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探 梅
宋·陆游
半吐幽香特地奇,正如官柳弄黄时。
放翁颇具寻梅眼,可爱南枝爱北枝。
在前期,诗巷跟大家分享过一首陆游的《探梅》;此诗文字纤巧精炼,意境优美灵动,不但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更是将诗人自己的迥异形象也呈现得清晰又立体。
“放翁颇具寻梅眼,可爱南枝爱北枝。”二句尤为出奇,相信大家已经将其深刻于心了。
寒冷的冬日,诗人们的雅兴之一,便是探梅、赏梅、咏梅;林逋如此,陆放翁如此……,杨万里亦是如此。
读过了陆放翁的《探梅》,本期我们不妨再来读一读杨万里的《探梅》。
探 梅
宋·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寒浅暮时。
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杨万里这位诗人已经成为我们眼前的“常客”了,而关于杨万里及其诗作风格,我们也介绍过好多次。
所以本期我们就索性直接跳过“作者”这一环节,来直接赏诗。
当我们将陆游的《探梅》与《杨万里》的《探梅》同时放在一起的时候,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两首诗在形式上就如一对双胞胎,它们的题目不但相同,而且所押都韵字也是一样的。
所以,由此看来,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很有可能就是“和诗”吧。
先来看诗的首句:山间幽步不胜奇;在山间悠闲地散步,这种感觉真的很奇绝美妙。
陆游的诗在开篇的时候,是直接切向题目、点出物象的,而杨万里却在开篇处先将笔触落在自己身上,为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行踪,并且临摹出了一幅闲适自逸的画面。
“山间”二字在点地点的同时,其实已经为梅花的出场打下了基础。
“幽步不胜奇”,这几个字所体现的,则是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另外,诗的氛围也于此处被奠定下来。
后面的一句写到了天气:正是深寒浅暮时;这时正是接近日暮的时候,天气也格外地寒冷。
仿佛只有极寒的天气,才能够配得上梅花的高洁与孤傲;所以,在诗人们的笔下,梅花总是与“雪”与“寒天”为一体。
作者在承句中写天气,也同样是在为梅花的出场做准备,同样是为了将梅花不畏严寒、抱香独放的典型形象予以烘托。
那么相信大家在读承句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是冬天黄昏里的清幽画面,心中感受到的则是冬天的那份醒人诗骨的清寒气息。
“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一树梅花只开了一朵,而更让人感到有些懊恼的是,那一朵梅花却又偏偏开在最高的枝头上。
我们在格律诗写作课程中讲过,绝句的“点燃”一般都在后两句处,因为这样可以收到在稳收全篇的同时,将韵味延伸至篇外的效果。
杨万里的这首诗就是如此,作者在前两句中写自己、写天气,笔触平缓、画面寻常,但却在后两句中突然就让我们眼前一亮,将新颖、生动、有趣而美妙的画面裁剪出来。
作者一路行来,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梅花,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整棵树上只有一朵梅花刚刚开放,而且这仅有的一朵还在最高枝上。
从作者的语气与言语中,包含有几分遗憾,更有几分懊恼。而这份遗憾与懊恼又与前二句中的轻快与欣喜之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富有了跌宕起伏的张力。
不过,此诗却又因为作者所谓的“懊恼”而变得更加独特新颖,更加富有嚼劲。
满树盛开的梅花固然好看,但最高枝上盛开的一朵梅花也别有神采。恰恰是这一朵开得最早、最高的梅花,充分诠释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恰恰让作者以及读者看到了最早的春机,体会到了春机的珍贵。
“物以稀为贵”,一朵梅花,点染了整棵树,也唤醒了冰雪世界与诗人的心。
所以,与其说作者来得太早,与其说这一朵梅花有些“恼人”;倒不如说作者来得正巧,这一朵梅花开得正好。
“化腐朽为神奇”,后两句无论是不经意的倾吐也罢,还是特意的安排也好,都无不让此诗显得“气质超群”,都无不让我们百读不厌。
枝头一朵开偏早,正把春机泄与人;一首读完,味留唇齿。
这里有最美的古诗词与深度解析,您若喜欢,请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在光阴的更替中,追逐诗与远方。