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要求中国帮助,中乌签署乌克兰豌豆、野生水产品输华议定书

星揽史说 2025-03-17 16:12:22

2月23日,走投无路的泽连斯基向中国发出求助信号,希望中国能在战后重建中伸出援手。

就在所有人认为,中方会置身事外时,却突然传出中乌双方签署了乌克兰豌豆、野生水产品输华议定书。

这下一群老外傻眼了,既然中国都决定要“帮助乌克兰”了,为什么不直接提供援助呢?

后期的外交博弈

俄乌战事眼看就要结束了,美国和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背着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在私下谈判。

他们在暗地里商量协议的细节,不给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参与的机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很不高兴,他觉得,美俄谈判事关乌克兰的未来,凭什么不让乌克兰参加?

欧洲国家也都表示不满,他们指责美国的单独行动违背了盟友之间的互信原则,破坏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按照这个协议,美国将获得乌克兰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开采权。

但特朗普却对战后,给乌克兰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这件事,含糊其辞。

很明显,美国是在利用乌克兰的困境,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度,泽连斯基当机立断,拒绝签这份不平等的协议。

谈判因此陷入了僵局,乌克兰也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

走投无路之下,泽连斯基把目光投向了欧洲盟友。

英国和法国表示,他们愿意派联合部队支援乌克兰,帮助抵御外敌,维护主权独立。

同时,泽连斯基也向中国求助,恳请中国参与乌克兰的战后重建。

为乌克兰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但中方明确表示,从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中方的立场都是中立的,不会倾向于任何一个国家。

但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开始在网上胡说八道,想挑拨是非。

他们非要逼着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表个态,想把中国扯进这场纷争里头。

还有一大帮在美国的乌克兰移民,在大街上游行。

还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给围了,嚷嚷着让中国帮乌克兰,闹得沸沸扬扬的。

对此,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表示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绑架,对解决问题一点儿帮助都没有。

中方的立场,可不会因为外界压力而改变。

中乌签署协议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中方第一时间就呼吁,让各方保持冷静,有事说事,别动武。

可美国呢,反倒开始没完没了地指责咱们,说什么中国在背地里帮俄罗斯,火上浇油,真是莫名其妙。

对于这样的指控,中国没有采取激烈的言辞反击,而是用事实和数据来进行有力的驳斥。

中国详细列出了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贸易数据,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对双方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偏不倚。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美国的无理指责,乌克兰方面却没有站出来为中国说话。

乌克兰本应清楚中国的立场,也理应为中国正名,但他们的沉默无疑让人感到失望。

这种沉默,是对中国善意的忽视,也是对事实的回避。

尽管如此,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发挥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面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中国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无论是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还是与乌克兰的农产品贸易。

中国都以务实的态度开展合作,力求实现共赢。

3月6号,中国和乌克兰签了个农产品进出口协议,按照这个协议,中国以后就能从乌克兰进口豌豆和野生水产品了。

这可不仅仅是给两国农产品贸易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更是给中乌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活力。

通过这些合作,中方也能帮助乌克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让农民们能挣更多钱,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更滋润。

这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更是一种惠及两国人民的友好举措。

国际舆论风波

当中乌两国政要在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这一幕恰好与另一场风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中国也不得不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把美国的一些农产品也列入加税名单。

而中乌农产品贸易协议的签署,无疑为中国农产品进口,开辟了新的渠道,填补了加征关税造成的市场空白。

乌克兰盛产豌豆、玉米等农作物,其野生水产品也享有盛誉。

这些产品不仅质优价廉,而且供应充足,完全有能力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中乌协议的签署对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扩大农产品进口,中国为乌克兰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市场,帮助其重振农业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但是,中乌协议的签署,在俄罗斯国内也引起了一些议论。

自打俄乌开战以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突飞猛进,双方的贸易额屡创新高。

俄罗斯把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卖到中国,中国市场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压舱石。

但就在最近,俄罗斯国内的一些人开始对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表示不满。

他们觉得价格定得太低了,俄罗斯吃了大亏,应该跟中方重新谈判,把价格抬上去。

这些人的观点引起了俄罗斯国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些媒体也开始大肆渲染,声称俄罗斯在能源合作中受到了中国的压榨和剥削,俄方应该采取强硬立场,捍卫自己的利益。

但是,这种观点未免太过片面和短视了。

要知道,欧美多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大门被关得死死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无疑是俄罗斯的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巨大的销售渠道,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就只能囤积在仓库里,成为一堆废铁。

再说,中俄能源合作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双方经过多年的磨合和谈判,才形成了现在的定价机制。

这个价格既考虑了俄罗斯的生产成本,也照顾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如果俄方一味地抬高价格,中国自然会减少进口。

转而从其他国家购买能源,到时候俄罗斯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说,中俄能源合作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关系,双方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伙伴关系。

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利益,纠葛而伤了和气。

那些叫嚣要跟中国重新谈判的俄罗斯人,还是应该多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结语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中俄在能源领域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定价机制,不能说改就改。而中乌协议的签署也说明了,中国跟别的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从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2025.3.7-《中乌签署乌克兰豌豆、野生水产品输华议定书》

2.央广网-2025.3.8-《乌克兰豌豆和野生水产品将出口中国》

3.环球时报热点-2025.3.1-《900亿立方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累计输气量再创历史新高》

0 阅读:0
星揽史说

星揽史说

风花雪月映江山,诗意人生梦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