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业中,肥料的选择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常见的肥料有有机肥、化肥,以及较新型的生物菌肥等。
但在选择肥料的时候,往往由于店家忽悠或者不母真气,导致种植户在新型肥料上投入过多,所承担的风险却更大,而且这些新型肥料在市场上的价格也较高,一般种植户都很难用得起。
但是有一种“甲壳海藻肥”,虽然名声不太大,但是效果非常好,用过的人都说这个肥料非常好用,这种由天然海洋生物制作而成的肥料,价格适中,而且效果上又优于许多昂贵的肥料,所以种植户们不妨试一试甲壳海藻肥。
这种肥料到底是由什么制成的,又有什么独特的功效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甲壳海藻肥。甲壳海藻肥是指由天然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成分结合在一起制作的一种新型有机肥料。
这个名字包含了三种成分:甲壳素、海藻酸和腐殖酸,而这三种成分的作用各自不同,可以说几乎可以与各种化肥进行结合使用。
首先是甲壳素,它主要是从虾壳、蟹壳和鱼骨等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来的。
这些海洋生物在体内通常会积累大量的营养元素,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抵御外界伤害。
所以这些营养元素中有着大量的氮磷钾成分,同时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它们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生根,其中细根产生后才能形成根系,而根系又给予植物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所以根系越健壮,植物生长得也越好。
但是细根很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威胁,所以植物会分泌分泌物来保护细根,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用于刺激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
所以当植物遇到细菌侵袭的时候,就会大量消耗分泌物,导致根系更虚弱。
而甲壳素肥则起到了辅助作用,它可以提高植物自身合成分泌物的能力,从而让植物形成更强大的抵御能力。
其次是海藻酸,主要是从海带和裙带菜等真性海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这里需要注意,不是真性海藻中的所有含量都能转化为海藻酸,只能是那些腐殖化程度较高、含碳量较高的成分才能转化为海藻酸。
即使是真性海藻中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真性海藻中大部分成分都是多糖、蛋白质等活性物质,而活性物质在经过腐殖化过程后,会逐渐变得无效,于是这些失去活性的物质就会聚集在一起,最终成为海藻酸。
海藻酸是一种对植物非常有用的物质,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当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时,会催促植物充分吸收更多养分,并吸引更多微生物参与到根系内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共生关系的同时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
最后就是腐殖酸,它不仅是海藻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土壤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腐殖酸来源于各种动植物遗骸和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的帮助下,这些遗骸和产物经过改造变得无毒无害并稳定化,从而形成腐殖酸。
腐殖酸对土壤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土壤的可承载水量,帮助土壤保持水份,同时对其他肥料也起到很好的吸附作用。
这样可以防止其他养分因水流而冲走,同时还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综上所述,这三种成分组合一起就形成了“甲壳海藻肥”,这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自制发酵肥?那么种植者该如何自制这款甲壳海藻肥呢?
其实制作这种发酵肥料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一些废弃物进行处理即可,而且还不会浪费,能够节省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这项技术也深受欢迎。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天然的废弃物,其中至少要包含一种海洋生物的组成,如鱼骨、虾壳以及蟹壳等,因为这些组织中含有最多的营养元素,是制作发酵肥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还需要一些陆地上的废弃物,可以选择一些谷类作物,如稻谷、小麦或玉米等,这些谷物中的营养元素与海洋生物中的成分相辅相成,可以增强发酵效果。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谷物时,其他植物的叶子和秸秆都可以代替使用,总之,只要是干燥的且含有碳素较多的植物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发酵肥料的原料。
然后,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发酵菌,如EM菌或酵母菌等,用于启动发酵过程,将它们与植物材料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水,以帮助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之后,我们需要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通风良好的容器中,让其自然而然地发酵,大约经过一定时间后,发酵过程就完成了,此时可以加入一些矿石粉等添加剂,以增加营养成分,提高肥料效果。
制作发酵肥料的方法就这么简单,而且非常环保,无需耗费资源,还能将废弃物变废为宝,是一种非常受欢迎而且有效的方法。
这种自制出去的肥料可以用来作底肥,也可以当做追肥使用,其特点适合于不同土壤条件和作物类型,在使用后的效果上有很大的提升。
用起来怎么样?那么怎么用自制的甲壳菌作底肥或者追肥呢?
底肥一般在深秋冬季施用,每亩地施入500公斤左右,将粉碎后均匀撒入土壤,翻耕后垄宽1米,高30厘米即可,可以与秧苗栽培时间相配合,也可以用于其它作物基础施肥,也能够极大改善土壤质量;
追肥可以在作物春季和夏季追施时使用,每亩地施入250公斤左右,在作物间歇期间时进行追施,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土传病害。
这种自制肥料使用后,其效果相对广谱,可以提高土壤氮磷钾营养,并减少浇灌频率,降低水分蒸发,并提高作物耐寒能力,以应对严冬气候变化改善作物内部构造,还能刺激植物细胞,同时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并促进地下微生物繁殖,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