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疗水平世界第一?看病难?看病贵?

笑旋看国际 2023-06-06 06:59:01

当千禧年钟声响起,日本民众前往寺庙神社聆听108下象征“驱逐罪恶”的钟声,但许愿牌上不再是狂热的升职加薪,环游世界。而是父母养老,子女健康,不要离职,不要断供。在这个幻梦破灭后的十年后,低欲望的气氛就像是一场暴雨后被太阳蒸腾起的水汽。没人看的见,却黏腻的附着在所有人的身上。

东京的人们渐渐离开了银座的夜总会,走进了町里每条巷子中的居酒屋。再往后的几年,人们连门都懒得出了。整个社会的感觉就一个字——平。是扁平也是平和,是平静也是平等。似乎所有人都能说出各种不好,但真叫一个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人来具体说说有多不好,似乎也很少。

也许是口红效应,当三次元的生活趋于平静,二次元的发展就会高速蓬勃,在此环境下,日本的游戏和动漫自不必说。日剧也因其人文关怀和治愈感在全世界取得一大票受众。

而在一众日剧中,《白色巨塔》经过二十年洗礼,如今依旧以豆瓣9.7的高分位居日剧榜首。也对,生老病死作为人类的终极命题,都围绕着医院展开。2019年一篇号称日本医疗综合水平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机构(OECD)双重认证的多年榜首的内容,火遍全网。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日本的医疗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在日本看病又是什么体验。我是老萧,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医疗。

白色巨塔倒没倒

有关日本医疗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这是一个经典的中文互联网的两极话题。一部声音来自国内互联网的营销包浆:日本医疗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另一部分声音则深受一代神剧《白色巨塔》的影响:白色巨塔早就倒了,大医院好大夫都是给有钱人准备的,穷人根本看不起病。

那么咱们来看看,这两个论点究竟真相如何。

先说日本的医疗水平是不是世界第一。先明确的说,世界卫生组织即WHO从来没有就医疗水平给世界各国进行排名。但是WHO在19年发布《世界人均寿命和健康指数参考报告》中有明确的记载:日本的人均寿命82.1世界第一。顺带一提,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2,排名世界第64。

而医疗水平的排名我在另一医疗卫生的权威期刊《柳叶刀》中查到,在22年日本在全球的平均医疗水平排名是第11位,自07年超越新加坡后,连续15年亚洲第一。同时,世界医院排名百强内,日本上榜医院共10家,次于美法,排名第三,其中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排名第8。综上,说日本的医疗水平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可以停一停,但说日本医疗属于世界第一梯队,亚洲第一,没有问题。

至于白色巨塔倒没倒,我想说的是。

作为文艺作品,艺术的加工不应拿来当做数据参考。而且白色巨塔的矛盾重点是放在医疗体系而非医疗水平。而在医疗体系中,因为之前聊过的日本全民皆医保的国策以及大病保险的制度,几乎不存在看不起病和因病安贫的可能性,具体可以大家看看之前讲过的日本医保视频。

这里简单说一嘴,不论还是日本人还是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都必须强制性加入医保,整年的费用通常约等于年薪的15分之一,包含受保人,家庭主妇,以及不限量的孩子,加入后通常报销7成,实付三成。孩子则是报销7-9成。至于大病保险则是,不论生了多大的疑难杂症乃至癌症肿瘤,在医保体系下整体的负担不会超过你月薪的一半,超出部分由政府完全报销兜底。

在这样的白色巨塔之下,普通人能享受不错的医疗服务,富人能享受更加定制化的服务。这是经济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天然结构,毕竟这都算原罪的话,原罪也未免太多了。

综上,在我看来,日本的白色巨塔也许没那么洁白,但巨塔仍然是耸立的。

走进巨塔

在日本看病首先去的都是私人开的诊疗所,不存在说看病一定要去大医院这种想法。

作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的医疗体系和医疗资源分配可谓居功甚伟。

以东京为例,居民区方圆一公里内必有私人小诊所,这是因为日本政府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和大大地提高治疗效率,鼓励拥有执照的医生自由开业。但不要小看这些私人诊所的医师,日本的医师资格准入制度非常严格。

想要这个资格证,首先,你必须是专业医科大学或者总和大学的医学部毕业才行。而普通医科大学的偏差值就媲美京大和东大这种级别的名校了。

什么意思,举个直观的例子。好比中国一所普通医科大学录取线,约等于武汉大学水平。而东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三十年来也一直屹立在日本大学部鄙视链顶端。

换句话说,日本的医生,那都是千军万马卷出来的町内顶级做题家,或者说这是日本人均智商最高的群体,这就保证了无论日后的临床还是研究工作,都是由这群顶级聪明人在执行。

而且就算是你考上了医学专业,接下来就是六年读书,两年研修+三年后期研修。中间要经过读书,实习,考证,研修,临床等等无数的考验。比如考验手部稳定,会让学生用0.5公分的纸折千纸鹤,把分解成13块的昆虫残肢进行还原,用1粒米做出迷你寿司。而这只是这漫长十年学医生涯中微不足道的一些小测试。在把一群顶级聪明人“雕琢”十年后,能拿到医师执照独自开启诊所的医生,其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手法,其权威性应该不比财前五郎差多少。

同时,日本作为一个手续大国,上到生娃建档立卡,下到跳槽租房搬家。哪一项都有对应流程等你跑,叠加全民医保免费医疗的制度。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会认为,在日本看病肯定会和欧美一样,动则排队半个月。等排队上了,病也好了。

那只能说对了一半。首先,日本作为泡泡浴这种即时需求都要预约的国度,看病预约属于基操。但预约时间通常不会太久,小病的话,快则当日,慢则次日。基本都能搞定,而且通常范围不超过你周围5公里,在日本看病,主要去的是病院或者诊疗所。

病院主要是以入院医疗为主,包括救急医疗、专门医疗、高度医疗等,持有20张病床以上。

诊疗所主要是以外来医疗为主,一般名字表现为XX医院、XX内科、XX眼科、XX牙科等,平均持有0~19张床位。

看病时根据自身的病情通常第一步都是去诊所。

原因有二,一是上面已经说了,日本的医生资格证极难获取,从而保证能拿到的诸位都是有真材实料的顶级人才。所以一般小病,他们完全可以搞定,看病讲究个对症下药,只要水平OK,你让财前五郎来给你诊断开的也是那么个药。

二是因为通常大医院的预约时间久,甚至不接受私自上门接待。只接受推荐信。

这点也是很多人喷白色巨塔倒下的根本原因。会说,你看吧,日本这种资本社会就这样,大医院只接受特权阶级。根本就不让平民进入,黑心的资本家。事实上真是完全如此吗?

还真不是,推荐信的根本作用在于,在任何一个社会,顶级的医疗资源一定是有限的。那么怎么做到相对平等呢?是要让所有不同伤病等级的患者都来大医院就诊?还是让身患重症的患者去大医院。而小伤小痛的患者去水平也极高的私人诊所呢。

这两者哪个更加平等,见仁见智,而日本同美国一样,选择了后者。推荐性的目的不是为了拒绝平民,而是让专业医生证明,这个患者确实已经发生很严重的问题,我这里的仪器和技能已经不足为他服务,所有我写推荐信,让他来到大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看到这里,还会有些人说。那我不行,哥们有钱,哥们带资本家,天生龙马,手上划破个口子都得三个医生伺候着。能去协和都不带去湘雅的,那成。没有推荐信就去大医院是吧,可以,拿高额,双倍,乃至多倍的诊疗费吧。咱们就当劫富济贫了。

另外日本严格地执行着医药分开制度,意思就是说医院只能诊断和开药,配药买药必须去药店或药局,而在日本药店也是随处可见的。通常医院附近500米内必有药房。

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医院无法垄断药品,从而使药品市场化。所以药商为了在市场里与其他对手竞争,不得不考虑合理的价位,病人们更是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医院只能管理住院和手术时急用的药品,而这些药品的价格也是严格地受到医保单位的监督,这样一来医院也无法用药来赚患者的钱。

除此之外,每年日本政府都会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们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减少了成千上万个中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建设政府出资建立的公立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各种先进的健康检查仪器,比如CT,核磁共振等。在其他的国家,为了使用这些器材要付昂贵的费用,但是在日本,大部分的钱都是由医疗保险公司和政府承担的。

综上,带大家了解完日本的医疗体系,我们下面来聊聊,在日本看病始终是么体验。至于穷人看不看得起病,费用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

看病体验

先说诊所,以感冒为例,这个其实才是大家最常见的就医原因。

一般感冒的看病的过程是先谷歌地图搜一下,挑个步行10分钟走到离家最近的诊所。不用太关心是公立的还是私立。财前五郎给你看也是开那几个药。

走到之后拿出国民保险证,领个号排队,一般0-20分钟进入门诊。这期间所有人都会超级安静,默认不打扰医生工作,至少我来日本十年,目前还没看到过医院喧哗,至于医闹,更是想都没想过。

日本的诊所95%环境都很好,热水杂志电视机应有尽有,且大部分门诊都铺了地毯,进门记得要换鞋。儿科门诊还会提供玩具和小点心。最近有一些诊所甚至开始提供switch给患者解闷。

在你候诊的时候,护士小姐姐一般都会先来轻声问候,现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把这些记录下来后,交给医师,排号到你,进诊室就诊,感冒发烧,喉咙发炎,眼睛不适等日常小病的话门诊大概就10分钟吧。医生会把处方写好。然后护士小姐姐带你去交费。门诊费一般也就2000日元上下,国民保险报销70%,实际支付600日元,折合人民币三十,一顿便当钱。一切都搞定后,带上国民保险证和医生开的处方就近去药店或者药局买药。感冒等小病的药费,报销完通常在500到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25-50。又是一顿便当钱。

综上,如果你在东京看个感冒,实际支付的诊断费+医药费应该合计在1000-1500日元上下。而在东京一小时便利店打工的费用是1100日元左右。所以这场病看下来,大概约等于你打工一小时的工资。

额外说一句,诊断费如果要是周末的话,可能会略微贵一点,毕竟人家医生也是上班的,周末属于加班。费用通常会贵20%左右,以上面这个感冒为例的话,就是晚餐少吃一个鸡腿的钱。

至于体验嘛。这个我不聊,因为好评太多,我怎么说都显得日吹。全球化的时代,我相信肯定有不少朋友体验过,甚至知乎上都有不少回答。我只能说,我目前身边认识的所有朋友,是所有。目前还没有一个对日本医院有过很大的吐槽,大家的一致论调基本是:这医院好的我都想再来一次了。

硬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如果你周六日病了的话会有点麻烦,特别是下午。因为日本的很多诊所周六日都不开门,就算开了,很多也就开半天。所以周末生了小病,很多时候你只能去要药妆店弄点非处方药缓缓了。就算是在工作日,诊所对社畜与加班狗也不友好,因为医生都定时下班的,一般晚上6点后就不能看病了。想要看病只能是请假或者提前下班。

下面说下大病,这个就不乱举例子了。

以两个真实案例来说,一位S小姐,在日生活工作了四年多,其中三年正赶上疫情当道。有一天她感觉自己呼吸带有刺痛感,一开始以为是岔气。但是这一疼就疼了两天,随手谷歌,心态焦虑之下,看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自己吓唬自己都成癌症起步了。叠加疫情时期的恐慌蔓延。姑娘直接跳过诊所,赶紧预约医院。

等三天,医院电话通知就诊。到了医院,直到看门诊的过程都一样。由于是疫情期间,又是看呼吸。排队比平时久了一些,护士小姐看她很难受,在她排队的时候多次询问的她状态,并把她带到了休息室去躺下休息。排号到了后,医生看了她的情况觉得需要拍X片、B超,确诊细菌性肺炎。建议马上住院。护士带上楼做检测,30分钟左右就全部搞定,效率感人。

然后去了病房,医生来为她安排挂水,从进病房到针扎进手里又大概10分钟。全程一个半小时。四天后复诊出院。后面医院还多次打来电话,询问后续身体状况。

一躺下了,连就诊带检查外加药费住院费,一共12万日元多一些,折合人民币6000多块,但是医保报销了70%,最终个人承担2000元不到,这还是疫情期间的费用。

另外一个例子,来自认识的一位相熟的居酒屋老板。老爷子之前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了肝脏出了问题。拿上体检报告去了医院。大夫一看,比较棘手,至少得两次手术才能完全治好,而且两次手术之间必须在医院治疗观察。连手术带治疗,最后一算差不多要300多万日元了。

虽然医保可以承担70%,但是老爷子是开门做生意的,这一倒下,生意自然只能撂下。好在治疗期间连拿了五个医保的伤病补助,这个补助前面讲日本医保制度那一期有提到过,最多可领18个月。最后叠加大病上限的减免,老爷子一共花了3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一万五千多块钱。基本上是店里10天的经营利润。这个费用是高是低,留给评论区讨论。

尾声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赴日求医。

即便日本没有医疗签证,也不乏很多人通过短期的旅游签证赴日体检,带着日本的体检报告和医生诊断回国治疗。在我浅薄的认知中,一个地方的医疗水平并不单是医疗器材有多贵,名医大师有多少。甚至这方面越好,也许社会的整体医疗水平越低。至于为什么,不多言。

而真正决定医疗水平的应该是:让医生患者都舒服的医疗体系,源源不断的顶级人才、受到尊重研究人才以及有利可图但不过分的制药厂。这些也许会更好的衡量一个地方医疗水平。

我走过很多的寺庙,去过很多教堂,听过很多祈祷,而最喜欢永远是那句朴素的祝福:身体平安,万事如意。

0 阅读:0

笑旋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