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部分人不愿做肠镜?院士: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39肿瘤 2024-06-09 17:35:24

张阿姨今年52岁,大约从半年前开始,她身上频繁出现排便异常症状。

有时候一天会拉3~4次,有时候又好几天便秘。且时不时还会有腹痛症状,自己购买了几次胃肠炎的药服用后还是没能缓解。

朋友劝她赶紧去做个肠镜检查,但张阿姨怎么都不愿意去,觉得这个检查太尴尬了。

直到上个月,她在排便时连续出现便血症状,这才让她引起了重视,下定决心去医院做肠镜检查。

不曾想,这一查竟被查出罹患肠癌,病程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医生称,张阿姨如果在出现症状时就及时就医,也许病程就不会发展至此了。

一、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愿意做肠镜?

肠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检查时医生会将一支直径约1cm的细长可弯曲度纤维软管插入患者肛门、进入大肠,在软管前端有一个高清的摄像头,医生可以通过摄像头直观观察到肠道内部情况。

该检查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除了肠癌外还可以诊断肠炎、肠结核、息肉、腺瘤等40多种肠道疾病。

《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结肠镜检查与肠癌死亡率下降61%相关。但我国年龄>50岁的人群,肠镜检查率不足15%。

大部分人不愿意做肠镜检查是出于这几个原因。

1、年轻人不用做肠镜?

不少人觉得肠道疾病更多会发生在中年人身上,所以年轻人无需进行检查。但这个想法并不正确,虽说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比年轻人要高,但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不会得,无论什么年纪的人群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2、肠镜检查很痛苦?

不可否认,进行检查时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适感,但只要好好配合医生,这些不适感是可以忍受的。如果实在害怕的话,也可以选择无痛肠镜,睡一觉醒来就检查好了。

3、检查会伤害肠道?

虽说肠镜是一个入侵式检查,但一般只会给患者带来轻微的黏膜损伤,在检查后很快就会消失。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甚至不会引起黏膜损伤,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4、检查会交叉感染?

胃肠道的造价较为昂贵,一般做检查时需要一人一镜一消,使用完后会在专门的消毒室进行十分严格的消毒程度,并不会引起交叉感染。

二、做肠镜全过程解析,并没有那么可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在公开发表讲话,如果年龄>45岁的人还没做过肠镜检查,在年底之前一定要做一次,做一次可管5年、10年不会得结直肠癌。

做肠镜需要这几个步骤:

1、肠镜检查前的心理准备

在进行检查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腹胀以及异物感,这些均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恐慌。

2、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检查前一晚要禁食或只吃流质食物,不要吃高纤维蔬果、红色/带籽的食物,同时要服用医生开的泻药清洗肠道,在服药后要多走动、揉腹部来加快排泄的速度。

3、肠镜检查过程中

检查时需要换上专门的裤子,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摆出合适的体位,之后充分放松身体,感觉不适时可以深呼吸,越放松时检查的痛苦就越小。

4、肠镜检查结束后

部分患者在检查后会有明显的腹胀、腹痛症状,对此无需过分紧张,可以轻柔地按揉腹部、慢慢走动来促进肠道排气。注意,检查完之后不要马上进食,要等到气体排出后再进食,建议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提醒,一些实在害怕肠镜检查或是对疼痛极度敏感的人,可选择无痛肠镜减轻痛苦。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做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建议。

三、若身体出现四个异常,趁早做个肠镜吧

数据显示,我国肠癌新发病例从2015年的38.8万增长到了2020年的55.5万例,每年在以7.4%的速度增长,且肠癌的发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武汉市第三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小儿外科蔡婷表示,肠癌来袭时身体可能会有这几个症状表现。

1.便血

肠癌所致的便血多会附着在粪便内部,是由于粪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随着病程发展,便血的量会越来越大,如果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会变成暗红色。

2.腹痛

腹痛是肠癌较为典型的早期症状,多为腹部钝痛,一般会在餐后出现。

3.腹泻

肿瘤的生长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进而让患者出现异常的腹泻症状,还可能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

4.全身症状

肠癌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等症状,因很多肿瘤患者会有慢性出血、便血症状。

肠癌其实是个发展很慢的癌症,在发展的过程中仅需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就可以预防演变成癌。还没做过肠镜检查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尽早提上日程!

参考资料:

[1]《好好做一次肠镜有多重要?一项长达17.4年的研究告诉你答案》.生命时报.2020-06-24

[2]《如何优雅地做一次肠镜检查:从心理、饮食以及检查的全过程都做好准备》.人卫健康.2021-08-06

[3]《肠癌发生前身体会有这些警报》.武汉市第三医院.2023-11-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135
39肿瘤

39肿瘤

39健康网肿瘤频道,防癌、癌症相关研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