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商韬略
1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要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近日处于“感染峰值”的北京地区的退热等药品一度出现脱销、缺货,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峰介绍,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随着疫情在全国扩散,感染人数规模进一步攀升,药品调集和医疗机构难免承压,对接下来的疫情趋势做一预测应是必要的。近期互联网上有一名叫陈沁的经济学家,利用数学模型,提供了一个接下来全国疫情发展曲线的预测作为参考。

陈沁把“发烧”这个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带入一个叫“超额发烧搜索指数面积”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北京将在12月15号左右迎来峰值,然后在1月3日左右结束这一波疫情。这个经济学家还预测了全国多个城市这轮疫情的达峰和结束日期,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图里有没有自己的城市。
据了解,用搜索引擎数据来预测包括新冠在内的各种流行病的发展趋势,在学界是较为普遍的研究手段,其研究成果也得到过多次事实验证。
现在用百度APP搜索一下“北京疫情”,就能发现百度推出了一个疫情指数,曲线图跟这位经济学家的预测是吻合的,搜索指数的曲线已经达到高峰,出现了拐点。

可以尝试搜索下大家普遍认为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比如保定、邢台和成都,发现它们的最高点已经过了,这意味着它们的疫情形势已经渡过了最严重的时期,正在好转。我们现在缺少一个有效统计指标的时候,这个疫情指数或许是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虽然未尽十分精准,但能大致预测当前的疫情走势,对个人来讲,是了解身边疫情的便捷工具,对相关机构来说,也能提供开展防疫工作的便利性。

当下北京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黎明在即。这篇研究以及百度的疫情指数,其实也给了民众信心:北京等城市现在很困难,但它已经站到了疫情传播的峰值上,而且它的延续时间应该不会很长。北京是这次疫情爆发的“震中”,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北京肯定能闯过去,整个中国也能闯过去。希望各位网友能保持乐观,中国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每一次都挺了过来,这一次肯定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