制度瓦解,以年计时,《流浪地球》的设定也源于此。性资源也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

总之你不必强求任何东西,你可以获得任何东西。

当一切都不必努力都可以唾手可得时,似乎一切都变得没那么需要了。

除了佛教,所有的宗教全部土崩瓦解。

而佛教则存活下来,用以修身养性和发展哲学。

因为超主可以回溯过去,展望未来,所有的宗教起源都变成了无稽之谈。

不过主要是因为亚瑟克拉克本人对佛教比较感兴趣,他晚年一直生活在斯里兰卡,在那里钻研佛学,度过了30多年的时光。

宗教没落,科学也没落了。

工程学还在发展,但基础科学已经没有人研究了。

与《朝闻道》刚好相反,花一辈子破解超主早就知道的谜题,没有科学家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

当然,文学、艺术都没了,因为阶级差异没了,苦难也没了。

刘慈欣的小说《赡养人类》里,也有类似情节。

第二章的主角是扬。

他27岁,主修数学和物理,选修哲学和音乐欣赏,是一流的业余钢琴家。

目标是拿下工程物理学博士,并对太空充满幻想。

虽然科学和艺术没了,但通灵术在这个时代盛行。

在一次通灵术的活动中,扬偶然间获得了超主星系的坐标。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扬偷偷潜入了超主的飞船,随着飞船上的动物样本一起,飞往了超主的星系。

至于这个坐标怎么来的?扬为什么可以混进无所不知的超主的飞船?超主又为何长得像恶魔的样子?

第三章的梗翻得太漂亮了,

这可是1950年左右的作品。

距离超主降临地球已经100年了,发言人卡列伦宣布他们的工作即将结束。

他对人类揭示了这一切的答案。

超主的种族与人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他们被更高等的智慧派到地球来监控人类的发展。

超主奉命把人类从战争与自毁的未来命运中解救出来,并带领人类终结“低等文明的童年”,迈向更自由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算是一种成人礼。

超主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代表了两种进化结果,但超主的进化不比人类高级,有很多局限性。

他们监管人类的同时,也在学习人类,从而寻求自己文明的进化和突破。

这也是为什么,扬可以大摇大摆地藏进超主的飞船里,飞往超主的星系,这更方便超主对人类进行了解和研究。

而从这一刻起,人类的进化正式进入发展壮大阶段,但仅限于10岁以下的孩子开始,他们将摆脱物质和肉体的束缚,转化成为一种智能的意识能量。

而剩下的人类,将成为最后的地球人,自生自灭。

在高等文明的感受里,时间并不是线性向前的。

过去未来都是漫漫长路中的一个“点”,人类之所以恐惧恶魔的样貌,就是因为古时候某些意识稍具觉醒的敏感人类,曾窥探过人类的童年是如何终结的。

他们不知其全貌,但在潜意识里对此埋下了恐惧的种子。

因此,人们世世代代把这种形象奉为魔鬼的化身,仅仅是因为不愿意面对未来即将终结的童年时代。

未来会影响过去,时间只是一种人类无法摆脱的“引力”。

这也是为什么,通灵术可以获得超主的坐标。

因为未来有人知道那个星系在哪里,人类底层相连,潜意识里过去与未来想通。

此后,人类的新一代孩子们将获得意识永生,他们的底层潜意识将彼此连接,走向更高级的进化阶段。

这也是《盗梦空间》和很多电影中都常用的概念——荣格的底层潜意识,群体无意识。

在最深一层梦境里,所有人类都拥有同样的意识层面。

简而言之,在最底层,所有人都做着同一个梦,也就是「迷失域」。

很多作品都用了荣格的这个思想:

比如《银河帝国》中的盖娅;

《阿凡达》中的爱娃。

有意思的是,1940年春天,约翰·惠勒曾打给理查德·费曼一通电话。

惠勒在电话中提出:“所有的电子和正电子,实际上是唯一一个电子在时间中前行并回溯的结果。”这就是单电子宇宙理论。

《别闹了费曼先生》这本书里的记述(我已经不止一次推荐这本书了,非常有意思)

但这却与荣格的理论有一些契合,在最深处,所有人都由同样的最基础的潜意识构成。

但这并不科学,只是一种假说,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理解宇宙的思路。

电影《信条》里也采用类似的理念描绘逆熵技术、时间逆行之类。

诺兰真的很喜欢把科学和哲学相结合。

回到小说里,最后扬·罗德里克斯回家了。

他的年龄增长了六个月,而地球已经过了八十年。

超主的飞船以大于99%的光速行驶,目的地距离地球40光年。

所以在飞船上,扬仅仅度过了几天,地球却已经度过了来回80年。

这段旅行中,超主对扬非常照顾。

回到地球以后,扬成为了最后一个地球人。

书中对于集体潜意识的描写非常具体,形容孩子们手拉着手在天空中长舞,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受伤了也没关系,因为每个人只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他们所有人是一个人,一个人也是所有人,地球与他们融为一体。

咋办啊?不知道你们看懂了吗?我感觉自己讲的不够好。

这本书我两年前才第一次阅读。远远晚于七八年前读刘慈欣的一系列小说。

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y Kardashev)使用了一个等级标准来衡量宇宙文明的技术水平,称之为卡尔达舍夫等级。

这个理论也多多少少来源于亚瑟克拉克的脑洞。

一级文明(行星文明):这个文明水平掌握的科学和技术可以完全控制地球上所有可用的资源和一切。

二级文明(恒星文明):它可以充分利用其恒星的能量,完全控制其太阳系。

三级文明(星系文明):它不仅限于他们的太阳系,而是整个银河系,比如我们的银河系。

四级文明(列星系文明):它们吸收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作为能量。

五级文明(多维空间转换文明):具有这种能力的文明可以在行星、星系和更大天体的不同维度之间转换。

六级文明(平行世界文明):这种文明生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叠加状态。

七级文明(神级文明):这种文明是一种具有统治意识的能量体,是低级文明无法观察到的。

显然人类连一级文明都不够,目前仅仅高于0.5级。

而《童年的终结》把人类直接拉到了六级文明的状态。

想写这个好久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绝对是一部优于《2001太空漫游》的作品。

0 阅读:3

南晴看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