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心脏地带,矗立着一扇穿越百年风霜雨雪的大门,它不仅见证了无数皇权的更迭,更承载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传奇。这扇门,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度更名,最终定格为“天安门”。
不过许多人不知晓,其实在50年前,天安门被秘密拆除过,并且在重建过程中,发现了3个“怪物”。
天安门,始建于大明永乐十五年,原先的初名叫“承天门”,意思是彰显皇权的神授、顺应天命的正统观念,也是寄托了帝国千秋万代的愿景。
自清军铁骑踏破山海关,入主中原的那一刻起,北京城便迎来了新的主人。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对这座古老都城的重新规划,位于皇城正中的这座城门,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天安门”。
其名寓意“天子安居,国泰民安”,不仅是对皇权稳固的颂扬,也寄托了统治者对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
更重要的是,天安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南端,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了皇帝举行重大庆典、阅兵及出入皇城的唯一正门,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与至高无上。
历史上,天安门多次经历战火和重建,如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战火蹂躏,六几年时,又因地震严重变形而秘密拆除重建。
这项工程被定为“秘密翻建”,施工期间整个城楼被围起,外界看到的是巨大的席棚,天安门城楼位置被遮挡起来,直到112天后,一座崭新的天安门城楼重新矗立在人们面前。
重建工程在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4月7日全部竣工,整个工期只用了112天。在拆除重建的过程中发现了3个“怪物”,工人们在拆到城墙西侧时,发现有一处硬邦邦的地方,一镐头刨下去,还传来金属的声音。
经验老到的工人便判断出,这很可能是一颗炮弹。于是他们通知了相关人员,大家赶到现场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生怕破坏了藏在里面的东西。
历经个把小时的挖掘,终于把藏在里面的东西重见天日,果然,数枚炮弹出现在大众眼前。经过专家的辨别,才发现这枚炮弹并非我国,上面则是标刻着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大不列颠军械制造所”,并且是来自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炮弹。
但问题又来了,这枚炮弹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且炮弹是完成的,难道是谁埋在此处?又出于什么目的呢?
可是根据史料记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当时北京城的确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天安门在内的许多建筑都受到了损毁。
但是,由于当时清廷的国力衰弱,再加上随后的连年战乱,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对天安门进行大规模的修缮。
除此之外,工人们还意外发现了一些历史文物。其中,在拆除城楼中央脊瓦时,工人们首先发现了一个看似铜疙瘩、实则是金元宝的东西。
经过完整的拆除,共掏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大金元宝,一颗粉红色、半透明的玉石,那个玉石大概半个火柴盒大小,上面还刻有龙凤图案。
此外,还有一颗雕刻得极好的石头,石头上放着一个紫檀木盒,盒底铺了一层朱砂。这些文物都是经历岁月沉淀、浸满传统文化的中华国宝。
重建完成后,在原先放置宝匣的位置上,放置了一块汉白玉石,这块石头高35cm、宽20cm、厚8cm,上面刻有“1970年1—3月重建”的字样,刻字部分还描了金,这块汉白玉成为了重建天安门的历史见证。
但“怪事”还没有结束。在天安门城楼的重建验收过程中,当探雷器扫过一个斗拱时,突然发出了警报,这在木结构的建筑中是出乎意料的。
随后,领导命令工人拆开斗拱查看,结果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扁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具体是否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以及是否查出了相关责任人并进行了处罚,这些细节只有少数高层知晓。
这些发现不仅为天安门城楼的历史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在重建过程中对历史文物的重视和保护。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不仅恢复了其原始的高度,还增添了现代化的设施,使其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式。
[得瑟]
不是说维修时还发现一些打进去的子弹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