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秋天的夜晚,我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闲聊起最近看的综艺节目。
小王突然兴奋地说:“你们看《演员请就位3》了吗?
这季火得不行啊!
”她的话引来了大家的兴趣,但随即大伙儿面面相觑,各种吐槽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原来,这个节目虽然热度高,但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不得不说,《演员请就位3》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赛制,全新的赛制设计,让学员们置身于类似影视基地的街景中发挥创意,自行挑选服装、设计剧情,一如农村赶集。
这种创新看似让人耳目一新,却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你们能想象导师们像赶集的路人一样,看表演者谁有潜力就发晋级卡,谁表现不佳就直接pass的场景吗?
更戏剧化的是,节目组请来了全新的导师阵容。
陈凯歌、章子怡、惠英红和吴镇宇,这些经验丰富的专业评委,加上国际影后于佩尔,确实够大牌。
但再大牌的评委也难掩节目中的一地鸡毛。
刚开始,节目看起来还有几分正规。
但随着竞演名单公布,奇葩剧情便开始层出不穷。
一上场,徐开骋就红着眼睛对陈凯歌哭诉,说他儿子执行任务牺牲了。
接着,张嘉元又演了个找狗的学生,将陈凯歌默认为“丢狗的父亲”,结果闹了个笑话,让人哭笑不得。
刘美含在节目中盯着张嘉元的表情,简直就是我们看着屏幕时的模样。
这些剧情不仅让导师们无奈,连观众在家都看得一肚子火。
有些表演简直是不正常,比如说杨子扮演的西门庆,一上来就在于佩尔和章子怡面前油腻台词不断,搞得陈凯歌直皱眉。
看完这一幕,我和朋友们也只能无奈摇头,感叹这种节目的“脑洞”之大。
从《演员请就位3》上,我们看到了娱乐圈的一些常见乱象。
例如“流量至上”——节目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让实力演员发光,但实际上,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自带流量的偶像。
前期被删的姚笛,和保留下来的同样有道德瑕疵的徐开骋,这些一看就是为了制造话题。
另一个乱象,就是导师和学员之间的“互撕秀”。
节目里的章子怡和吴镇宇针对一些学员的评判,有时显得极为苛刻。
张嘉元因为表演不好,章子怡竟然直接打断他的阐述,把他赶下台。
这一幕被炒作上了热搜,又是一波流量。
第三个乱象,是那些与表演无关的人士屡屡登场,制造话题。
这种人群包括像杨子这样的“油王”,或者八国混血的刘梓晨,他们的主要作用似乎就是为了增加节目的争议度和话题性,而非真正带来精彩的表演。
不过,节目中也有一些实力派演员被埋没,他们的表现也许不足以让他们获得顶级流量,但是真挚的表演却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来自香港的方力申,虽然他的戏份被删,但他的专业素养和沉稳表演还是赢得了一部分观众的心。
这些演员们的出现,给了节目一点点“真诚”的气息。
他们或许不是流量明星,但他们的实力和努力,却是这个节目真正值得肯定的地方。
作为观众,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综艺节目,看到更多真正有实力的演员获得更多机会。
但是,现实总是让人感到无奈。
在娱乐圈里,能够有真正话语权的,依然是那些掌握资本和资源的大人物。
节目组删掉姚笛保留徐开骋的操作,只不过是他们一系列操作中的冰山一角。
节目得分低、评分低,但播放量居高不下,只因流量大和话题性强。
我们也可以看看那些在喜剧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演员。
通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脱口秀大会》等节目走红的演员,一个个都有明确的“业务能力”。
相比之下,表演类综艺节目里的乱象,就显得尤为刺眼。
综艺节目本该是为观众带来欢乐和启发的,但如今的《演员请就位3》却让我们看到了娱乐圈的不少问题。
这不仅是节目内容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一种无奈现状。
我们不要忘记,好作品永远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最终的市场选择也必将导向那些真正值得被记录和铭记的好演员。
就像《哪吒2》那样,好作品总能得到观众认可并带来持续的话题度和高票房。
希望未来的综艺节目,能够少一些流量套路,多一些真诚,用真正的好内容打动观众,真正让那些有实力、有潜力的演员们获得应有的机会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