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来,儒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哪吒2》这么演,答案很露骨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5-02-19 11:58:29

听说《哪吒2》电影大火,很多人都已经完成了七刷八刷,原本云淡风轻的我不觉间也坐不住了,于是跟老婆一商量,买了这周末的票,跟着无数慕名而来的观众一起踏入了电影院。

《哪吒2》的意有所指

出了电影院之后,老婆显得波澜不惊,直言感觉一般,玄幻世界她不太感冒,打斗场景过多且过杂,没有单打独斗来得有韵味。

我笑了笑回答说:“我们都是中年人了,较为务实,脑中早已没有了想象,对剧情片情有独钟而对现实以外的虚幻激情不再,那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至于单打独斗,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武打模式,如今已过去了30年,该有创新了。”

话虽如此,估计还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哪吒2》给出的创新审美一时间还难以消化,但令我欣喜的是: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打破阶层壁垒等新型思想观念,终于冲破藩篱、破茧而出了。

或许正是因为《哪吒2》说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才引发共鸣,进而引发票房奇迹的吧。虽说《哪吒2》背景是道教,但其映射的何至于此?

封建王朝2000年来一直让天下人沉沦于四书五经,教授百姓“忠顺之德”,对统治者这一阶层顶礼膜拜的儒家,不正是片中的意有所指吗?

儒家:中华文明代言人,“统治”中华民族2000多年,究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惯于读史也喜欢独立思考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儒家自出世之日起,就饱受诟病,被列国君主驱逐,为何却被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吸纳为治国唯一之策呢?

虽然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开班讲学,创下了门下学子3000的罕见记录,但一旦给一线治国的列国君主讲学时,无不被“弃之敝履”,甚至被追杀,孔子也不得不频频转移阵地。

所以说,儒家学说能在知识分子中大受欢迎,但在治国理政者眼中一文不值,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开历史倒车,认为周制乃是治国理政之终极武器,主张将周制原封不动应用于国政,此后只需沉沦于周礼带来的文明大梦中即可,这显然与时事严重不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知“天命”,恪守等级之礼,活成君主期望的那个模样。周朝立国之初,为了让百姓免于反抗、承认周朝正统,公元前11世纪,周朝统治者就制定了繁冗严苛的周礼,细致到一日三餐吃饭时穿衣、坐姿等规定,将百姓的行为举止牢牢压制在了周朝统治者期望的死规定当中。

作为周朝没落贵族代表的孔子,因为好不容易获得了士族称号,孔子毕生都在宣传周朝的正统和周制的至德尽美,并将周德发扬光大,提出了“文王之德乃是至德”的说法,将周文王篡夺殷商江山美化成了“受天命”举动,意图维护周朝霸业,压制反抗之音。

2.教人向善。由于孔子“代圣人言,述而不作”,全部照抄已被认为有着严重缺陷的周制,导致各国君主听起来有如天方夜谭,故而后世儒家学者做了修正,尤其是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说法,儒家转型成功。

中后期的儒家不再局限于治国理政、寻求入世的唯一出路,而是开始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这其中之一就是“教人向善”。

与“文王之德乃是至德”一样,儒家定义的“善”也同样具有霸权性。何为善?何为文明?它说了算,无形当中又为民众上了一把枷锁,给民众多了一道约束。

儒家的变通和转型导致收到的回报非常丰厚,通过生活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形成约束民众的枷锁,进而成长为治国利器。儒家的不懈努力终于为统治阶级看见,汉武帝一不冷静就将其提升为治国大法,至此儒家完成了涅槃重生,荣登正统。

2000年来,《哪吒2》这么演,答案很露骨了

对于儒家以正统名义制定的以“治天下人”为目标的礼制规定,中华民族“享受”了2000年,也压抑了2000年,《哪吒2》通过哪吒和无量仙翁这对正反派的精彩演绎,将儒家2000年来带给中华民族的东西,非常露骨地表达了出来。

1.哪有什么“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哪吒》第一部开始,主角哪吒就频频将“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挂在嘴边,而且不仅打雷还下大雨,谁要是让他认命,他这暴脾气就上来了。

至于“天命”,导演无疑是要唾骂的。除了通过不断的“战必胜、攻必克”,给哪吒树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正面形象,还通过反派申公豹的洗白来进一步表达出了所谓的“天命”就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之词。

2.人之初性本善,教人向善只会成伪善。如今很多儒家信徒坚信儒家教导了“善”,是超越其他文化的顶级存在。但正如《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既然本善,又何须儒家来教?

而且正如片中呈现的大反派无量仙翁一样,儒家教授的“向善”,不仅没能让斗宵之人成为善人,反倒让他们学会了虚伪和粉饰牌面。

明明是一心狠手辣、一心打压其他生灵的树妖,却也懂得通过外表上装饰成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模样,来迷惑众人,从而掩盖其排除异己、独霸仙界的险恶用心。

所以说,2000年来,儒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哪吒2》这么演,答案很露骨了:那就是维护家天下的一己之私和教人学会伪善的罪恶之心。

0 阅读:0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用科学的视野,欣赏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