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2025年4月,中国男子小万在坦桑尼亚考察市场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劫,他报警多次无果,最终花550人民币,才找回部分失物。
大家都说出门靠朋友,小万此次去坦桑尼亚并非独自前往,在去之前,他还专门问了一个已在当地待了两年多的哥们。
这位哥们曾被抢过手机,深知当地治安隐患,在小万出发前就叮嘱他不要大意,一定要看管好个人物品。
另一位同事的经历更让小万警惕,这位同事比他早到10天,刚下飞机就被从后面掏了包,手机、钱包、护照全丢,至今没找回。
小万听后心有余悸,特意买了个单肩挎包,上街时紧紧抱在胸前,手机也攥得死死的,但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后的一周,风平浪静。
小万每天跟着哥们走访市场,挎包不离身,连吃饭都放在桌上压着,他甚至觉得,坦桑尼亚没想象中那么危险,心里的防线渐渐松懈。
到了考察的最后一天,他和朋友在餐厅吃完饭,准备打车回住处,餐厅外的路边人来人往,小万站在那儿用手机叫车,挎包依然抱在胸前。
可就在走向三轮摩托车准备回去的瞬间,一辆黑色摩托车从身后疾驰而过,骑手一把拽住他的包。
小万反应快,猛地抓住包带用力一拉,包带“啪”地断了,等小万意识到自己包被抢了后,小偷拎着包已跑出五六米开外。
小万急了,跳上三轮摩托车喊:“追”,司机一脚油门冲了出去,可三轮车载着两个人,速度远不及两轮摩托。
追出一公里,小偷的身影已模糊在街角,小万不甘心,在路边换了辆两轮摩托车,可新司机慢悠悠地解腰带上的头盔,磨蹭了20秒才发动。
20秒的时间,满速的摩托车早已跑远,想追上基本没有太大希望,果然追了四五公里,岔路纵横,小万彻底看不到踪影。
他意识到追不上了,赶紧掏出手机,拨打国际长途锁信用卡,及时止损。
后面清点了一下损失,现金、充电宝、工作备用手机、迪拜身份卡还有护照,加起来损失换算成人民币也要44000元。
小万马上就要离开坦桑尼亚,但护照却被抢了,没办法的小万决定报警,他和朋友回到餐厅,前台热心地将他们带到了附近的警局。
到了那儿,小万却傻眼了,站点是个简陋小屋,像国内四线城市的野外厕所,只有一个胖警察值班,警察听完情况,懒洋洋地说这儿开不了盗抢证明,让他们去另一个站点。
小万无奈地赶到了第二个站点,这里条件稍好点,像最起码是一个能看的小房子,可那里的警官还是说办不了手续,没法立案。
最后,小万一气之下直奔区域警察局,这里的设施总算像样些,可报案过程依然不顺,双方掰扯了好久,前台才答应会安排一个帽子叔叔协助办案。
原本以为有了希望,可见到这个警员,小万心凉了一半,这位警员没穿制服,啤酒肚突出,脚踩人字拖,像街边大爷。
小万看着越离越远的手机定位,只能带着这个警员,可路上警员只顾玩手机,完全不关心案情,到地方后,警员只是懒洋洋的询问嫌疑人在哪。
小万指了指后面的大楼,可这个警员却径直走进旁边巷子,十几分钟也没有回来,小万等不及下车一看,是个没有后门的酒店,前门堵住就能瓮中捉鳖。
等了二十分钟后,这个警员可算是回来了,他听了大致的情况后,跟小万前去酒店了解一下情况,但就是不直接堵门搜捕。
在这个期间,定位突然发生了改变,显示在两公里外的酒吧,小万的哥们兴奋地说,嫌疑人估计是抢了钱就去消费,正好可以抓个正着。
可还没到酒吧,位置再次移动到附近一个村子,到了地方后,警员又走进了一个巷子,小万刚开始还以为警员要抄他后路,但没想到又再次消失不见。
小万急得去旁边的手机配件店问,看看几分钟前有没骑黑色摩托车的人来重装系统,店员摇头表示并没有见到,这下小万只能寄希望警员那边可以有进展。
可警员转了一圈回来,摊手说没办法,让小万查监控试试,可坦桑尼亚街头监控稀缺,只有富人区和商店可能有,小万彻底失望。
多次报警折腾了一圈毫无作用,小万心力交瘁,在准备前往下一个地点时,警员突然说有事要回局里,五分钟就好。
小万没办法只能跟着回去,觉得警员只不过是去签一个字,可到了后,却见十几个黑人因私运商品被抓,现场一片混乱,警员忙着搜身,拖了一个半小时。
等警员处理完一切后,小万他们又回到事发地,看到当地两个墙角的探头正好能拍到马路,便想查监控,可警察用斯瓦希里语沟通后说查不了,小万听不懂,只能干瞪眼。
这时,一位中国开发商路过,听了小万的遭遇后说:“你找的人没用,他们知道这片谁干的,但愿不愿意帮你另说。”
这位热心华人大哥给了小万一个新思路,他便希望大哥给他找找关系,这个大哥联系了一位曾在当地三次找回失物的朋友,带着小万直奔警察局。
这位朋友气场十足,用本地语言和人员交涉,明显背后有靠山,他对小万说:“给五万先令(约人民币135元)小费,保底能办事。”
可事情有点波折,这个人员听到案情后突然不愿意帮忙了,没办法这位朋友又找了个更硬的关系,正是当地的警察局长。
小万被带上一辆轿车,在车里小万和局长简单沟通,朋友说:“五万不够,给20万先令(约人民币550元)吧,钱是回不来了,但能拿回手机和护照。”
小万咬牙掏钱,毕竟护照和手机比现金重要,付钱后,效率立马提升,局长掏出两部手机打了一通电话,用斯瓦希里语快速沟通,小万听不懂,但看他神情像是联系了关键人物。
朋友向小万解释,抢他的是团伙,上面有头目,所以需要找更上面的压制一下,估计过几天就有消息了。
果不其然,局长在一通联系后,向小万承诺次日给消息,还立刻开了盗抢证明,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搞定,小万也不得不佩服“充钱”就是有用。
后面小万问警员:“要是抓到劫匪,他不还东西怎么办”,警员指了指淡淡地说:“打到他还东西为止”,小万瞥见地上躺着个刚被教训的人,满脸痛苦,心中不免一寒。
次日,小万的护照和部分物品竟真的找回来了,当天,他在一家华人聚集的中餐厅填补办的相关信息时,餐厅老板跑进来问他是不是姓万。
然后说7点多有人扔了个包进来,打开一看,正是小万的挎包,护照、迪拜身份卡都在,但充电宝、现金和手机却没了。
老板说,这店门口常有人扔失窃的包,已经捡到第七个了,小万哭笑不得,后来,他同事收到消息,有人捡到他的手机,要拿钱赎回,这还真跟局长说的一样,除了钱都能回来。
这期间,小万的银行卡还被盗刷了3500美元,幸亏及时锁卡,没有太大损失,他感慨:“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离开那天,他看到几个中国游客背着单肩包,手拿自拍杆,满脸轻松,小万好心提醒,她们感激地说:“来的时候只觉得这儿风景好,没人说会被抢,谢谢提醒。”
小万的坦桑尼亚之旅,从防范到失手,再到花550人民币找回失物,惊险又荒诞,这提醒我们,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别因风平浪静放松警惕,别因异国风情掉以轻心,包抱紧,手机攥牢,贵重物品分散存放,才能少些遗憾,多些安心。
愿每个旅人平安归来,别让冒险变成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