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第七中学:以课促研共成长深耕素养启新篇

县域申城 2025-03-30 17:42:02

为深化语文核心素养实践,推动区域教学资源共享,2025年3月26日至27日,信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信阳市第七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提升教学能力、融合核心素养”为主线,通过课例观摩、专家评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教育集团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助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开班致辞:凝聚共识,锚定方向

活动伊始,信阳市第七中学教学副校长杨军同志致欢迎辞,强调教育集团教研的重要意义,呼吁教师以开放姿态参与研讨,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余映潮微型讲座:理论引领,聚焦阅读教学

余映潮老师以《从三个方面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和效率》为题,从“整体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整体提高教师的课文研读水平、整体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展开,剖析阅读教学的痛点,并分享课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课例观摩与评课:七年级课堂展风采

袁艺淑老师执教《山地回忆》,通过“讲山地故事、品山地人物、析山地语言、感山地温情”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细节,深化对人物心理的理解。

胡巧玲老师执教《驿路梨花》,借助表格梳理情节发展,紧扣“寻美点”,总结本文的故事美、情节美、语言美、精神美、标题美,课堂氛围活跃,展现了散文教学的多元路径。

专家评课:精准把脉,以评促教

余映潮老师即时评课,建议教师“减少预设,增加生成”,在课堂中留出更多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与表达。

课例观摩与评课:八年级课堂探深度

沈正辉老师执教《关雎》,她以“诗乐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吟诵、配乐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诗经》的韵律美,并结合历史背景解读“君子淑女”的文化内涵,课堂充满诗意与哲思。

陈芳老师执教《一滴水经过丽江》,她采用“游记视角迁移”法,让学生化身“水滴”游历丽江,通过朗诵与多媒体展示,将景物描写与情感体验深度融合,课堂生动有趣。

专家评课:聚焦素养,优化策略

余映潮老师提出“强化语言品析,弱化活动形式”的改进方向,强调语文课堂需回归文本本质。

课例观摩:九年级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郭文静老师执教《孔乙己》,通过“品酒、看笑”活动,引导学生解读孔乙己的命运,理解小说主旨,感受作品的社会意义。

专家评课:启迪思维,突破难点

余映潮老师补充《孔乙己》多种授课思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专家示范课:名师引领,示范课堂

余映潮老师执教《井冈翠竹》,课始,介绍背景及作家,积累字词和短语,接着开展“多角度评说、精选式读背”两个活动,课堂逻辑严密,语言精炼。

余映潮老师执教《壶口瀑布》,开始就介绍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介绍作者,积累字词和短语,提醒学生及时批注表达艺术。余映潮老师通过“静读速读全文、朗读赏析第四段、读背品析最后一段”三个活动,带领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与民族精神的关联,课堂充满感染力。

专家示范课:古诗文教学的创新实践

余映潮老师执教,通过“读背、概说、品析”活动,重视朗读,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主题讲座:专业成长,五要素筑基

余映潮老师以《青年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五要素》为题,从“让理念成为习惯、苦练教材研读的能力、追求科学而艺术的教学创造、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诸多细节”五个方面展开,结合自身经历勉励青年教师“深耕课堂,厚积薄发”。

两天的研讨活动以课例为镜、以专家为引,既呈现了教育集团语文课堂的多样风貌,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动能。信阳市第七中学作为主办校,以高效的组织与开放的姿态赢得了广泛赞誉。活动虽已落幕,但教育探索永无止境。信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携手深耕核心素养,共绘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贾海燕 郭文静)

编辑:凯升融媒

0 阅读:3
县域申城

县域申城

县域申城看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