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却也让味蕾避开了那些 “奇葩” 食物的 “迫害”。
最近,上海一女子和朋友花 8000 元吃云南菜的视频冲上热搜。
俩人一进大门,服务员就卖起关子,宣称会让大家吃到大象粪便。
这个人均 4000 元的“猎奇”餐厅,究竟有啥魔力,竟能吸引这么多有钱人?
“吃粪” 事件回顾
最近,一位勇敢的博主决定以身试险一家“独特”的上海餐厅。
她和同伴两人花了 8000 元,踏入了这家号称“热带雨林博物馆”的高端餐厅 。
刚进门,博主还对店内如博物馆般的独特装修和环境赞叹不已,可第一道菜就直接把她弄懵了。
这道菜竟然是一片新鲜叶子,就是从一盆植物上直接剪下一片叶子,简单地涂抹上一些蜂蜜,就可以吃进嘴里。
接着第二道菜是 “岩石奶油香柳叶”,经过液氮处理的香柳叶被拍碎后撒在石头上,再配上奶油。
食客们需要拿着脆片排着队,从石头上挖着那一点点的奶油和香柳叶碎片吃。
而这道“岩石上的森林” 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它其实就是一份普通的沙拉,却被放在了一块大石头上。
更离谱的是,服务员还要求大家徒手抓着吃,说是这样才能感受到最原始的饮食方式。
看着博主那满手的菜叶和酱汁,实在难以想象这和美味有什么关联。
之后的菜品更是一个比一个 “炸裂”。
比如 “模拟腐臭味道的糊糊”,光是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直皱眉头。
当这碗糊糊端上桌时,那股刺鼻的腐臭味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作呕。
接下来的竹虫和酸蚂蚁两道菜,更是让不少人头皮发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虫子和蚂蚁,平时躲都来不及,更别说放进嘴里吃了。
但在这家餐厅,它们却堂而皇之地成为了餐桌上的 “美食”。
期间,服务员还拿出了一些据说能按摩舌头的勺子。
博主刚感到新奇的把勺子放嘴里,就听见工作人员说:这勺子很多顾客都用过哦!
这多少有点让人心里膈应。
而这场 “美食冒险” 的重头戏,无疑是那道传说中的 “鲜花插在象粪上”。
这道甜品,是用大象粪铺在盘子上,然后在上面点缀一些糖浆和果酱 ,这搭配,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它的味道。
老板 7 年研究,到底研究出了什么?
据员工透露,两位老板从2018年就在雨林中潜心钻研,才打造出了这么一套菜品体系,美其名曰是想探索独特的饮食文化,向食客展现 “雨林层级生态”。
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所谓的 7 年研究成果,更像是一场博人眼球的闹剧。
从这些奇葩菜品来看,很难让人相信老板真的是在用心研究饮食文化。
用大象粪便做甜品,这到底是对饮食文化的创新,还是单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流量?
就算大象粪便经过了消毒处理,可它本质上还是粪便,把这样的东西端上餐桌,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这些菜品不仅毫无美味可言,甚至连基本的饱腹功能都无法满足,更多的只是给人一种新奇、怪异的感觉。
并且云南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像过桥米线、野生菌火锅等,随便拿出一样来,都比这些奇葩菜品更能代表云南的饮食文化。
可老板却偏偏选择了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食材和吃法,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也许,老板只是想制造出能吸引眼球的话题。
毕竟在这个时代,只要能引起关注,就能获得流量和收益。
但无论如何,这种以奇葩菜品为卖点的餐厅,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当人们的猎奇心理逐渐消失,当新鲜感褪去,这家餐厅还能靠什么来留住顾客呢?
网友态度两极分化
此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网友们的态度呈现出了鲜明的两极分化。
在一部分网友看来,花 4000 元吃这些恶心的菜品,简直是荒谬至极。
“这哪是吃饭,分明是交智商税,这些菜毫无实用价值,纯粹是浪费钱!”
另一位网友也附和道:“4000 元,能买多少真正的美食,何必来这里吃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眼中,生活需要一些新奇的尝试,这家餐厅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有人说:“去这家餐厅吃饭,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种经历,一种能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
饮食文化新趋势?
上海这家餐厅的 “吃粪” 事件,看似只是一个孤立的奇葩案例,实则反映出当下饮食行业的一种新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餐厅纷纷追求新奇,推出各种奇葩菜品。
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分子料理,改变食物的形态和口感,制作出烟雾、泡沫、胶囊等奇特的菜品,给人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冲击。
还有一些餐厅推出黑暗料理,像板蓝根泡面、巧克力红烧肉、西瓜炒肉等,以奇特的组合吸引人们的好奇心。
这种追求新奇、体验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为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用餐感受。
它打破了传统饮食的固有模式,让人们对食物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激发了厨师们的创新思维。
然而,这些餐厅过度聚焦于营造新奇感与独特体验,常常忽视了食物自身的品质与口感。
像上海这家餐厅的奇葩菜品,更多的是靠噱头来吸引顾客,很难让人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中那份对食物的敬畏和对烹饪技艺的执着。
可过度追逐新奇往往会致使饮食文化趋于低俗与商业导向。
一些餐厅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不惜推出一些违背常理、甚至恶心的菜品,这不仅破坏了饮食文化的美好形象,也让饮食文化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商业炒作工具。
结语
当饮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就容易失去其原本的文化底蕴和价值 ,变成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
饮食行业追求新奇、体验的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不过餐厅要注意的是,在追求创新和独特体验的道路上,应时刻以尊重消费者、坚守食品安全与文化底线为基石。
信息来源
红网:人均4千餐厅甜点是大象粪便:猎奇不是抛弃底线的理由
光明网:上海一人均4千餐厅让食客啃树叶、品尝大象粪便!员工:创始人研究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