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究竟是听《金刚经》哪一句经文开悟的?敦煌版有不一样的答案

李悟空 2024-05-05 16:56:08

各种古代经典包括佛经在传播中总会延伸出不同的版本,中国化佛经的第一经典《六祖坛经》也不例外。世人都说惠能是听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大悟的,然而在《敦煌坛经》中却并没有这一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敦煌坛经》是现存的各种坛经版本中年代最早的,应该是《坛经》中最接近惠能口述的原本。里面只提到惠能听五祖弘忍说完《金刚经》以后,“言下便悟”。再没有多余的话了,就连悟了以后通行版《坛经》里面惠能自我述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些也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奇怪吗?其实也不奇怪。时间靠后的《坛经》后人擅自增加的内容不少。敦煌本约1.2万字,惠昕本约1.4万字,契嵩本有近2万多字,而通行的宗宝本则有2.4万字。

自惠昕本之后都是宋代以后的版本了,有不一样和增加的内容很正常。

惠能到底是听哪一句大悟的,不得而知,也许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许并不是,这个其实并不重要。

金刚经那么多厉害的偈语,时间机缘到了,有可能因为任意一句而开悟。

惠能本就是利根人,在经过初听《金刚经》几句经文后的初步开悟,又经过作偈语事件后,实际上已经很接近顿悟了,五祖评价惠能当时“已识大意”,之后再听《金刚经》,有可能是里面的任意一句促使惠能开悟。

当然对《坛经》后面几个版本增加的内容也不能一概否定,肯定有它的价值,但有些东西的添加有可能会起反作用,有可能会误导学人!

后人擅自定为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只会禁锢僵化学人的思维!如果有人死磕这一句,可能一辈子也悟不了。

实际上法无定法,人和人开悟的契机和机缘是不一样的,所以禅宗才会有那么多各不相同的公案开悟故事。

但是有一点基本是公论,就是“但持金刚经,便能见性”,这是禅宗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的结论。《坛经》也只是六祖听闻《金刚经》之后的心得体会,并配合整个佛法做了诠释引申。

从这个角度来讲“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实际很片面,这种做法有广度,却缺乏深度,不明心见性只会越读越糊涂,越读越茫然。“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广泛读书的做法只适用于把佛学当成知识的学问家,对明道来说并不适用!

其实流传最广的经典往往就是最好的经典,佛门中哪一本经典最好?答案自在人心。

就明心见性来说,其实读书越多越糊涂,很多人就喜欢皓首穷经,其实是大误。很多书看来看去,我们会发现,真正经典的还是那几本。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望各位由此深思。

大家该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是要学佛还是要佛学,想好了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各自静心思考吧!下期再会。

悟空如意心,弘扬正知见。

7 阅读:541

评论列表

真相_在新浪微博账号djhesl

真相_在新浪微博账号djhesl

8
2024-07-18 12:28

自在本无相,人言皆有相,相相不同相,是尔眼中相。我相人相众生相,相相不同眼中相,若问尔等是何相,口中言说是汝相。应无所住本无相,相相无有生本心。本心无常生自在……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3
2024-07-28 10:21

慧能无计量,不断百思想,反闻闻自性,性为无上道!哪一句开悟?悟本无生……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

2
2024-06-20 07:08

南无阿弥陀佛🙏

红尘寄旅

红尘寄旅

2
2024-07-27 02:44

悟前修外门六度,前四度是福德福报资粮,第五度是定力资粮,第六度须依真善知识修集开悟的智慧资粮。福报资粮很重要,能否得遇正法及遇到真善知识并信受奉行,都在这前四度上。外门般若度必须经历一定时间的正法知见熏习,特别是之前已经信受过非法邪见并赞叹过,如不纠正过来欲开悟没有可能。汝不是六祖再来,以为不经历长期的般若正见熏习就能言下开悟,六祖是开悟过的再来人。其次是禅定,别说初禅,连修满欲界定人都做不到,这是开悟的起码定力,不然根本就不会看话头与参话头,定力与解慧力是相辅相成,有了这二者可以如理如法作意禅那,不如理如法的熏习与禅那不会发起正慧,而只有骄慢狂“慧”,乃至邪“慧”。福报、定力、解慧这三资粮具足了,自会有菩萨化身来接引机缘,此时方可参开悟经典或机锋公案,不然都是枉费心思与时间,别以为能懂经义与祖师语。

蒋云强_学佛人

蒋云强_学佛人

2024-06-04 08:59

阿弥陀佛[祈祷]

李悟空

李悟空

悟悟重悟悟,空空复空空。天赐李悟空,弘扬正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