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讲述的是中华之子以生命与鲜血建筑起的抵御外敌的防线,这是一部让人痛心、血泪交织的战争史册。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无数的军民士兵因保卫国家、守护家园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悼念这些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英勇人士,建国前的最后一次全民政治协商会议做出了决议,筹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此来尊崇那些虽生命消逝,但精神永恒的革命烈士。
整个纪念碑是由一万七千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的,然而对于有些了解建筑学知识的人来说,一座纪念碑,最关键的部分当然是最大、位于中心的那块石料,即碑心石。
碑心石在开采时,长度15.3米,宽度3.55米,厚度2.1米,重量高达300吨,其庞大程度堪比一座大楼。但在从青岛运至北京的过程中,它神奇地完成了“瘦身”,重量减至60吨。
为何“碑心石”在运输途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一块300吨的巨石如何会“被强制瘦身”?
1、纪念碑的选址与选材
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为了缅怀在革命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专门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然而,在讨论纪念碑选址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声音浮出水面。
有的代表建议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那里是商业中心,纪念碑若在那里建立,可以引来更多的目光。也有人主张纪念碑是为了怀念英勇的烈士,那么,八宝山无疑符合这一属性,应将纪念碑设立在八宝山之巅。
一时间,关于纪念碑应在何处设立的争论日益激烈。
此时,周总理出面解决了大家的纠纷,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纪念碑的地点: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作为新中国的政治核心地区,是五四精神的最好传承地,它是最适宜陈列烈士们精神与灵魂的地方。
地点确定后,接着便是选定纪念碑石料的环节。总的来说,选择其他石料尚可,但碑心石的挑选却难倒了许多建筑学者。因为纪念碑的价值重大,所以石料必须坚固、防腐、防蚀,并与碑体协调。
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为此进行了许多研究,他们分析了从全国各地石场开采过来的许多石料,但结果仍让人感到失望。
因此,为了找到合适的石料,上级决定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全国知名的建筑学者都在这个组织中,其中包括著名的梁思成先生。
检验从各地运来的石料的方法行不通,委员会决定派人进行全国范围的实地考察,亲自寻找最适合作为碑心石的石材。
经过各方专业人士三个月的筛选研究,最终确定了选用位于青岛浮山山顶的一块巨石作为纪念碑的碑心石。考察队一见这块石头,就立即确定它是制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佳选择。
找到合适的石料只是建造纪念碑的第一步。从青岛到北京的路途漫长,而且考察队发现的石块重达300吨。如何将这块石头开采出来,并成功运到北京,成为了这项工程的最大挑战。
2、石料的开采与运输
如何开采出一块重达300吨的巨石,这个问题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让人思考一辈子也无法回答。然而,在浮山,有一位专业的采石专家,他帮助委员会进行了这个艰巨的工作。
这位技艺高超的采石专家名叫“李开山”,他和他的家族都是当地的采石专业户,由于李开山的采石技艺精湛,他很快便成了这项工作的主导者。
开采这块巨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李开山采用了传统的“火烧石”方法,用火将石头加热,然后快速用冷水浇淋,让石头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自然裂开。然后他使用凿子和铁锤逐步雕琢石块,最后用锯将其切割成块。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李开山终于成功地开采出了重达300吨的巨石。然而,如何将这块石头运到北京,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运输这块巨石的任务交给了中国铁路部门。但是,这块石头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当时铁路运输的能力,即使是最大的铁路平台车也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因此,铁路部门决定将这块石头切割成更小的块,分多次运输。
切割石头的任务由李开山完成。他以极高的技艺,将这块巨石分割成多个小块,总重量从300吨减至60吨。
这些石头最后通过铁路运输到北京,在那里重新组装,形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
综上所述,“碑心石”之所以在运输途中“瘦身”,主要是由于开采和运输的困难。采用“分块运输,就地组装”的策略,既解决了运输问题,又保证了碑心石的完整性和质量。这是一项挑战重重,却最终成功的伟大工程。
300吨的大石头用作人民英雄纪念碑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