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九“孝九节”,提醒:1要送,2要吃,3不忘,老传统别丢

佳佳谈美食 2024-03-09 12:29:05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街头的灯笼早已被收起,昔日熙熙攘攘的街上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仿佛这些都是昨日才发生的事情,却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那份不舍,投入到平静的生活中。转眼正月也要结束了,这不,一不注意就到了正月的最后一天——正月二十九。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正月二十九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年算是彻底过完了,至此,过年一系列的年俗活动也就此结束。因此正月二十九是正月的最后一天,也是年俗活动中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二十九又是什么日子呢?

正月二十九是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和送穷节,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具地方特色彩的节日,是以孝道文化和祈福为主要活动的传统节日。

据传,这个节日的由来与地藏王菩萨有关,对地藏王菩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而这个节日就与他的孝行有关。《目连救母》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还是京剧和祁剧的代表性剧目,而目连就是地藏王菩萨没修成佛之前的俗世之名。

相传目连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自小就喜欢佛法,但是目连的母亲却不信这些,还做了很多不敬的事情,后因犯下种种恶行而打入了地狱,目连为了救赎母亲,经常给母亲送饭,却总是被狱卒吃掉了,于是他将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糯米等食材做成了颜色拗黑的粥,狱卒不敢吃,这次终于让母亲吃到自己做的粥,他的这种孝行也得到了上天认可,而这天刚好是正月二十九,因此这天又叫“孝九节”。

了解拗九节的由来后,那你知道正月二十九还有那些习俗吗?正月二十九“孝九节”,提醒:1要送,2要吃,3不忘,老传统别丢。

1要送

拗九节当天,在很多地区都有“送穷鬼”的习俗,也被叫“送穷神”。这个传统习俗在正月初五、初六也有,可见人们对“穷”真的很害怕,在正月的最后一天也不忘要送穷。

何为送穷呢?就是家中大扫除,将尘秽之物,破烂垃圾等倒掉就是送穷,有的地方还会在晚上烧一堆柴火,然后将未燃尽的木柴从火堆里抽出,放到厨房灶膛中,以求带来一年好运。

送穷不单单是传统习俗,也是人们爱干净整洁的表现,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2要吃

①吃抝九粥:上面故事中提到目连给母亲送了一种拗黑的粥,这种粥就叫抝九粥,也称为“孝顺粥”“孝九粥”。

抝九粥是以糯米、花生、桂圆、红枣、芝麻、荸荠等食材,混合熬制成的一种粥,其颜色黝黑,是福建地区的传统小吃,可甜口,也可咸口,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榕有俗语云:“食之却病。”

在传统习俗中,拗九粥煮好后,先祭天地、供灶神、祀祖先,然后再把做好的粥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其寓意就是以祛恶运,希望生活顺顺利利。

②吃“时来运转”,在福建福州有些地方,到了正月二十九还有吃“时来运转”的习俗。

“时来远转”是一种用地瓜粉和凉透的熟地瓜做面皮,以蟹肉、虾仁、紫菜等为馅料的小吃。人们是想通过这个食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以前的不顺和霉运能翻转,带来幸福和美好。

3不忘

不忘陪父母

拗九节又叫“孝顺节”,是一个以孝道为主题的正月节日,因此这一天最忌讳的就是冷落父母。在这个传统的孝道节日里,要尽量多陪伴在父母身边,听听他们心里话,让他们精神上能得到安慰。

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天天老去,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你突然发现父母真的不再年轻。人们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付出最多,最无私的人,多陪伴也是一种孝敬的行为和传承。

不忘“过九”

在过去,福建人有“逢九犯忌”的说法,认为“九”不好,凡事年龄中带九的,或是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

拗九节“过九”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就吃太平面,如果家中有长辈年龄含有九,得给长辈送去太平面,以祝愿平安过关,福寿绵长,若是年轻人“过九”则是去亲朋好友家蹭面吃,一共要蹭九家才行,以示去掉霉运。

不忘控制好情绪

现在正值春冬交替之际,又是开年正忙之时,不管是季节变换带来的不适,还是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都容易让人烦躁,但是正月二十九可千万要控制好情绪,因为这天是需要陪伴父母,传递孝道文化的一天,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向家人发脾气,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其他的事情才能更容易顺利,生活才能更美好。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人间烟火,风味长存,关注我,与美味相伴,与快乐同行,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我们一起慢侃生活与美食的趣味 ​。 ​

0 阅读:0
佳佳谈美食

佳佳谈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