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R-130:解放军90年代团级以上部队主力通信设备

对讲有世界 2024-02-22 05:19:26

第三代短波收发信机的研发始于70年代中期,甚至在81型紧凑型C型获得认证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第三代收发信机旨在实现频率合成,采用基于集成电路芯片的单边带调频(SSB)。然而,由于制造商无法开发出可靠的频率合成装置,该收发信机在70年代末面临了困难。为填补这一空白,于70年代末推出了一款临时收发信机,为10瓦SSB(单边带调频)的晶体控制版本。最终,在80年代中期,成功研发出可靠的频率合成装置,并且10瓦频率合成SSB收发信机投入使用,参与了中越边境冲突的后期阶段(从1979年到80年代末)。

这款10瓦频率合成SSB收发信机旨在取代步兵单位中的硅2瓦和某些情况下的81型紧凑型收发信机,并在90年代中期引入新的军事装备命名规范时被正式命名为TBR-130。该设备的电路设计为50瓦输出功率,但调整为10瓦,以在战场条件下保持高度可靠性。它在90年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营团级单位的主要通信设备,甚至被用作团师级别的通信设备。从2001年开始,它被BWT-133/TBR-131 15瓦团师级别SSB无线电或BWT-119/TBR-120A 营团级别6瓦FM无线电所替代。

尽管它有一个TBR-130的正式代号和XD-D2A的行业代号,但似乎人们仍然称其为十瓦频率合成SSB,即使制造商在收发信机的名牌上也使用这个名称。该设备覆盖1.600至5.999兆赫范围,共有4400个可能的频道,由四个旋钮控制。收发机本身重5千克,整个系统(包括天线、耳机、携带挎带和电池)重9.8千克,尺寸为355x275x115毫米。

它由25伏/2安直流电源供电。电源可以是20块1.2伏可充电电池、手摇24伏直流发电机,或Y241 220伏交流/12伏直流电源调节器。这款10瓦SSB的输出功率为语音模式10瓦,CW(连续波)模式为8瓦。它仅支持USB模式。它可以使用1.5米天线(带有五星辐射器和可配置电感线圈)、2.4米杆式天线、15米长的天线或44米的双极天线。使用1.5米或2.4米天线的通信距离为10至20公里,使用15米长天线为约150公里,使用44米的双极天线为约300公里。

这款10瓦SSB有三个电源开关。一个内置在电池盒的左侧作为主电源开关,一个用于接收机内置在音量控制中,最后一个用于发射机内置在模式选择器中。与81型紧凑型相比,操作要简单得多,但不像现代收发信机那样简单。接收部分非常简单,只需设置频率,打开接收机即可。用于发射的天线调谐虽然简单独特,但有时可能令人困惑。您需要首先使用四个频率设置旋钮设置频率,然后将天线调整刻度盘转到刚刚设置的频率,然后打开发射机并将其设置为调整模式,将电感调节旋钮旋转到输出功率达到峰值的地方,如控制面板左侧的小表所示。之后,您可以切换到语音模式或CW模式开始通信。棘手的部分是您需要手动通过调节旋钮设置最终功率放大器阶段的电容器。

我购得的这台10瓦收发信机是新的旧货(NOS),装在一个重8千克的木箱和一个铝制携带箱中(它仍然存放在北京)。它附带了收发信机本体、携带挎带、三根天线(1.5米、2.4米和15米)、说明书、接地线、电报键、耳机以及一个带有全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盒。我的这台样机是1998年制造的。看起来它是生产的最后一批之一,并一直保存在解放军的储藏中,直到我得到它。它从未被交付给部队。

当我第一次打开设备时,声音级别非常低,在调整音量控制旋钮时有很多噪音。什么都接收不到。在我将音量控制旋钮上下旋转一段时间后,声音级别突然变得非常高,开始接收信号。我相信这是因为这台设备存放时间太长所致。在接收部分开始工作后,发射部分运作得非常好。我唯一的抱怨是,声音级别似乎太高(对我来说),尽管我已经将音量调得相当低。

0 阅读:1
对讲有世界

对讲有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