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激励训练实录,阿拉斯加学习曲线,对比吉娃娃耐心程度,基础指令教学案例
最近在网友分享的各种趣事中,有两件特别引人注意。一位网友说家里养了只阿拉斯加雪橇犬,训练起来感觉特别费劲,同样一个坐下指令,教了好多次都不见成效,狗狗似乎总是难以理解主人的意图,有时候还会因为不耐烦而耍小脾气。而另一位网友分享的吉娃娃,同样的指令教起来却顺畅得多,很快就掌握了,而且训练过程中也很配合,展现出较好的耐心。
这让我不禁想到,不同品种的狗狗在训练时的表现会不会真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做一组对比实验,聚焦阿拉斯加和吉娃娃在基础指令训练方面的表现,看看它们各自的学习曲线以及耐心程度到底如何。这次实验,我选用了一些比较基础且常用的指令,像是“坐下”“趴下”“握手”等,来对这两只狗狗进行训练。
训练开始前,我为两只狗狗都准备了一些它们喜欢的零食,作为正向激励的奖励。对于训练的环境,我选择了一个安静、没有太多干扰物的室内空间,这样可以确保狗狗能更好地专注于训练任务。
先来说说阿拉斯加。这只阿拉斯加雪橇犬体型庞大,颜值超高。起初,当我说出“坐下”的指令并拿着零食在它头顶上方引导时,它并没有立刻理解我的意图。它歪着头,用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我和零食,耳朵微微晃动,似乎在猜测我接下来要做什么。经过大约 5 次重复的引导和示范,它终于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坐下”这个动作。那一刻,我看到它坐稳后,眼睛紧紧盯着零食,充满了期待。我立刻给予了奖励,它开心地摇着大尾巴,一口叼过零食就吃起来。
在后续的训练中,阿拉斯加的表现开始出现了波动。有时候它能很快理解指令并正确做出动作,可有时又会表现得迷惑不解,需要我多次重复。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最初的 20 次指令下达中,它成功完成“坐下”动作的次数分别是第 5 次、第 12 次、第 15 次、第 18 次、第 20 次,成功率大约是 25%。随着训练的深入,成功率在逐渐上升,这可能是因为它慢慢适应了训练节奏,也开始对我的指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着我们看看吉娃娃。这小家伙虽然个子小,但精力十分充沛。在训练它“坐下”时,情况与阿拉斯加大不相同。它很快就被零食吸引了注意力,当我下达指令并做示范动作时,它几乎是立刻就尝试抬起两只前腿,然后缓缓坐了下去。仅仅经过 3 次引导,它就顺利掌握了 “坐下” 指令。在随后连续的 20 次指令测试中,它有 16 次准确完成,成功率高达 80%。每次完成动作,它都会吐着小舌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仿佛在等待表扬。
对比这两只狗狗在“坐下”指令训练中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吉娃娃的接受程度和耐心程度明显优于阿拉斯加。那这是不是说明吉娃娃比阿拉斯加更适合训练呢?
其实不然。在训练“趴下”指令时,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阿拉斯加一开始仍然显得有些吃力,但它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我很惊讶。它不断地尝试,尽管一开始动作很不标准,但它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庞大身躯。经过 8 次尝试后,它第一次接近完成“趴下”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趴下”指令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成功率从最初的约 12.5%(20 次指令中成功 2 - 3 次)逐渐上升到 50%左右。
相对地,吉娃娃在“趴下”指令上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也许是因为这个动作需要它完全放低身体且放松警惕,对于生性好动的它来说有点挑战。在前 10 次尝试中,它成功了 4 次,成功率 40%。在训练过程中,它会时不时被周围的小动静分散注意力,然后就不再关注指令。
从这两轮训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同品种的狗狗在面对不同指令时,其学习曲线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虽然在前面的测试中,吉娃娃的整体表现看起来似乎比阿拉斯加更好,但当遇到更需要耐心和身体控制的指令时,阿拉斯加的潜力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性格上来说,吉娃娃性格聪明、感知灵敏,能够较快地对指令做出反应,但它们的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而阿拉斯加性格温顺、坚韧,一旦投入训练就会持续努力,虽然理解指令可能会慢一些,但它们会不断地尝试去理解并纠正自己的动作。
这种差异其实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一些阿拉斯加因为体型过于庞大,如果早期没有得到合适的训练和引导,可能会显得比较叛逆和难以驯服的说法。但这并非完全真实,通过科学的正向激励训练,即使在体型发育成熟之后,很多阿拉斯加也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
在本次训练中,我采取的正向激励训练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每次它们做出正确动作后,立即给予零食作为奖励,这种及时的正反馈能够激励它们重复做出同样的行为,以此不断巩固它们对特定指令的记忆。同时,对于训练过程中它们偶尔出现的不耐烦或不理解指令的情况,我会通过耐心引导并调整训练方式来帮助它们克服困难。
以阿拉斯加为例,有一次在训练“握手”指令时,可能是因为它的注意力和体力都有所下降,对指令出现了抵触情绪。我立刻改变了策略,先用它喜欢的小玩具逗它玩了一会儿,待它注意力重新集中后,再换一种方式(通过上下挥手的动作引导它主动将爪子抬起),反复示范几次,并每次在它主动做出类似动作时立即给予奖励。几分钟后,它就成功做出了“握手”的动作。
通过对阿拉斯加和吉娃娃在不同基础指令训练中的详细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曲线和耐心程度。这不仅能帮助宠物主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爱犬,也提醒我们在宠物训练中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无论是阿拉斯加那看似坚毅实则充满挑战的学习风格,还是吉娃娃的聪慧灵动但稍欠专注,每一个特点都是它们独特魅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