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去世前路过南华寺,拜六祖真身后大哭,临终留八字总结一生

月下清风伴我行 2024-12-26 14:53: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苏轼,那个才情横溢的宋代大文豪,临终前路过南华寺,拜了六祖的真身。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会在这时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苏轼竟在此地大哭,仿佛心中积压了什么难以言说的情感。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临终时留下的八字,竟然总结了他一生的得失与感悟。

这八个字究竟有怎样的深意?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这样的感慨?

少年意气飞扬

年仅二十岁的苏轼意气风发地来到京城赶考,他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惊艳了考官欧阳修。这篇文章展现出的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预言他日后必成大器。

欧阳修的赞誉犹如金字招牌,让苏轼一跃成为京城文坛新秀。这位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对未来充满憧憬。

他的文名很快传遍京城,每写一篇文章都引来众人传阅,欣赏。当时的京城文坛,正值青黄不接之际,老一辈文人如欧阳修等渐感力不从心,而新一代文人中尚未出现真正的领军人物。

苏轼的横空出世,恰似一股清流注入干涸的池塘。他的文章既有传统经学的深厚积淀,又不失新意,深得时人赞誉。

在科举考场上,他的答卷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主考官耳目一新。

苏轼兄弟在京城的日子里,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以诗会友,谈笑风生。他们或登高望远,或把酒言欢,在这样的氛围中,苏轼的才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这段时期的苏轼,文采风流,意气飞扬,在他的笔下,诗词文章信手拈来,无不精妙绝伦。

他的创作涉猎广泛,既能写雄浑壮阔的政论文章,又能作清新隽永的诗词歌赋,展现出罕见的文学天赋。

仕途坎坷显真情

1066年,正当苏轼准备大展宏图之际,父亲苏洵的去世让他不得不回乡守孝。这一守,就是三年。

当他重返朝堂时,政治环境已经发生巨变。王安石正在大力推行新政,改革朝纲。苏轼的恩师欧阳修因反对变法而被贬。

面对这种局面,苏轼选择了站在恩师一边,对新政提出批评。这一选择让他走上了仕途坎坷之路。

从1071年开始,他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虽说这些地方都不算偏僻,他也干出了不少政绩,可终究离开了权力中心。

在这段仕途坎坷的岁月里,苏轼并未因远离朝廷中枢而消沉,反而在地方任上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

在杭州任上,他主持疏浚西湖,修筑长堤,造福百姓,这项工程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堤"。

在密州时,他力排众议,重修海堤,保护沿海百姓免受海潮之害。在徐州,他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展现出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这些政绩虽然让他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却无法改变他在朝廷中的处境。

新党与旧党的矛盾日益加深,苏轼虽然竭力保持中立,但由于他与欧阳修等旧党人士的深厚渊源,始终被新党视为眼中钉。

这种政治倾轧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仕途,让他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抉择。

乌台风云

1079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他写的一份普通述职报告《湖州谢上表》,被沈括等人断章取义,上纲上线。

这份报告中"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的措辞,被解读成对朝廷政策的不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押解进京,面临死刑威胁。幸好有太后求情,王安石也认为"圣朝不宜诛名士",苏轼才捡回一条命。

这次打击让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功名利禄不再那么在意。在狱中的日子里,苏轼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案件审理期间,他的诗文被全面清查,一些私下里的调侃之语都被作为罪证。那些曾经与他交好的朋友大多避之不及,生怕受到牵连。

在这种境况下,苏轼却表现出惊人的镇定。他在狱中写下《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展现出他超然物外的襟怀。

出狱后被贬至黄州,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却在此时写出了大量传世佳作。他在黄州城外的东坡地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这个名号后来竟成了他最广为人知的雅号。

生活的困顿非但没有摧毁他的创作热情,反而让他的作品更加深沉豁达。

南华寺前悟真谛

1094年,五十七岁的苏轼在去往惠州贬所的路上,来到了南华寺。站在六祖慧能真身前,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年少得意、政治挫折、贬谪流离,种种往事让他泪如雨下。这一刻,他似乎找到了内心的慰藉。

南华寺之行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点,让他对佛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南华寺中,苏轼深深体会到了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机。

他回想起自己早年在金山寺与佛印禅师的交往,想起在黄州东坡时种菜养花的闲适生活,一时间恍然大悟,放声痛哭。

他明白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过眼云烟,功名利禄不过是身外之物。在这个重要时刻,他写下了《南华寺》诗:"平生为口忙,老去思禅寂。今日南华寺,断肠望祖席。"这首诗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在这里,他仿佛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不必汲汲于功名,不必拘泥于得失,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万象。这次寺院之行,让苏轼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和升华。

八字总结人生

临终前,苏轼给子孙留下"吾生不恶,死必不坠"八个字。这句话包含着他对一生的总结和对来世的期待。

他用佛家的轮回观念安慰自己,认为自己一生为官清廉,待人坦荡,来世必定能够转生为善。这八个字不仅仅是遗言,更是他经历人生沉浮后的智慧结晶。

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苏轼达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境界。他不再执着于功名得失,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人生。这种心境体现在他晚年的诗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豁达与智慧。

他能以平常心对待贬谪生活,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创作的热情。他写给子孙的这八个字,既是对自己一生的肯定,也包含着对后人的期许。

他希望子孙能够继承他的精神品格,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内心的澄明。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影响了他的后人,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种精神境界,实在是难能可贵。

《——【·结语·】——》

苏轼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从少年得意到晚年达观,经历了太多世事沧桑。南华寺的那场痛哭,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人生的顿悟。

他用诗词书写人生,用豁达超越命运,留下了动人心魄的精神遗产。在那个纷争的年代里,苏轼用文字和胸襟,为后人展示了一个文人该有的精神境界。

信息来源:《宋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