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五大湖泊:青海湖稳居榜首,第五大湖泊很多国人闻所未闻

东明说娱 2025-04-28 20:35:31

作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土集齐了平原、高原、盆地、山脉、河流、湖泊等各类地理形态,而湖泊因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力巨大,备受国人关注,接下来小编就盘点一下华夏大地上面积最大的五个湖泊。

排名第一的是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由燕山地质运动造成的,它位于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周围的山因为地质运动隆起来了,它就随着地层下陷自然而然形成了。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到了4583平方公里。最神奇的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周边的冰川加速融化,汇入湖中的水增多,青海湖的面积在持续增大,说不定再过几十年,青海湖面积将会突破5000平方公里。

这座大湖唯一的遗憾是个咸水湖,不过这并不妨碍上百万只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

排名第二的是鄱阳湖,鄱阳湖在古代叫彭蠡泽,它也是因为燕山运动时期地壳的陷落和持续的淤积过程造成的。和现在鄱阳湖在长江以南不同,三国时期,长江是从鄱阳湖中间穿过去的,当时鄱阳湖分为南湖和北湖,后面北湖演变成了龙感湖和大官湖,而南湖则成了现在的鄱阳湖。这也是为何鄱阳湖面积从巅峰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降到现在的3,150平方公里的原因之一。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以及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增多以及上游三峡大坝导致来水减少的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目前江西方面正在考虑修建鄱阳湖大坝,将丰水期的水留住,不过目前这座大坝还在理论认证阶段,未来能否建成还是未知数。

排名第三的是洞庭湖,洞庭湖曾经是云梦泽的一部分,曾经有八百里洞庭之说,从唐宋到明清,洞庭湖一直是中国第一大湖,面积曾达到6000平方公里,但如今已经缩减到了2620平方公里。而在极端枯水期的时候,它的面积只剩下300平方公里。洞庭湖面积不断缩水的原因和鄱阳湖类似,也是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和水利工程等等。

尽管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但其周围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等河流以及长江的水汇入,因此至少在未来的一百年内,洞庭湖不会完全干涸。

排名第四位的淡水湖是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与浙江省的交汇处,总面积约2,445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太湖的形状像一个不规则的圆球,它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像洞庭湖和鄱阳湖那样形状狭长而被周边的农田慢慢蚕食掉。

太湖虽然面积不小,可是它的深度太浅了,最深的地方也仅仅只有3米多,这也导致它的储水量是全国五大湖中最少的,因为水浅,所以它自身清污和水体转换难度很大,过去经常因为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蓝藻大爆发,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排名第五位的是呼伦湖,这是五大淡水湖中唯一一座位于北方的湖泊,呼伦湖在内蒙古自治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以为它是一座咸水湖,可实际上呼伦湖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淡水湖,并且它的知名度远远要低于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这些湖泊。

呼伦湖的总面积达到了2315平方公里,其最大水深为8米,平均水深为5.7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是内蒙古第一大湖。

呼伦湖广阔的湖面为众多鱼类、鸟类等提供了栖息和繁衍场所,其中光鱼类就有21种,它也是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对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呼伦湖也是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一共有鸟类17目41科241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包括鹤、鸥、天鹅、雁、鸭、鹭等,是世界上少有鸟类资源宝库之一。

0 阅读:0
东明说娱

东明说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