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某个晴朗的日子,一位身着三星上将军衔制服的老人,缓缓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会议室的中央,站着另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满脸愁容,在狭小的空间内来回踱步。当看到上将走进来,他的眉头才稍稍舒展,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上将给这位老人敬了一个军礼,老人连忙拉住了上将的手说:
“你来了,海军不能没有你。”
随后,老人向上将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美国刚刚对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仅凭航母战斗群和空军的力量,就对伊拉克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发射战斧)
尤其是美国海军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更是给国内军事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海军居然能够在海上发射这款导弹,袭击距离海岸线1500公里的内陆地区。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款导弹还具备精确制导的能力,可以选择穿窗而入,直接通过建筑物的窗户进入室内,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这场战争让我军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方面的不足。
【海湾战争中被摧毁的坦克】
刘华清与中国海军考虑到美军,特别是美国海军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先进武器和攻击手段,国家领导觉得有必要找来曾长时间主管海军工作的刘华清上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而那位三星上将就是刘华清,另一位老人则是江泽民主席。
刘华清上将,一个提到中国海军发展史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名字。他为了中国的海上国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也见证了人民海军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辉煌。
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上将在中美蜜月期间,多次引进国外先进装备与技术,更是为如今中国海军展翅腾飞,奠定了无可比拟的基础。
(正在观察美国航母的刘华清将军)
如今,中国海军的三艘航母、先进的核潜艇部队以及让美国也羡慕的驱逐舰技术,都离不开他当年当初的贡献
然而就在这中美蜜月的短短十年里,刘华清也意识到了中国海军与世界主流海军之间的巨大装备差距,一度为之忧心忡忡。
当时,中国海军的装备还比较落后,航母等高端装备仍是空白,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一旦与美国等主流海军强国发生了武装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中美差距很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军内部有部分军官迷信所谓的“精神原子弹”的说法,盲目相信战术和勇气可以弥补装备的不足。
这种说法与海军作为技术军种的科学化、正规化要求背道而驰,却成为了许多军官至死不渝的信仰。
(80年代的中国海军)
而谈到科学化、正规化建设时,海军内部的科研困境也成为了刘华清的一块心病。
当时,海军内部的科研机构虽多,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这显然不利于部队的合理建设。
(海军的科研机构)
刘华清本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但却因此遭到了海军内部人员的反对。
无奈之下,刘华清长出了一口气,他想起了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然后就回忆起了自己刚担任海军司令的时光。
力排众议建设海军1982年,也就是刘华清刚刚升任中国海军司令的那一年,马岛战争爆发了。
在这场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历史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海战当中,英阿两国海军更显神通,利用导弹,海军航空兵,驱逐舰队,航母编队,频繁袭击对方,令世界各国军迷无不大开眼界。
而当时的中国海军,在南海与越南海军的武装冲突中,因为装备的落后,甚至不得不复刻大航海时代的跳帮战术,利用小艇靠近并登陆对方军舰,再用手雷和冲锋枪解决战斗。
(当时的中国军队甚至用手榴弹去炸军舰)
与英阿海战的胜败双方相比,中国海军的赢面究竟有多大?刘华清上将思忖着这个问题,久久不能平息。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能解决装备落后的问题,如果不能改变海军部队的科研困境,如果不能让部队走向正规化与科学化,那么中国的海军将永远无法在世界海军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更无法有效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
(曾经的中国海军)
于是在会议上,刘华清力排众议,决定对海军内部的科研机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合力,推动海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他深知,只有拥有先进的科研能力和装备技术,才能确保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装备对海军至关重要)
于是在他的指导下,中国海军组建了一支精英研究团队,成功破解了超过200项制约海军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深入探索了包括电子对抗作战在内的近20项武器装备的研发。
至1985年,该团队已取得5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中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也为后续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刘华清还利用这段时间,大力整肃海军内部曾经迷信“精神原子弹”的风气,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支高水平、高知识的青年军官队伍。
(80年代的海军军人)
急流勇进,建立新的辉煌因为他的卓越贡献和战略眼光,刘华清得到了邓公的赏识。1987年,他转入军委工作,负责全军的部队建设。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海军运用各种先进武器强硬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战绩,更是让那些曾经因为迷信“精神原子弹”而对刘华清有所不满的军官们,认识到了自己当初的短视。
(海湾战争中的美国海军)
与此同时,邓公的接班人,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位长者,江主席也意识到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立马叫人请来了刘华清商量对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支持刘华清强军的决心,决心要在中国海军乃至整个国防领域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国家领导层的支持下,中国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装备发展的投入,实现了海军跨越式的发展。
如今,中国海军已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大步迈向远洋的深蓝。而这一切变革的起点,都离不开海湾战争期间长者与刘华清上将的那次谈话。
参考资料:
1、共青团中央《福建舰下水了,不禁又想起那个踮脚的身影……将军同志,您看到了吗?》
2、中工网《缅怀!刘华清逝世11周年》
3、环球网《缅怀!“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逝世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