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很纯朴的,也是很能忍耐的,但凡有一口吃的,有一条活路,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聚众谋反。
但农民也是单纯的,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无耻小人鼓动,成为一场历史的灾难。
因此,出于种种原因,农民起义往往都被视为正义的行为。
历史真是这样吗?也未必,至少黄巢起义就是一次非正义的农民起义战争。
农民起义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地主豪强领导鼓动的,比如黄巢、宋江。另一类则是由真正的农民领导的,比如刘邦、朱元璋。
两者起义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朝廷暴政百姓活不下去。但两者的动机存在天壤之别,前者是为了私人野心或是发泄心中不满,后者则是要赶走昏君佞臣。
无论哪一种,基本上都能占据道义上的优势,唯独黄巢起义,完全没有正义可言,纯粹是为了报复朝廷,报复社会。
黄巢,出生在一个超级大户家族。他们家族“牛哔”到什么程度?
两字——贩盐。
盐这种食品,在古代的社会可不是一般的稀罕物,比黄金都珍贵。旧社会有两大朝廷垄断商品,一种是铁,另一种是盐。
放在今天,估计只有“口吐芬芳”的那东西能够相比。贩卖那玩意,你说能挣多少钱,那就由你自由发挥想象了。
如果不是五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黄巢兴许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盐贩子。
什么事儿?五岁的黄巢突然张口作了一首诗,曰: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太公惊呆了,这是黄家哪辈子积德,今世得到报答,让黄家出了这么一位神童。这课优质苗子必须得用心培养,将来黄家跻身上流社会全指望这小厮。
全家立刻重新规划黄巢的成长轨迹,不再让他学习贩卖私盐,而是花重金聘请名师高人辅导科举。
花钱对黄家这种土暴发户实在太容易,他们家缺的不是钱,而是跻身上流社会的科举凭证。
时间一晃二十年过去,这当中秀才、举人都是一次上岸,但后面的进士,黄巢连考三次全部落榜。
黄巢一心想科举入仕,把最美的青春全部用在钻研大唐科举上面,奈何大唐的科举对他不搭不理。
黄巢把落榜的一切归咎为,朝廷太黑暗,有人玩暗箱操作。实际上,唐朝末年的朝廷的确黑灯瞎火,但普通人能拿它奈何。
黄巢越想越恼火,一气之下写下反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嘿,搞笑的是,在帝都长安城,如此一首字字充满造反味道的反诗,官府和朝廷居然没正眼看黄巢一眼。
黄巢幡然醒悟,权贵眼里的自己,屁都不是。
带着愤恨,黄巢回到老家,继承祖业贩卖私盐。当盐贩子固然很挣钱,甚至比当官都还挣钱,但对黄巢这种富八代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脸面才是最重要的。
我都题了反诗,本以为能够掀起一阵狂风大作,成为一段牛哔的佳话,如今看来不过是一个笑话。
问题是,家族的人也都不是东西。很明显,黄巢因为太在意科举入仕,学习学的有点魔怔,家族的人还嘲笑“他这考了个寂寞,还不是跟我们一样贩浆走卒”。
再过二十年后,天下发生灾害不断,尤其是874年夏秋,农民种的庄稼全部绝产,底层百姓到了生死线。王仙芝猛然举起造反的大旗,天下百姓一呼百应。农民军浩浩荡荡来到黄巢家乡曹州。
二十年翘首期盼的义军终于来了。
这一年,黄巢55岁,听说“革命军”来到城外,黄巢激动的毛都炸了。家业也不要了,立刻变卖家产,带着儿子和侄子及数千私人部曲加入义军。
要不说,黄巢造反非常有意思。
第一,他是高龄造反,比刘邦造反时大十好几岁。
第二、黄巢对唐朝的愤恨,是恨到骨髓的恨。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消灭大唐,弄死权贵。唐僖宗一看,黄巢和王仙芝太能打,朝廷根本干不过他们,玩起“招安”的策略。
正是这一举动,彻底让黄巢走火入魔。王仙芝这厮不厚道,是他怂恿黄巢造的反,关键时刻却接受了朝廷招安。
唐朝也该当灭亡,招安的诏书送到义军中军营帐,王仙芝和黄巢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朝廷只封了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的差事,只字没提黄巢的名字。
黄巢想,老子考科举,你们不拿我当回事儿,老子写反诗,你们也不拿我当回事儿,如今老子真的造反了,你们还不拿我当回事儿。
整个义军大大小小的头目,只有王仙芝一人被招安封赏,其他人肯定不干,黄巢唆使其他人把王仙芝绑起来,逼迫王仙芝表态。
到这份上,王仙芝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拒绝招安,继续造反。
2年后,黄巢58岁,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义军的扛把子。终于,黄巢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集结五十万大军,转战半个唐朝十二省。
再过2年,黄巢终于实现二十年前那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言壮语,攻破长安城,国号“大齐”,逼得唐僖宗逃到咸阳避难。
四年后,手下头号猛将朱温叛齐投唐,与李克用联手击败黄巢。黄巢一路东逃,在狼虎谷兵败自杀。
黄巢下线,大齐退出历史舞台。
为什么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呢?
最主要的一点是,黄巢出于报复心态才走上造反这条路,他不是因为活不下,他们家富有的很,他也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他造反五年,当皇帝四年的时间里,死于他手的人数超过八百万,整个唐朝末年三分之一的人口灰飞烟灭。
他领导的齐军在粮草不足的时候,创造吃人的历史记录,“齐军日食三千尸”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以正常人的视角看黄巢,他的人生如同一个悲剧的笑话,为了出一口当年的恶气,哪怕已经58岁高龄,也必须造反搞得家破国亡,有钱有闲的生活不好吗?
二十年寒窗苦读,没有混上一个九品芝麻官。58岁高龄造反,只用五年灭掉了唐朝。
唐僖宗要是知道狠人黄巢的造反动机,会作何感想。
历史,就是这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